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析

2021-11-22倪建芬

名师在线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师生数学课堂教学

倪建芬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第一小学,浙江杭州 311200)

引 言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之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展示作品”。基于此,如何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相知相伴”

课堂教学目标是各环节教学内容互相衔接的“桥梁”,因而其设定与完成在原则上需要保持一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动和推理能力及应用和创新意识等[1]。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是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体现为学习准备、倾听思考、互动对话、课堂参与程度及自主探究,直至最后的目标达成等;从教师的教学角度来说,体现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案的自由程度、辅助材料的呈示、倾听与对话实践、教师敏感程度、指导学习与答疑、学习反馈与评价、应对教学互动难题等;从课程性质来说,体现为预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题难易程度、教学实践、课堂学习效果检测与评价及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从课堂文化的建构和形成角度来看,体现为创设民主交流的环境、预留探索思考的时间、创新互动交流的方式及提高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形成特定课堂互动行为规则等。

明确的互动目标,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良性、有效的互动的基础[2]。同时,教师还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了解实际学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互动目标。例如,教师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当成互动的主要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的师生互动方式,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同时,教师还要重视互动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架设一道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有机相融的“友谊之桥”,让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3]。

二、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眼前一亮

作为引领教学活动改革与创新的“时尚潮流”之一,情境创设逐渐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为数学课堂增添了色彩,让学生兴趣倍增[4]。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元、角、分之间换算关系的记忆,经过慎重的思考和筛选之后,笔者选择了“问题导入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朋友买东西的故事吧。小林的妈妈快要过生日了,他想去商店给妈妈买一个生日礼物。于是,他在商店再三挑选,终于选中了一件满意的礼物,价值3 元2 角。这时,问题出现了。小林身上带的钱是平时一角、五角积攒下来的零钱。那么,他应该怎样付款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1:他可以付六个五角的和两个一角的。

生2:他可以付四个五角的,12 个一角的。

生3:如果一角很多的话,他可以付32 个一角的。

……

师:同学们真厉害!还有人有不同的付款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就这样,数学走进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也在帮助小林解决付款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如此,学生被数学问题吸引,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时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而安静书写……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切实感受身边的数学,喜欢并爱上数学,最终获得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5]。

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课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学习数学,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学习。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更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了更好的学习方法等。课堂上的互动是否有效,是不是良性,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敢于放手,信任学生,鼓励他们自由探索,自由讨论,大胆猜想。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明确告诉学生本次活动的目标与要求,让他们向着预定的目标努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讲究“扶放结合”,让学生的探究过程“曲中有直”,使其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因此,在数学活动中,笔者让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试验、推断、归纳、总结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脑子思考,并动手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参与性也会逐渐增强,互动效果也会提升。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课堂教学氛围更轻松,课堂环境更为生动[6]。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笔者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成员分别在纸上画出从教学楼到操场的路线图,然后,让各小组进行组内探讨:同样的路线图,为什么每个人画出来的尺寸不一样?小组成员开始相互讨论,一起思考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由此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比例尺”。在小组探讨过程中,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思考方式,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散。也正因如此,学生通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互相帮助与探讨,产生了探究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对任何数学问题都想要一探究竟,最终轻松、有效地解决了数学问题。

四、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顺利开展与完善,直接影响着师生互动的有效性[7]。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激发了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不仅有效提高了互动教学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问题情境教学中,笔者采用激励性语言去评价学生,学生由此提高了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积极的评价过程中,身心也获得了健康发展,并形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了乐观的学习意识,提升了数学综合能力。

结 语

现在,师生互动教学已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