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11-22周新剑
周新剑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江苏 南通 226500)
生本课堂主要是指在课堂环境方面,师生之间平等互助,沟通交流,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更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方面,老师发挥着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评价方面,老师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所以要构建小学语文的生本课堂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帮助引导,合作学习,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1.树立生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
要构建生本课堂就需要老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预习环节、讲授环节和复习环节都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主动的参与教学,加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1]。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要先明确课文内容是描写了西南边疆民族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友爱和团结。我会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首先为学生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让学生从歌词中感受到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来展示民族小学的幸福学习和生活;接着我会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课文中关于民族小学都描写了什么内容,并进行总结;最后我会对课堂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突破,升华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精选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构建的生本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就需要他们探究讨论的内容更加有效,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高效备课,精选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2]。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我会提前进行高效备课,明确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精选他们小组合作的内容,对于本节课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新的字词,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在生本课堂中,我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想象画面,感受秋天的雨,围绕着这个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展开讨论,对秋天的雨进行描述,并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3.丰富生本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本课堂要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来确定所采取课堂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课堂教学的方法不能单一,而是要更加丰富多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等,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3],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去年的树》时,学生要了解课文中对话展开情节的方法,感受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友谊,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一些的童话故事,这里面有学生阅读过的,有没有见过的童话故事,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接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并且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展开合理的想象。
4.创新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业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所以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创新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他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开展合作学习,也可以根据活动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或者是开展问题式、表演式、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要引导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课文中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我会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开展表演式的合作学习,分别扮演大自然中的不同角色,创造性的介绍大自然声音,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本课堂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要结合教学内容,学习实际等来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