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视角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2021-11-22杨柯
杨 柯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财务部,山西 太原 03002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为主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为主,以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建筑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建筑市场规模、资金来源渠道、项目运作模式较传统模式都有了巨大的调整和改变。此外,建筑企业数量的增长,建筑行业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质量和数量的变化以及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推广,都使得建筑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处于宏观环境发展和变化中的施工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宏观经济视角下建筑企业环境的变化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单位,是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要生存、发展和获利,就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客观变化。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把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分为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al)、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除上述因素外,结合建筑业的特性,自然因素也是对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当前建筑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施工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百万亿元,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也由原来的快速发展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和要求的新阶段。
1.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
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是企业宏观经济环境排在首位的因素。最重要的体现国家发展水平的指标无疑是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建筑业上,则是建筑业经济增加值和人均产值等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可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4587.6亿元増加到2019年的990 865.1亿元,增加了215.99倍;同期的建筑业总产值则由1980年的286.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48 443.3亿元,增加了865.87倍。建筑业总产值在1995年为1345亿元,建筑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元;200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2 497.6亿元,建筑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为116 463.3亿元,建筑市场达到十万亿元的规模;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总产值为213 943.6亿元,建筑市场达到二十万亿元的规模。以绝对数值相比,2018年建筑业的总产值225 816.9亿元已超过了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19 438.5亿元。从建筑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6.25%发展到2019年的25.07%,国内建筑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超二十万亿元的超级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超过25%的比重。
国内建筑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和急剧扩大体现在建筑企业数量的急剧增加、建筑企业所有制性质不断丰富以及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总量快速增长等方面。根据《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建筑企业总数为6604家,其中国有企业1996家,集体企业4608家,到2019年末,共有各类建筑企业103 805家,其中国有企业3309家,集体企业2324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5家,外商投资企业190家,其他类型建筑企业97 737家。自1980年算起,建筑企业数量增加了15.72倍;建筑企业的性质也由原来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主体到建筑企业完全市场化,到2019年底,在全部的建筑企业当中,国有建筑企业占3.19%,集体企业占2.24%,除了极少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的建筑企业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则占了94.15%。可见,自1980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和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建筑业的从业人数看,1980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为648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从业人数481.8万人,占行业从业总人数的74.35%,集体企业从业人数166.2万人,占行业从业总人数的25.65%;到2019年末,国内建筑业从业人数达5427.1万人,较1980年增加了8.36倍,其中国有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为406.1万人,相较1980年人数减少了75.7万人;集体建筑企业从业人员115.1万人,较1980年减少了51.1万人;在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的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21.1万人,占行业总人数的比例为0.39%;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其他性质的建筑企业,其他性质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数达到4884.8万人,占行业总人数的比例为90%。综上,建筑行业无论是从行业总产值,还是从业人员数量上的统计数据,都反映出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建筑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模式,而是存在着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经历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阶段、政府计划与市场并行阶段、利用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政府进行产业指导为辅的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是建筑业项目投资的绝对主体,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按照国民经济计划划拨的财政拨款。这个阶段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以计划指令形式对建筑业的资源、要素进行配置,参与建筑业施工的企业也主要集中在国有建筑企业和集体企业。
1995年国内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345亿元,建筑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建筑项目的投资主体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大型国家基建计划外,已经开始有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则由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发展为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及基本建设债券等多种渠道。国内建筑市场基本实行了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建筑市场的管理形成业主招标出资、设计院设计、监理公司实施建筑监理、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建造为主流的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2001年到2010年,在我国的“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内建筑业总产值从万亿元迈向10万亿元的规模。建筑业总产值超十万亿元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我国的建筑业已成为一个超大的建筑市场。市场规模急剧扩大,项目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更加丰富,单个建设项目规模也不断加大,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EPC、PMC模式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在建筑市场的兴起和广泛应用。
