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1-11-22黄小东任姗娣

读与写 2021年6期
关键词:书籍事物课外阅读

黄小东 任姗娣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安徽 六安 237000)

课外阅读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课外阅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1.课外阅读推进现状

目前课外阅读在向学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主要的精力还是花在对字词、课内课文的教授当中,虽然一些教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好处,但是教师并没有足够重视起课外阅读。这些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着重向学生教授那些考试中会考查的知识内容,仅仅以口头的形式简要地让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多阅读经典名著、趣味绘本等等,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一些学生缺乏阅读书籍;一部分学生有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没有足够的课外书籍供自己阅读,家长认为课外书籍就是杂书,学生在课余时间花太多的时间阅读这些“杂书”就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家长没有为学生购买足够的书籍,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课外阅读。第三,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家长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稳定性差,在私下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家长和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在阅读时缺乏有效指导,总是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受到游戏、动画等影响,学生总是被这些娱乐方式吸引,无法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地提升。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起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作为一条主线引导学生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课外阅读的意义

2.1 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变得知识渊博。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文本内容、主题和时代背景等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学生接触的课外书籍阅读接触的知识面就越大,因此课外阅读可以向学生补充很多课内教学无法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学生的阅读面越大知识储备越多,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叙述方式和当时的社会生活现状、时代背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社会百态,阅读现代的各类周刊杂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历史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对各方面都有所涉猎,对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等等都具有自己的看法和简介,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而不是仅仅只知道课内语文教材上涉及的知识内容,学习知识面过于狭隘[1]。因此,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后可以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之后可以有利于语文课堂的开展,教师教授的课文内容相关背景可以非常明确地被学生了解和明白,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三年级学生《清明》古诗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与清明节相关的书籍文章并且询问自己的长辈关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对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有所了解。然后在学习课文当中《清明》这一首古诗时可以充分理解诗中“雨纷纷”、“欲断魂”的原因,在之前的阅读和询问之下了解清明节本就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节日,这个节日总是勾起人们对故人的回忆,因此总是一股忧伤的情绪萦绕在心头。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这一首古诗,而且还加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2.2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著名的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过:“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正如他所说那样,读优秀的文章可以让人心旷神怡,从文学作品当中收获许多,获得内心的平静。名著都是前人在生产生活经验当中有所感、有所悟才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里面涉及了我们自身在生产生活当中没机会体验的许多方面。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瑰宝。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自己的视野、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涉及到的宋朝的社会现状明、清时期的社会风气、还有三国时期的军事政治等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几千年前的历史有所了解、我们的认知范围也能够变得更加广阔。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在名著阅读中得到明显的提升,长时间阅读名著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之前相比更加的流畅、自然而又充满文采[2]。而且各类书籍当中都包含着作者个人的处事态度、处世原则、面对挫折的心态等等,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时能够从中了解到作者积累了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并且取其精华,将里面一些非常值得借鉴学习的知识内容内化成自己的,学习一些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态度,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生活时就会被这些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影响和约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积极乐观地面对,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勇于克服和战胜所有的这些挫折。

例如,在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教授完教材上面《寓言两则》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伊索寓言》,阅读当中的寓言故事,体会每一则寓言里面蕴含的丰富内涵,并且从这些寓言故事当中汲取知识内容,学到一些新的人生智慧,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和综合品质。学生在阅读伊索寓言时可以从《狮子和牧羊人》这一则寓言时可以从牧羊人身上学到善有善报的道理;在阅读《披着狮子皮的驴子》时可以知道有些人看起来神气十足,一表人才,但是一开口就原形毕露……学生从这些寓言中不断学习一些非常有用的为人处世道理,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学到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不断完善个人人格,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

2.3 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能够增进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课外阅读书籍种类繁杂,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会对许多经常被人忽略的事物进行描述,在阅读到这类的文学作品后,学生就会从作者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对自己经常忽略的事物加以重视,认真观察周围的生活和世界,获得一些新的发现和认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有效了解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阅读后会认真进行思考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会增强对作者描述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地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看待,更加全面地理解和看待事物。长此以往,学生会变得更加灵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更加热爱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各类美好。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事物的特征和实质,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对课文中叙述的各类事物有基本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对语文教学中阅读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充分了解作者对事物的感受[3]。

例如,有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阅读了《暗夜的精灵——蝙蝠》,从绘本当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蝙蝠在中西方人心中的印象和象征,在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当中对蝙蝠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在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文时,学生已经对主要叙述动物:蝙蝠的特征有所了解,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非常积极地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提升学生进行这篇课文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和雷达的发明由来时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对其进行理解,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

2.4 提升学生读写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只是输入的途径之一,学生进行知识输入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主要的两个模块,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学生的信息提炼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情感分析能力等等都会得到有效地提升和增强,学生可以快速而有效地进行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4]。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得到了加深,将阅读过程中许多的语言特色、叙述风格、表达技巧等等都内化为自己的可以很好地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其整合起来,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加深自己写作的深度,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痛的模块,觉得写作非常困难,不知道应该怎样构思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没有写作的素材,这都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缺乏足够的素材和知识储备。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借鉴仿写,根据自己阅读文本的写作构思结构和自己个人的叙述特征有效进行创作。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和增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教授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读到的描写自然景观的书籍进行仿写,对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进行描写。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各有不同,可能会读到《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自在的旅行》等书籍,然后学生会借鉴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籍进行仿写,借鉴课外书籍中的语言特色、结构特征、写作手法等等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并且在仿写的过程中逐渐将课外阅读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方式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3.结束语

课外阅读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大、核心素养以及读写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也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

猜你喜欢

书籍事物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美好的事物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奇妙事物用心看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