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2021-11-22朱贞玲
朱贞玲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兴围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为了实现小学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者会组织班级学生还有少先队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目前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进一步完善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策略,有效的实现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提升。
1.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集体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1.1 部分学生仍然无法遵守纪律和规定。在少先队活动中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可以很好地遵守少先队活动的相关规则和纪律的,但是部分学生目前还是没有认识到少先队活动的意义,所以在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时候不能够很好地遵守相关的规则和纪律,这样就进一步影响到了对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培养。
1.2 部分学生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淡薄。目前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少先队活动中不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对于班级的事务不够关心,不关注班级管理的情况,也不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活动管理中,这样使得教师在少先队活动中进一步落实班集体意识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3 很多学生存在着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目前很多学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不能够很好的关注别人的感受和习惯,在班集体活动中会出现自私自利还有斤斤计较等方面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目前社会上独生子女所占据的比重较大,这些学生从小在家中受到了家长的溺爱,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很好的和别人进行相处,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同时学校在落实德育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忽视对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最后就是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1]
2.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对策
2.1 确立明确可行的班级目标。一个学校中每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还有社会经历。所以这些学生也会具备不同的个人动机还有目标。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把自己的利益和班集体利益进行整合。学生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就是要能够很好的学习知识和本领,从而更好地为祖国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社会立足,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了让学生可以具备团结意识,要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情感的纽带,让学生在体验到了班级温暖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为班级做出贡献,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比如少先队开展的我爱我家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发现别人拥有的长处,同时可以认识到这么多不同的优势汇聚成了一个班集体,组合成了优秀的集体,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和地位,认识到集体利益的重要性。[2]
2.2 开展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少先队活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少先队活动,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在身体力行中感知集体主义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野外的拓展训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竞赛项目,借此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精神。另外也可以开展一些少先队的节目汇演,每个班级负责出一个表演节目,借助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德育发展。
2.3 借助激励策略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班队活动,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针对性的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指导,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教师可以针对表现优异的个人还有班级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能够给到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借助这样的激励策略也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班集体意识是德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有意识的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目前学生班集体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少先队活动中班集体意识到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三个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策略,希望能够给一线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从而全面的提升少先队活动质量,也实现小学生班集体意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