从2011年开始到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0万亿元増长至2020年的101.59万亿元,国内建筑业总产值在2020年达到26.4万亿元。[1]2017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2017年12月18日~2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规模的增长方式由之前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以速度为显著特征的粗放型的发展必须转变为更加均衡、协调和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筑项目的建设和承包模式从以传统的“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BB)为主,到以BOT、PMC为特征的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广泛应用,再到与融资结合的PPP工程总承包运作模式的广泛运行。建筑业市场各种项目运作模式背后反映的实质是政府和市场在经济运作过程中责任的划分,反映了建筑行业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十八大以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层逻辑。
二、建筑项目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发展
建设项目从启动到完成包括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论证、立项的前期阶段;再到项目的设计、招标、施工、调试的建造阶段;以及项目建造完成的移交、运行阶段。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国家投融资政策的变化、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建筑项目运作管理模式必须与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适应的客观要求,建筑市场出现了运行和管理多种模式并行发展、新模式不断出现和扩大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适应建筑项目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从原来的单一负责建筑施工发展到负责设计、监理、建造的工程总承包,再到融资、投资、设计、监理、建造、调试、运行一体化的项目总承包的模式。为了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很多施工企业会出现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运作模式、各种模式同时并行的情况。建设建造管理成本包括项目投融资的资金成本、项目建设管理成本、项目建造施工成本和项目运行维护成本,不同的项目运作和实施模式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重点有着极大的区别。根据当前建筑市场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总承包三类管理模式。
1.传统的建设项目运作和管理模式——DBB模式
传统的建设项目运作和管理模式是指由业主或建设单位全程负责建设项目的设计、招标、建造各个阶段的管理模式(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简称DBB)。业主或建设单位按照设计和项目要求,分别通过一定的方式,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承包商)签订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通过合同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企业的权利义务。
这里所说的传统的DBB模式是建筑业最常见的施工总承包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是相对于我国新出现的BOT、PMC、PPP等工程总承包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等模式而言的;传统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已经过时,实际上这种模式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建筑行业最基本、最常用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通用性强,合同文本有标准格式参照,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亚行、世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但项目建设周期长、业主工作量大、管理费用高,合同变更管理难度大。[2]
在DBB模式下,施工企业(施工承包商)只负责项目的建筑施工阶段,需要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控制,在施工图设计和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要素配置,在完成施工合同的同时还要做好合同的变更索赔工作,从而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工程总承包模式——EPC、TKM模式
在20世纪90 年代中期,经营性大中型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同时,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代建)和“交钥匙”等建设模式的探索。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在2000 年左右,我国逐步建立了以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五制”为核心的相对完善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体系。[3]这段时期,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由原来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主体为主。建设项目的主体也由原来国家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指挥部(建设单位)管理建设项目转变为企业成为项目主体,投资渠道由原来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项目投资由国家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以EPC、TKM形式为主要特征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EPC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简称EPC模式),就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是针对一些建设项目管理周期长,设计、采购、建造交叉内容多,安全、质量、工程要求高的特点,为发挥具有工程总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的特长,由建筑企业负责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建设项目全过程或是若干个阶段的一种项目建设模式。TKM模式(Turn Key Method,简称TKM模式)实际上是EPC模式向建设项目前端和后端延伸的一种模式,即交钥匙总承包模式。针对一些对工艺要求较高的建设项目,比如化工厂的建设、电厂建设等特别行业的项目,建筑商在设计、采购、建造之外,还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乃至试运行等阶段。投资主体(或建设单位)只需要接手过来就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运行阶段。
与传统的DBB模式相比,在EPC模式和TKM模式中,施工企业由原来的施工承包转变为工程总承包;在DBB模式下施工企业只负责项目的建筑施工阶段,而在EPC模式下施工企业则不仅需要做好建筑施工,还需要做好建造前端的设计阶段;在建造过程中除了做好原有的建筑施工之外,还需要进行设备、相关服务的采购工作;在后端可能还会有调试运行阶段。建筑企业在DBB模式下更注重项目的短期价值,而在EPC、TKM模式下,其必须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全价值链、全方位的管理,项目价值管理成为贯穿项目全过程的主线,以项目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协调项目部、运营部的成本管控目标。
3.项目一体化模式——BOT、PPP模式
我国自2014年起推广运用以BOT、PPP为代表的项目建造模式。所谓BOT(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模式)是指由施工企业负责筹集资金、完成项目的“建造—运营—移交”的项目建设模式。[4]TKM模式与BOT模式的主要区别有:一是在建设资金的筹集问题上,TKM模式由业主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而BOT模式则需要施工企业先行垫付项目建设资金;二是在项目建造完成后,TKM模式是由建设方接收项目负责运营,而BOT模式则是由施工方负责一段时间的运营,在收回投资或是在投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利润之后,再交由建设方运营;三是在项目的移交时间上,TKM模式一般在设计、建造、调试完成后即进行项目的移交和结算,而BOT模式则是在项目设计、建造、调试完成后,由施工方进行一段时间的运营,并通过较长时间(有的运营期限长达30年)运营后再移交建设方。
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是在BOT模式基础上,国家为了理顺和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通过政府、民间资本合资成立项目公司,完成项目融资和项目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的一种模式。相比而言,BOT模式的实施主体是施工企业,由施工企业自行解决项目建设资金,资金渠道仅有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有限的渠道,对施工企业的企业信用、资金管理有很高的要求,融资金额受企业注册资本金、企业银行信用额度等因素影响,融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PPP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和资本方经过项目可行性论证后,通过成立项目公司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和利益分配关系,由项目公司做为项目的投资、设计、采购、建造、调试、运营的主体;由于项目公司的经营投资范围是国家的公共设施建设、国家的重大基建工程、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收益稳定,通过政府与资本的结合,更有利于利用银行、基金、债券等渠道进行项目融资,融资渠道多元,并且可能得到大规模的融资。
