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的价值及创新应用①
2021-11-22王聪慧
王聪慧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45)
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提倡快乐体验、互动参与和协同成长,既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诉求,也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在全新育人环境下,高职体育教学要坚持回归育人本质,关注学生多样化的体育学习诉求,通过设置多元化、特色化的体育教学项目,构建师生互动参与、协同成长的全员运动会,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内生动力,推动体育教学实现根本性创新。
1 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的价值优势
运动会是考核、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展示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精神风貌的综合平台。但传统高校运动会偏重活动形式,关注体育竞技比赛,未能实现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参与的良好成效。因此,在聚焦学生健康成长导向下,通过构建以学生互动参与、协同成长为核心理念的“全员运动会”模式,将有力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1.1 “全员运动会”使体育教学更活跃
在全新体育教学理念下,通过发挥体育教学的协同价值,整合体育课堂、课下实践和运动会等多种体育教学资源开展“全员运动会”,诠释了体育教学的新颖性、时代性等特征,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运动会形态,增添体育教学活力。第一,强调全员参与,鼓励学生追求更多趣味体验。全员运动会内涵丰富、趣味突出,并且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均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通过全员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运动趣味[1]。第二,强调深度参与,鼓励学生拓展体育学习空间。全员运动会解决了传统运动会的“参与不足、延伸不够”等短板,更重视学生的趣味体验,通过尊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运动能力合理选择项目,实现了从“浅层参与”向“深度融入”的全面升级。总之,通过构建全员运动会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深层次、持续性的趣味学习体验,使体育教学更有活力。
1.2 “全员运动会”使体育教学更科学
“全员运动会”是以运动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为基础,以公平客观、科学全面理念为指引,综合学生体能素质、训练成绩和兴趣选择等多种因素的系统化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合理拓展个人学习空间,实现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与体育兴趣的全面融合。一方面,发挥智慧优势,推进智能教学。全员运动会利用智慧技术、教学系统和软件平台统一收集学生的体育学习数据,提高了体育教学的精准度,通过依据该数据开设体育学习项目,制订体育运动训练方案,形成了智慧化体育教学模式[2]。另一方面,挖掘成长潜力,推进全面教学。通过开展全面参与的“全员运动会”,有效检验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通过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心理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状况,有效挖掘了学生的运动潜能,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覆盖、全程指导的体育教学方案,实现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的有效培养。因此,构建智慧驱动的全员运动会模式,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精准。
1.3 “全员运动会”使体育教学更有效
“全员运动会”以协同参与为主线,将运动会、体育教学和课外实践等各环节深度融合,实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通过为学生提供广泛参与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会过程中,充分掌握运动技能、感受体育趣味,体验运动魅力[3]。其一,实现了学生全面参与的育人目标。全员运动会以全新育人要求为目标,充分挖掘体育的趣味性、多元化和合作性内涵,为所有学生提供参与体育锻炼空间,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习。其二,实现了全过程的育人目标。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体育资源,将体育教学、竞赛和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相融合,实现学生体育技能、综合素质和运动习惯的“一体化”培养目标。其三,实现了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全员运动会塑造了新的教学评价模式,通过变革传统的竞技观、成绩观,形成了技能、习惯和素养等“多维一体”的育人导向。通过发挥师生协同参与优势,关注学生多方面成长需求,构建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趣味体验与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4]。
2 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的创新应用策略
“全员运动会”面向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成长诉求,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通过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鲜活度,实现学生体育技能教育与兴趣培养的全面融合。在推进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进程中,要综合学生体能、技能和学习兴趣等因素,打造学生为主、协同成长的“全员运动会”。
2.1 坚持全员参与的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全员运动会”体系
要重视发挥“全员运动会”的价值优势,坚持以“全员参与”为切入点,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机制全面创新。第一,坚持全员参与的基本理念。高校要站在全员参与角度,关注学生个性化兴趣,丰富体育运动会项目,实现从“体育精英参与”向“学生全面参与”的积极转变。学校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比赛,并从传统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竞赛名次转向学生技能、兴趣培养,为全体学生体会体育趣味提供现实可能。第二,坚持全面开放的活动理念。高校要站在开放办学角度,统一整合体育资源,增添运动会的生活气息,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要面向社会开展运动会,引导组织各类力量参与校内运动会,形成校际、家校、校企等多维互动机制,充实“全员运动会”的保障力量,提高活动品质,助力体育教学创新[5]。第三,坚持全面支持的组织理念。学校应及时转变对开展运动会的价值认识,坚持从单一赛事活动向全面育人机制转型。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做好校内氛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全员运动会”成为学生展示个人形象的良好平台。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资金、技术和体育场地资源的支持力度,通过全力支持发展,使“全员运动会”成为有内涵、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2.2 树立全面成长的育人目标,明确“全员运动会”的价值导向
传统高校运动会偏重比赛形式,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影响了运动会的价值。在全新育人环境下,开展“全员运动会”要变革价值导向,对学生进行体育习惯、技能掌握和兴趣激发全面培养,使其从传统单项赛事升级为全方位的体育活动。首先,要以体能技能、趣味和竞技魅力为基础导向,设置有赛无类的“全员运动会”项目,为全员参与提供基础可能。通过综合考虑体育项目的难度与趣味性要求,开设接力赛、趣味足球等一系列集体参与类体育项目,使多数学生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零距离”感受体育趣味。要从全员参与要求出发,开发、增设团队类体育项目,使全体学生参与运动会,契合“全员运动会”的价值导向[6]。其次,要以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为重要动向,开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特色运动项目。通过对不同院系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所需要的体育技能进行分析,开展融入学科特征、专业技能要求的“复合型”体育运动项目,发挥体育教学的融合优势。最后,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体育意识为目标导向,灵活设置运动会比赛项目。传统运动会开办时间较短,运动项目安排较为集中,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习惯培养的影响不大。因此,要以学生体育习惯培养和体育意识养成为核心,设置院系联赛、体质健康达标竞赛和专项运动竞赛等运动会比赛,延长运动会比赛时间,持续发酵赛事吸引力,助力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
2.3 实施全方位评价的考核方式,推动“全员运动会”落地生根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推广、普及全员运动会的重要基础。因此,要立足全员运动会的全方位特征,灵活设置评价标准,完善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参与。第一,要以全面参与、公平公正为核心原则,优化评价方案。合理的评价规则对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全员运动会”以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为主要目标,针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性,优化赛事规则,分设专业组、业余组等不同标准的评价方案,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获得体验感、成就感。第二,要以全方位参与、多元标准为基本原则,完善评价体系。要以“全员运动会”的实施要求为原则,设置包含运动员、学生裁判员、服务人员等各类参与人员的奖励评价机制,使学生全面参与成为现实。要扩大奖励范围,重视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动态成长,通过利用智慧技术收集学生的体育运动会成绩数据,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动态、持续关注。第三,要以全面奖励、科学引导为重要原则,广泛认可学生。要从团队协作、学生成长和体育精神等角度设置奖励项目,肯定、认可学生的赛场表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体育精神,实现从参与体育活动到理念认同、校园文化塑造的全面升级[7]。
3 结语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理念与评价模式,既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也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锻炼的内生动力。运动会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培育校园体育文化,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时,要以“全员运动会”为切入点,通过搭建互动参与、协同成长的体育平台,使不同体育兴趣、不同爱好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学习空间,切实感知体育竞技魅力,养成自发锻炼的良好习惯,助力体育教学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