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6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材文章

周 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阅读是信息的获取,而写作则是信息的输出,两者之间一个是吸收一个是表达。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与阅读之间相互促进,紧密结合。阅读为写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及有效的表达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文本初中作文教学进行分析,就如何优化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1.基于课内阅读的以读促写教学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辅助工具。初中教材中所采用的不同文体、不同写作结构的文章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应能充分运用教材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1]。比如可以从文体特征方面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常接触的文本类型就是记叙文。

如初二《背影》一文中,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心理的详细描写,丰富了整篇文章。同时在教材使用中要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的写作方法,如记叙文可以采用顺序描写,按照先后顺序或者空间顺序等,也可以按照倒叙的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另外还有插叙,通过不同写作模式的优势对比,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另外写作构思不仅要从微观思考,也要从宏观角度去布局谋篇。在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题材指导学生去分析和学习文章的布局安排,例如在《猫》的教学中,该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情感的层层铺垫,作者的情感在文末达到顶点。同时从微观层面上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如八年级下册《春》一文的语言表述就非常生动优美。从牛毛、花针、细丝的表达体现了雨的各种特点。在讲解时要时刻引导学生去品读一些优美的句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基于课外活动的以读促学教学

单单依靠课内教材的文章,在以读促学的教学中显得有些单薄。新课标的不断深入为当前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语文的教学不仅要基于课本,更要懂得去跳出课本。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去阅读一些课外的有价值的文章[2]。

在基于课外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模仿借鉴。一些优秀的文本内容以及独特的文体结构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模仿,并通过创新逐渐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文章。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定期读一读相关的时事新闻,在把握时代信息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知识的积累。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阅读兴趣小组或者文学社团,让学生在集体中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也可以定期召开课外阅读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交流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口头交流的方式,如诗朗诵、专题研讨会以及情景剧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也可以进行书面交流,通过阅读随笔展览等丰富有趣的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3.基于作文评改的以读促写教学

针对学生的作文,部分教师常用的方式就是在泛泛阅读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单一分数的评定。即使在评改中能够指出个别学生的问题,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则是微乎其微。因此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在应该注重采用“精度评改”的方式,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精度分析,帮助学生做到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

另外在评改要丰富修改的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交叉阅读评改的方式,将评改的权利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带着“找茬”的心理去分析文章,哪里语句不通、哪里用词不当,并尝试着自己去修改。学生在拿到自己的文章后可以认真阅读修改意见,并与修改人之间进行沟通。通过这种学生互相阅读、互相评改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通过这种基于评改的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做到学会表达、善于表达,热爱表达。

强化“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有效手段。阅读与写作紧密关联,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不论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外活动还是有效的评改方式,教师都应该不断去实践,尝试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在“以读促写”的教学下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