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名师课堂,感悟教学魅力

2021-11-22何玉玲

读与写 2021年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思维

何玉玲

(新疆克拉玛依市雅典娜小学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在一次暑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的两节课,《重复》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关于《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地学》(简约教学艺术漫谈)的讲座,内心无比震撼。不禁令人感叹徐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个人魅力,以及那诙谐幽默的语言,神采飞扬的讲述,留给大家的是敬佩、欣赏与揣摩。从课中,看到的是名师对教育无限的热情。

1.期待是教育最大的爱

这句话是徐老师给我们的分享,在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徐老师用理发师的故事引入,创设了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究的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出来之后,徐老师并没有着急肯定答案,而是等待学生的解释。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徐老师不催促学生,也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静静的等待。有时教师的等待其实也是一种美丽,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徐老师在报告中也说道:等待是一种尊重,思维在运转中需要等待。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调动大家的学习力量也是徐老师的一大特色。

是的,等待是对孩子,对思维的尊重!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是不是有时当学生没有出现教师需要的答案时,怕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总是引诱学生向自己需要的答案靠近?其实我们的课堂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只有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有丰富的资源,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不做作。不同更是一种价值!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有时错了才精彩!不要害怕学生太乱,是的,“乱课出奇思”,徐教授还告诉我们,“教学不应该是平面的教学,而应该是深度的演绎”。

2.重过程,轻结果

在徐老师的课堂中并没有把最终的结果看作是重点,而是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课堂的重心。在《解决问题策略》这节课中徐老师让学生观看魔术表演,并猜结果(一张纸撕了两下让学生猜一猜撕成了几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随着一次一次撕纸的次数增多,数量也逐渐变大了,学生慢慢感觉到难度上升了,就在这时,徐老师用华罗庚爷爷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们:当你遇到数学难题时,要学会知难而退。“退”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顿时发现了这个退字蕴含的深层含义,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了这里的“退”是什么意思,并得到了一种解题策略,“退”而思“进”。孩子们终于恍然大悟。这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己解释“退”的含义,老师还是有许多担忧的。在徐老师的课上确实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3.尊重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魅力

在徐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除了语言的激励,徐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例如,眼神的交流,“小助手”的称呼等等,不时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喜爱、鼓励与欣赏。他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机会:思考、争辩、徘徊,使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4.教给学生思维方式,领悟数学思想

徐老师认为: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求得标准答案,而应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可见他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想一想,在常规教学中,我们有时是不是在有意无意之中阻断了孩子思维前进的步伐?徐老师的课上,不断地追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就是创造。”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逐渐明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验证—判断,从简单想起(知难而退),进而用发现的规律去判断,“退”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进”是找规律,最后成为智勇双全的好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好的课堂是快乐的,精巧的课堂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探索的方法。“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像一棵种子已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徐老师用智慧唤醒了孩子对数学知识内涵的追求,并领略了数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想,学生需要这样的老师,让孩子在失败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让孩子在争辩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规律,让孩子在对同伴的理解与支持中学会宽容,让孩子的心情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说下快乐无比,让孩子从简单的数学问题入手勇敢地寻找策略,发现数学知识的奇妙……让我们向这样的老师靠近,真正做到和学生的情感共鸣、思维共振,让学生的智慧得以充分地展现!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