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2021-11-22赵紫嫣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1810

十几岁 2021年2期
关键词:李贺李商隐长沙市

文/赵紫嫣(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1810 班)

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李贺,君在何处?

升迁无望,功名无成。鬼诗尤在,可惜诗人早已怀憾而故。

踏着哀愁的月色,一个似昙花一现的人,一位有着李唐宗室高贵血统的人,却没有过上珠围翠绕、酌金馔玉的贵族生活。他满腹经纶的身子在瑟瑟的晚风中显得略微佝偻。独自望着,望着,无奈,失落,怨恨……哀伤的思绪贯穿他整个身心,令他更显沧桑。一首“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沉默了如钩的明月,无言了随风响动的梧桐。

李贺对自己有着李唐宗室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诗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家道早就衰落了。

他,天生才气过人。七岁时,韩愈与黄浦湜来其家中造访,李贺提笔写就《高轩过》一诗,使造访的二人万分吃惊。李贺从此名扬洛阳。

他,酷爱写诗。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万分刻苦。李商隐为其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可是,上天并不垂青此等才华。李贺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功没于此,不知该如何是好。即便韩愈为他争得奉礼郎的官职,但李贺心中还是有些许不甘。自从进入官场,他的诗风开始大变,毫不留情地揭露现实的残酷,鞭挞官场的黑暗。

他虽不及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飘逸豪放,不及李商隐“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的沉思缜密,但他却继承了前者的浪漫,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同时也有着自己“老兔寒蟾泣天色”的丰富想象力和“湘娥啼竹素女愁”的奇艳瑰丽。

可是,后来的诗,却因家中没落、仕途不顺,掺杂了些许消极,借古喻今,或讽或叹。讽,讽当世朝廷;叹,叹自家没落。虽是浪漫主义诗人,但受现实环境的影响,李贺的诗歌给人带来神秘、凄冷的氛围与意境。那些作品中流露出李贺身处病态社会的压抑、激愤与凄凉。

他满腹经纶。但由于升迁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爱妻病卒,他忧郁病笃。终归是天妒才子,二十七岁那年深秋,李贺早早地驾鹤西去。

一首《秦王饮酒》成为李贺生命尽头的哀歌,老家昌谷的一方山地成了他生命最终的归宿。若有来世,愿他“花月正春风”,不再“往事只堪哀”。

素材赏析

恰当运用素材

文/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

将诗人的人生经历运用到写作当中,知人论诗,能让文章更加充实,扩大读者的认知,给人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

勾勒诗人曲折的人生经历,能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或赞赏、或惋惜、或感叹……让一切的情感都有了根由,更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

作者选用的素材,贴合各段落的中心主旨。写李贺贵族的身份,引用了李贺的诗。写李贺爱写诗,便引用李商隐所写的《小传》。素材的选用,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情感态度服务,从而达到文意流畅、主旨分明的效果。

古诗的运用,使得文章意蕴丰富,有如锦上添花。引用诗人创作的诗,能更好地展现诗人的特点,体现其才华横溢,展现其胸中抱负,勾勒其曲折的人生经历;引用其他诗人创作的诗句,能体现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差别。文中作者把李贺和李白、李商隐做了对比,体现李贺的独到之处。以诗句结尾,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阅读感受。

技法指导

将人生历程作为文章的主线

文/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

写李贺的人生,作者分了几个阶段:贵族血统、家道中落;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病痛缠身、英年早逝。按时间顺序,以人物的人生历程为线索,展开描述。

作者按照成长经历,展示李贺的人生轨迹。李贺虽出身高贵,但家道中落;虽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虽有惊世之才,却早早驾鹤西去。他这一生有太多无奈和辛酸。人物形象立体饱满,让人怜惜和感叹。

作者想象李贺于晚风中独自凝望一轮冷月,顾影自叹,失落埋怨的场景。引用诗句“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的同时,着一两句景色描写“如钩残月,梧桐随风响动”,让人好似看见了残月之下,满腹经纶却又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如此情境化的写作,更能感染读者。使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作者将李贺和李白的飘逸豪迈、李商隐的沉思缜密相对比,突出李贺独特的人物特征:浪漫飘逸,才情满腹,同时多出一层悲凉的底色。文章通过对比,写出人物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猜你喜欢

李贺李商隐长沙市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开福区福欣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石榴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史识与史胆——李商隐《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