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2021-11-22卢成俩浙江上嫒科技有限公司
卢成俩 浙江上嫒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使得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面临更多的风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为建筑企业不断更新完善管理理念、变革管理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过程中,管理会计逐渐显现出与传统会计的差异。企业科学合理地引进管理会计能够推动企业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现代管理制度,从而提升管理水平的角度提升盈利水平,本文将针对如何将管理会计这一先进工具应用到建筑企业中展开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是应用传统的核算会计,其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运用较多的方法包括进行预算管理、对资金运营过程进行精细管理等方法。而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其经营过程显示出诸多其他行业企业所没有的特征,例如建筑企业项目开展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财务管理工作繁杂等。这也造成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好管理会计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如何通过有效应用管理会计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特征
(一)无固定施工场地
对于大部分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都是其主要业务。因此,如何在建筑施工项目推进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各项非必要支出对于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都较短,完成一项工程后施工场所必须相应的进行更换。对于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来说,甚至经常会承接一些跨国建筑施工项目[1]。由于没有固定的施工场地,使得建筑企业很难精确地对成本进行管理,这使得企业的整体成本管控中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建筑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建筑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承接各种建筑项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当前建筑项目的复杂性也不断提升。这种复杂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当前各地建筑物的规模、结构以及质量标准都在不断提升,同时不同建筑项目的差异性也不断提升。受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必须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成本管理,也使得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工作受到更多的挑战。
(三)业务开展过程中不确定性较多
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过程中,出台了包括招标法在内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得建筑企业在获得项目承包权之前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且,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建筑企业承揽业务的难度不断加大。这就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决定工人的数量,也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性增大,最终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不利于整体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管理会计的应用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及整体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管理会计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愈发重视城市建设,这也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入到建筑行业,使得行业整体竞争程度不断提升。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由于其承揽的一些建筑施工项目存在建设周期较长、垫付资金较多、建筑款收款较为困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益,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企业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并且,随着“营改增”工作的完成,建筑企业必须及时调整一些适用于新规则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方法,这位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建筑企业要想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借助管理会计这一全新工具。因此,总的来说建筑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是大势所趋,对于企业控制成本、夯实发展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
(二)管理会计对建筑企业整体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科学合理地应用管理会计能够有效整合财务信息,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建筑企业通过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对会计核算之外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补充。具体来说,管理会计能够对建筑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搜集与分析,并将有助于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信息进行充分提炼。这有助于建筑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最恰当的管理决策,降低发生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风险的概率。
第二,有助于进一步协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提升预算有效性。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助于建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管理会计能够有效分析企业过去一段生产经营周期内的财务数据,及时有效的发现企业建筑施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漏洞。并且,财务会计能够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在管理层的支持下协调各个部门间的行为,提升预算的有效性,为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三、建筑企业将管理会计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部门不能合理划分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工
建筑企业为了实现高效合理的成本管理,必须在成本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例如建筑企业推进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的论证工作还是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控制,都应在管理会计的指导下,最大限度上实现压缩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的经营目标。而对于建筑企业内部的核算会计来说,其承担的工作任务仍然是较为传统的记账等工作,而这种简单地将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登记的会计工作方式,对于建筑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小,同时也不能为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将管理会计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对有关成本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改进成本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供前提条件。但是,当前我国一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开始将管理会计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但是财务部门不能合理有效地划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权限。这不仅使得建筑企业财务部门整体工作效率的低下,还会造成管理会计不能有效对成本管理进行指导的问题,最终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最终效果[3]。
(二)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缺乏全面预算体系的支撑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于建筑企业监督工程施工进度、有效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具有重要意义。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预算管理效率,进而间接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总的来说,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意识到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对于提升成本管理效率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一部分企业将管理会计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全面预算体系的有效支撑,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管理会计的作用也不能有效发挥。
(三)整体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没有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具体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其中,整体资金管理水平不高是影响成本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建筑企业资金链的完整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企业为了业务的正常开展,必须从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外部融资,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
四、优化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管理会计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必须从管理层做起,进一步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在必要时可以专门设立管理会计部门。通过设立该部门,建筑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具体来看,建筑企业要由管理变成支持,进一步加大管理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得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熟悉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通过发挥管理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在建筑材料的采购、建筑施工项目的推进以及日常管理等环节,优化成本控制流程与制度,最终降低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成本。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体系,推动管理会计职能发挥
建筑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体系有助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减少企业非必要支出。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管理会计,建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根据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指导职能,也能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
(三)利用管理会计加强资金管理水平
一方面,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要利用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确保企业开展的业务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避免因应收账款过多造成融资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风险防范职能。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的过程中,管理会计要及时有效地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并及时做出处理,减少潜在的非必要损失。
结语
总的来说,将管理会计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对于建筑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会计能够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为企业减少各种非必要的支出,同时降低潜在的各种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最大限度上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