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①

2021-11-22张硕田菁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维度思维能力技能

张硕 田菁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深层次交流、对话、沟通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而高校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上,通过交流、沟通来吸收和学习先进的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和创造,才能实际应用在各个学科和生活中。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大量的信息向人们扑面而来,而人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记住,这就需要个人具有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工作事半功倍。如今不断更新的知识理念和充满挑战的世界,需要个人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好的学习能力是需要更强的思维能力来支撑的,即需要高层次思维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对理论知识理解要透彻,并对新的知识可以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创造出新想法,并运用到以后的实际教学中。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将深度思考问题、理性判断、分析总结并做出评价、反思作为重要发展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高层次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度思考与判断,不应该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更应该重视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 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相关概念

国外研究者将“高层次思维”这一术语表示为“higher order thinking”“higher level thinking”和“critical thinking skills”。195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Benjamin Bloom)发表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6个维度,由低到高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前3个维度对应低层次思维能力,后3个维度对应高层次思维能力[1]。随后2001年,布鲁姆的学生安德森等人对于教育目标进行了修订,将思维的维度按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后3个维度仍然对应高层次思维能力[2]。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高层次思维种类包括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Udall与Daniels认为高层次思维包括3种能力,分别是问题解决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随后我国研究者认为,在这3个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再加上其他的组成成分,陈赣等人认为高层次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元认知能力[4]。钟志贤认为高层次思维能力是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构成的[5]。

2 高层次思维能力理论模型

对于高层次思维能力理论模型,最早是“德尔斐研究”课题组所提出的双维结构模型,他们将高层次思维分为了两个维度,分别是认知技能维度和性格维度,其中认知技能维度分为了6个子技能,分别为解释、分析、评价、推论、说明、自我调节[6]。后来,美国的Paul与Elder提出了三元结构模式[7],此结构包括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研究颇有影响并且应用比较广泛。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过三棱智力结构模型,结构中包括6种因素: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思维的品质、思维的自我监控、思维的非认知因素[8]。根据这些理论,文秋芳等人提出了层级理论模型,她将思维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元思维能力,另一种是思维能力。两种思维能力是上下层关系,思维能力受元思维能力的监控与管理,目的是让元思维占主导,操纵全局,从而突出主观能动性[9]。

3 培养体育教育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虽然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它不仅仅只有实践,它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及优秀的思维能力[10]。人类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除了拥有良好的身体因素,还要具备优秀的心理因素,以及全面的战略思维。学习运动技能的基本阶段包括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会动作技能,而是通过学习技能,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的能力,在学习中对新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敢于大胆地质疑、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他们激情阳光,适应新事物快,有极强的进取精神,由于在高中以训练为主,不少学生重感性轻理性,有满满的正义感,但缺乏冷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深入问题的能力,偏向专业技能提高,而忽视人文素养培养[11]。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专业知识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会造成在社会利益诱惑面前,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终导致道德行为的缺失。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不仅仅只限于教授学生体育技能,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这个培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认知、理解和行动的变化过程。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强调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将大部分专业技能学会,并可以用较为专业的语言讲解。但这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由于过于运用灌输式教学及技能的重复性训练,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全程都是学生被动地去学习,没有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创造,这就难以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我国大力提倡的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符,严重影响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4 培养体育教育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途径

4.1 创建高层次思维能力训练的课程

体育院校的课程以理论和实践两种课程为主,理论课包括思政课、素质课、外语课、教育类课程及专业课,实践课包括各个项目的课程,思维训练类课程开展的少之又少,因此,笔者认为体育院校课程中应该添加思维训练类课程。高层次思维能力训练课程中可以包括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可通过当代社会中的体育热点为对象,让学生思考、讨论、辨析、总结、反思、评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形成自我发现、自我思考的意识,养成有问题就要探究到底的习惯,提高对新的体育理念与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为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4.2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大部分教师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时,还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学生学到的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自己有独立思考、分析、总结、创新的能力。教师要有高层次思维,要能够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中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

4.3 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

由于我国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学生也习惯于这种被动式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淡化。学生应该自己主动发现问题,从多个视角、多个方面去看待问题,勇于向教师请教,也可以通过自己查资料,深入探索问题,找到真正的答案。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要会分析总结,懂得重点是什么,并反思自己能不能充分地运用到实际训练中,能不能在未来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自己所教的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高层次思维的研究数量比较少,而且高层次思维的研究主要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上,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开发和实施,尤其是在高校,应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为以后中小学教育奠定基础,更好地服务中小学体育教学。体育学院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环境、内容和方法,以思维为主线开展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技战术形成,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为我国培养高层次思维人才。

猜你喜欢

维度思维能力技能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