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预防策略分析①
2021-11-22罗琼书
罗琼书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汕头 515078)
散打作为武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将摔法、腿法及拳法进行高度融合的新型武术搏击项目,在运动项目中散打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散打具备较强的对抗性,在开展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幅的运动,同时各种技术动作复杂多变,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特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其次散打运动有着较强的观赏性,在比赛过程中观众很容易被热血沸腾的气氛所感染,因此对于散打产生兴趣的人原来越多。但是,散打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较,让很多爱好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就是散打运动有着较高的损伤率,严重限制了散打运动的发展。因此,怎样才能够将散打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的运动损伤进行控制,促进散打运动的推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散打运动领域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1 散打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1.1 训练中常见的损伤
很多散打运动员都会因为热身活动不足而出现一些常见的训练损伤,其中包括运动员在进行腿法训练的过程中造成腿部肌肉拉伤和下肢小关节的扭伤;在进行对练、提靶及打靶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五官、四肢及脚背等部位的损伤。
1.2 比赛中常见的损伤
首先,散打运动员进攻过程中常见的损伤。这类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员指关节在受到较大碰撞力的情况出现的局部韧带或者关节囊损伤;在进行对抗的过程中由于膝关节能够对对手造成威胁很大的打击,因此膝关节也是散打运动员的进攻手段之一,同样也经常产生外服侧韧带损伤,由于散打运动员膝关节在屈曲的过程中,小腿受力而产生内旋、内收的力量,难以避免造成韧带受损。再如散打运动员在进攻的过程中一腿被对方抄起,另一侧腿在保持平衡用力防摔或者是反摔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种力量差,再加上运动员自身的技术水平的问题,很容易造成运动员内侧副韧带拉伤的情况。
其次,散打运动员防守过程中常见的损伤。在散打运动员防守的过程中,头部及面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由于运动员的面部是直接暴露的,而对方为了赢得胜利,通常将面部及头部作为主要的打击对象,这也是造成散打运动员面部损伤率较高的根本原因。在进行散打比赛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击中对方的得分部位,通常都会把暴露位置较大、抗击打能力较差的头部作为主要的打击对象,所以在进行散打比赛的过程中经常都会出现运动员眉弓、眼角及鼻腔出血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出现鼻骨骨折的情况。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在搂抱的时候用头部攻击对方的头部,以及被摔倒时头部与地面的撞击与摩擦等情况,同样是导致运动员出现头部和面部损伤的原因之一。
2 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损伤状况分析
散打作为一项以摔、打、踢为主要进攻手段的竞技性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常见的损伤主要包括肌肉身体劳损、骨折、关节脱臼、身体擦伤、撞击伤、组织拉伤及扭伤等多种情况。
2.1 初学阶段常见损伤部位分析
作为散打运动员的必经阶段,初学阶段是运动生理学上被称为运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运动员在学习散打的初期,由于运动员自身的肌肉达不到协同发力的程度,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该收缩的阶段收缩等多于的动作,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来完成散打动作,经常出现僵硬及不协调的情况。同时,很多初学阶段的运动员由于自身技术方面的处理不标准经常出现一些损伤。由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初学阶段的散打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集中在肢体关节处,其中脚踝部位的损伤站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腕部、腰部及手指等部位。初学阶段的散打运动员由于自身攻击防守方案不准确、关节受力弱、着力部位不合理、没有良好的距离感及动作技术不规范,进而导致运动员经常出现上述部位的损伤。因此,针对初学阶段的散打运动员应当将重点放在体能及学习技能等方面。
2.2 比赛阶段常见的损伤部位分析
参加比赛是散打运动员开展训练的最终目的,而检验运动员训练成果的最好的手段就是比赛。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个散打运动员都会依靠自身顽强的意志与对手进行拼搏,拼尽全力以望赢取胜利。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往往是因为运动员身体的对抗而产生的。大量的数据显示,腰部、脚背部位、脚踝、下颌部位、眉弓部位及鼻骨部位是比赛阶段散打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由此可见,面部及头部是比赛阶段散打运动员损伤更加集中的部位,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双方需要进行激烈的拳法、腿法及摔法比拼,而运动员的头部、面部及鼻子是对方攻击最致命也是最主要的攻击目标。
3 损伤出现的原因
3.1 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
站在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而言,运动员在进行运动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会导致自身肌肉及神经的兴奋性相对较弱、反应相对迟钝、较大的肌肉韧带粘滞性,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极差,进行运动则会增加受伤的概率。
3.2 没有合理的安排运动量
大量的实践表明,能够引起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就是运动量的安排不够合理。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所要承受的运动负荷大大超过了人体各项器官及组织的承受能力,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组织结构会产生过度的摩擦和挤压,十分容易产生积累性的疲劳,所以更加容易产生损伤。
