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园北里:左宗棠四十岁成大器

2021-11-22张波男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教师

十几岁 2021年2期
关键词:太平军伊犁左宗棠

文/张波男(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教师)

长沙,西园北里,微风。

小巷曲径通幽,麻石小道、白墙黛瓦、翠竹青苔。

相对于四周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这里就是闹市区里的一片净土,可谓历史厚重,古朴沧桑,一砖一瓦皆有故事。

从北面湘春路步入巷子口,转角就是一座修缮一新的院子——文襄园。石门两旁镌刻门联“虎帐南开,旌旗十万吞胡虏;春风西度,杨柳三千荫玉关”。大门内的亭子有一尊像,色泽黝黑,凛然生威,目光如炬。

他,就是左宗棠。

湘江夜话

左宗棠自幼被誉为神童,从四岁起,他就跟随祖父在梧塘书塾读书,六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很早就乡试中举。没想到,命运给他开了个大玩笑:他六年内先后三次参加会试,全部落榜。

左宗棠放弃了科举,而他的传奇人生由此开始。

左宗棠人生中有多位伯乐,第一位就是长沙著名务实派官员、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1830 年,左宗棠拜访贺氏,贺氏一眼相中了他,此后“以国士见待”。在贺氏的帮助下,左宗棠学识日益进步,很快就成为当地的文化名人。

第二位是他的同乡——两江总督、经世致用派代表人物陶澍。左宗棠曾写给陶澍一副对联,展露出非凡的才气,两人因此结识。在陶澍的赏识下,这个落魄的读书人,幸运地当上了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

第三位则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1849 年,林则徐途经长沙,夜晚在江边的小舟等人。他要等的不是别人,而是隐居在家读书的左宗棠。林则徐与左宗棠彻夜长谈,商讨了很多关于新疆的话题。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林则徐便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了他。望着年逾花甲的林则徐,左宗棠的眼睛湿润了。

一场湘江夜话,让左宗棠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

一战成名

1852 年,太平军从广西入湘,长沙危急。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邀,正式出山,到长沙巡抚衙门参赞军务。

为解长沙之围,左宗棠深思熟虑后果断出手。他先稳定民心,然后调兵遣将严密布防,固守长沙。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久攻不下,只好撤兵而去。左宗棠一战成名,名扬天下。

1854 年,太平军卷土重来,进攻湘北。此时,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已岌岌可危,长沙周围城池多被占领,湘东、湘南、湘西广大地区乱若滚水。左宗棠殚精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对内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饷。

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作战捷报频传。左宗棠还在湖南招募五千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势不可挡。

此后,朝廷内外许多高官名臣相继举荐左宗棠,称他为不世奇才。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也上奏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而这时,他早已年过四十,属于大器晚成。

马尾船政

1866 年4 月,左宗棠抵达福州。望着滔滔江水,十七年前他与林则徐湘江夜话的场景顿时涌上心头。

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是年6 月,左宗棠正式向清廷提出了创办福州船政局的奏请。朝中的保守派却趁机借此事攻击左宗棠,坚决反对开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深夜上书:“若纵横海上,则必轮船盛。否则,危矣。”船政设想最终得到朝廷同意,选址福州马尾。

在筹办福州马尾船政的同时,左宗棠当机立断,创办了船政学堂。主设造船专业,优等生也能被公费派往英法等国学习深造。

船政学堂前前后后十多届,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就有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有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者詹天佑;也有“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经远”舰舰长林永升等名震史册的爱国将士。

抬棺征战

1865 年,新疆地区出现叛乱,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沙俄也借机强占伊犁。

1876 年春,经数月准备,左宗棠亲率十万湘军进入新疆。临行前,他许下宏愿,五年平疆。为了激励自己,他甚至“抬棺出征”,以明己志。

而此时,他已六十五岁了……

平定新疆一路势如破竹,凯歌高奏。清除新疆阿古柏势力后,左宗棠随即谋划收复伊犁。朝廷听从了左宗棠的建议,派崇厚作为特使出使沙俄,崇厚在沙俄的威胁下,竟然签下了不平等的条约,割让伊犁。左宗棠痛心疾首,他认为只靠外交难以收回伊犁。于是,在曾纪泽赴俄重开谈判时,左宗棠在新疆积极备战。

1880 年春,左宗棠指挥部队分三路进军伊犁,他携棺木出关西征。此刻,左宗棠即将七十高龄,他披战甲骑战马,后面跟着他为自己备的棺材,路人见之无不为之动容。

最终,左宗棠收复新疆,沙俄签署了《中俄伊犁条约》。

猜你喜欢

太平军伊犁左宗棠
伊犁放歌
被乞丐教训的左宗棠
暮年左宗棠
昆山与太平军有关的建筑
伊犁将军长庚
太平军童子营:杀人放火是本业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打伞的人
安庆出土的英制旧式加农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