三、宏观经济视角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变化和重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深入调整使得项目建造模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施工企业已由原来的单一施工生产发展成为集项目论证、资金筹措、设计采购、建造管理、运营维护为一体的综合企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涉及到融资管理、项目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成本管理控制也由原来单一的建造成本管理和控制,发展成为涉及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施工、运营维护管理等贯穿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过程管理,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有了全新的涵义,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1.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涵义的变化
在DBB模式下,施工企业通过参与施工项目的招标,在确定的项目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清单报价以及相关的商务内容编制,通过投标中标后,负责并完成具体项目的施工、安装等工作内容。施工企业仅负责项目的施工建造,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仅指其在建造过程中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依据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 由项目负责部门及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各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最终实现降低施工项目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经济利益的目的。[5]以DBB为特征的传统的施工项目运作模式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外延十分明确,其始终聚焦于项目的成本管理,通过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首先,加强成本管理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与各项经济活动存在着必然联系,注重成本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后,成本管理是企业参与投标、竞标的有力砝码,是企业能够承接工程决策的重要依据。[6]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是指施工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预算、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的动态成本管理行为的总过程。在此过程中,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国内众多的施工企业分别提出了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等诸多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很多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成本管理理论采取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般而言,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主要有两大措施:一是动态管理。由于建筑项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同时项目开展过程中也有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成本管控必须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二是全面管理原则。项目施工不可能依靠某个部门单独进行,而是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序配合才能完成,它的经营与企业各部门及个人均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进行全面管理,划分责任,落实到位,保证项目在具体施工时的权、责、人有效结合,从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及圆满结束。[7]
随着项目运作模式的发展和丰富,施工企业的成本涉及了项目可研阶段的论证成本、立项审批成本;项目公司组建阶段的公司管理成本和责任义务的履约成本;项目建设资金的融资成本;项目设计涉及的技术应用收益及技术研发成本;项目施工建造成本;项目运营阶段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成本。可见,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内涵和外延已经远远超出了DBB模式下施工企业的项目建造施工成本管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同时实施若干建设项目,而这些同时进行的建设项目由于投资主体、项目特性、地方政策法规等条件和要求不同,可能采取不同的项目实施模式,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根据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进展阶段完成相应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2.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
根据施工模式的变化,一个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施工建造、调试到最终的运营维护,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其各自的重点,所以,企业的成本控制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第一,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的工作。从市场需求入手,对潜在的、意向的建设项目进行细致扎实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法规,保证项目的投资方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应当建立专业的团队或者利用专业的机构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快速完成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等程序,节省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审批立项的费用和时间成本。通过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立项审批的项目,必须对拟采取适当的建筑模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这也是影响项目成本控制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第二,做好项目的资金计划和筹措。由于投资主体的差异、项目本身的特点、地方政策法规的差异、企业的资金实力等影响,具体的项目可能采取不同的项目运作、实施和管理模式。在项目采用BOT、PPP模式的情况下,施工企业需要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问题。在当前条件下,资金渠道有企业自有资金、国家项目补贴、投资基金、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资金的投入方式和时间、项目的进度和阶段都会要求资金有相应的配套。结合项目的要求,利用资金管理专业技术,科学安排资金需求量和使用量,控制资金成本是本阶段的重要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压减项目总成本。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施工技术日新月异,无人机测绘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以5G技术为代表的通讯技术、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为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施工装备的更新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变化,甚至颠覆了项目的运行模式和成本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在项目的设计上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控制项目总成本。
第四,做好项目建造成本控制工作。无论项目采取何种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施工建造都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作为施工企业最实际的基本生产单位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的项目经理部,则始终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基本单位,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极其重要,事关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技术,降低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五,控制项目的运营维护成本。对于以PPP模式和BOT模式实施的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必须要考虑到项目运行阶段的成本费用和支出,详细做好运行阶段的经济预测和分析。与其他阶段不同的是,运行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在项目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期间管理费用等方面。从传统的经营范围来看,项目的运行和维护并不是施工企业的特长和优势,但这一阶段往往规模大、时间长,并且会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市场的客观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出发,施工企业应当注意吸收和培养成本管理技术人才,提高运行维护阶段的管理效率,增收节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