3.3 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进行散打比赛的过程中,很多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并不过关,很容易在遭受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猛烈的攻击下,心理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难以充分发挥自身原有的技术动作,这也是导致自身出现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散打运动损伤的预防
4.1 做好准备活动
进行充足的活动准备能够使运动员的身体充分发热,血液循环也会加快,自身肌肉韧带之间的粘滞性得以充分消减。对于散打这种强度大的训练和比赛而言,只有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才能够保障运动员自身的心肺功能得到充足的预热,充分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运动。最后,在开展散打训练和比赛之前做好准备活动能够保障运动员的机体充分兴奋起来,激活自身的反应能力。
4.2 设计合理的训练量
应当充分意识到,每一个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制定运动员训练量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每一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异,充分保障训练量的合理性,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与运动寿命,为运动员成绩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避免因为身体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而出现伤病。
很多伤病的出现都是因为运动员的训练量过大,甚至已经完全超出了运动员机体的承受能力而直接导致运动员出现伤病,但是运动量较小则难以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难以实现运动员超量恢复的训练目标。因此,教练员应当充分参照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承受能力不同制定出一套合适的训练方法,千万不能生搬硬套、一概而论。
4.3 提升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在散打运动员进行比赛和训练的过程中,外界的干扰能够对运动员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外界的影响下,运动员原有的战术动作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受到损伤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针对散打运动员开展心理指导,提升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充分避免运动员因外界干扰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发生。要重点强化运动员的自我控制及运动负荷能力,以运动员自身的身心发展为基础,引导运动员树立“功夫是打出来的”观念,在运动员充分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对运动员进行实战对抗训练,组织运动员在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场地中进行比赛,要积极地引导运动员与大于自身体重的对手进行对抗练习,通过不断的实战练习提升运动员的经验,保障运动员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将自身的技术充分展现出来,确保自己的运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4 重视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
柔韧性、灵敏度、耐力、速度及力量等方面的因素是决定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本组成内容,其能够决定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对运动员力量进行训练应当注重站功的提升,针对灵活性的训练应当进行大量跳远训练,而柔韧性则需要对运动员腰部、肩部、腿部等部位进行训练,这些方面的因素都是比赛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的基本战术动作。因此,要想全面地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还应当针对这些内容加大训练强度,提升运动员身体柔韧性、灵敏度、力量、速度及耐力等多方面的技战术动作训练。
4.5 强化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对于一个散打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损伤手段,其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并针对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开展有效的治疗,保障运动员能够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充分避免运动员带着旧伤开展运动和训练,有效防止运动员新伤的出现。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为运动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提升。
4.6 强化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进行散打比赛和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当引导运动员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预防各种损伤的出现,在训练之后应当学会怎样进行自我放松,恢复身体与心理上的疲惫,在出现受伤的情况下,运动员应当知道什么情况下怎么做能够对自身的伤病起到最大的缓解与控制作用。例如,要教会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摔倒的情况下应当及时的团身,这样才能够给自己最大的保护,避免对手对自己造成过于严重的打击,预防损伤的出现。
4.7 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很多散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并没有专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强硬,因此需要运动员严格地按照训练规范开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适当开展一些锻炼运动员坚韧品质的训练,使运动员的信心得以提升,逐渐克服对运动损伤的恐惧心理,在比赛中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技巧,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5 结语
总而言之,每一个人的身体承受能力都有所不同,在开展散打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每个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保障训练的针对性,对运动员进行更好的保护,为散打运动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其次,要高度重视运动员薄弱环节的训练,促使运动员抗击打能力得以提升。其中主要包括运动员头、踝、膝、肘及腕部的强化训练,促使运动员这些部位的灵活性及柔韧性得以提升。真正实现“柔而不软、硬而不僵”的训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