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凉山彝族民间童话英译策略
——以《吹笛少年与鱼女》为例
2021-11-22雷惠
雷 惠
(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一、引言
凉山彝族民间童话是彝族劳动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民族智慧、艺术天才,集体口头地创作出并世代口口相传下来的,是古代彝族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经过岁月的打磨积淀下来的。它不仅留下当时彝族劳动人民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印记,更寄寓着他们的理想追求、赤诚情怀、奋斗精神,展示着彝族人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彝族民间童话是彝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积极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彝族民族文学中的重要的文学体裁,通过童话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反映了奴隶制社会时期底层彝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呈现了凉山彝族人民的深刻思想内涵。如何将这些民族童话作品翻译成英文,并且保留其原文本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准确传播彝族民间童话的民族独特文化价值是文章研究的主要任务。
二、理论依据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化进程开启快速模式,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多样,速度倍增使得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全球多元文化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当遇到与本身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语境时,如何翻译才能够准确表述原文化内涵?对这一新的问题,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领域里,不管是注重两种语言材料等值的语言学派,还是重点关注目标文本的功能学派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因此,翻译理论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翻译文本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所蕴含的价值。其中作为文化翻译学派最具代表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提出了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核心的翻译观。在其研究著作《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中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文化,翻译重在文化交流;翻译是一个动态转化过程,译者应该使译入语和原语达到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同时,在她与勒弗菲尔(Andre Lefevere)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中,他们提出并强调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是翻译的真正目的。换句话说,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不是一个纯语言的活动,它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系统之中并受该文化的影响。
三、基于文化翻译观的以《吹笛少年与鱼女》为例的彝族民间童话英译策略
文化翻译观主张,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通过译介新词术语和传播异族文化,使之经过长期广泛流行,逐渐融入本族语言,从而成为本民族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刘伟在其博士论文“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中指出“世界文学”并不是以牺牲民族特性为代价,而是恰恰相反,它是通过强调各民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一种“多元共生”的语境下实现的。因此,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文章将从三个层面探讨彝族民间童话集《吹笛少年与鱼女》的英译策略,希望能够实现既能清楚地译述彝族民间童话的内容,又能准确地传达出彝族民间童话故事里所蕴含的彝族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一)英译以异化为主,保留原文本文化中民族特征的词汇和术语
1.对于彝族童话里称谓,人名、地名以及彝族专有名词采用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音译法是指一种译音代义的翻译方法,即保留和模仿源语的读音,汉译英中,主要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原词汇发音。这样翻译能够准确保留原文本的民族特征;同时,音译能够更好地让外国读者感受异族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文章就《吹笛少年与鱼女》中出现的这类词汇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第一类关于称谓的翻译,文中关于父母等称谓是直接将彝语中的称谓音译为汉文的,因此外译时可以直接将原文的汉语称谓音译,保留彝族的称谓特征,如:阿姆(妈妈)Amu,阿哒(爸爸)Ada,阿嫲(奶奶、外婆)Ama,阿普(爷爷、外公)Apu,老莫苏(对彝族老人的尊称)Laomosu;而原文中有的汉语称谓直接意译为汉语,如舅舅、舅母、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但在英译时同样采用音译法加注释,保留彝语的发音,体现彝族本身的异族风格,如舅舅 Eyi,Wuni(mother's brother),舅母Nini(a wife of mother's brother),哥哥 Wuwu(elder brother),弟弟Yiyi(young brother),姐姐Wumo(elder sisiter),妹妹Niema(young sisier)。第二类关于人名和地名的翻译,彝族的名字一般为四个字,也有三个字或五个字的,英文翻译采用跟彝译汉一样的音译法,根据发音直接用汉语拼音拼写。如阿衣错比Ayi Cuobi,拉玛洛基Lama Luoji,阿茨阿玛Aci Ama。地名的翻译同样如此,如昭觉Zhaojue,比尔拉达Bierlada.第三类主要的民族文化特征的专有名词采用音译加注释,如查尔瓦Chaerwa(a Yi word,referring to a Yi people's cloak weaved with wool),毕摩/笔摩 Bimo(a Yi word, referring to a Yi male with magic power,who are able to pray, chant, incan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dead in Yi culture),娃子 Wazi(an appellation of Yi slave stratum by Sichuan people in China)。
2.对于彝族民间童话里蕴含彝族文化内涵与彝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和词汇采用直译加注释(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或者直译加配图(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picture)
直译可以延长审美过程,满足西方读者的文化心理预期,而且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播。如“他随即跟着主人进房,在锅庄石前坐下烤火,吃着主人捧出来的荞面粑粑”,这句话里蕴含了彝族文化的两个特色词汇“锅庄石”和“荞面粑粑”,直译为“Guozhuang stones”和“Buckwheat bun”,同时进行必要的文化释译。锅庄石在彝族人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彝族人的精神和生活的中心,锅庄石组成的“三锅庄”既是古代彝族人民生活起居重要的场所,具有饮食,照明,取暖,休闲和会客的功能,同时又是彝族人民敬奉神灵,精神信仰的中心场地。锅庄石一般位于住房堂屋左侧,是彝家屋内最尊贵的地方。因此在直译“锅庄石”的同时,要分析上下文,找准具体功能指向进行适当的注释,本句里它主要指向取暖功能,可以译为:Guozhuang stones which refers a Yi family's fireplace in China,然后在注解部分进行文化阐释,补充文化内涵并配上图片,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在文化交流上的功能对等。同理“荞面粑粑”是彝族人最具特色的主食之一,因此直译加注释并配上图片,既形象又准确的传播彝族饮食文化。因此可以译为Buckwheat bun which is one of Yi people's staple foods。
(二)英译以归化为辅,从受众者,阅读对象出发,适当采用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意译法主要充分考虑译入语的读者的接受性,舍弃原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思,灵活翻译出原文本的意思,使得译文通俗易懂。因此,对彝族童话故事里描述性的语言进行翻译时,恰当地运用意译法,使得西方读者更能接受和理解。
彝族民间童话情节曲折有趣,语言生动,但口口相传下来的彝族童话故事具有二次翻译的特征,往往先从彝族口语翻译为汉语,再从汉语翻译为英语。因此彝族童话集的语言表达具有口语化和方言化的特点。比如,“阿茨的爸爸心里也非常欢喜,特别打猪、打牛、酿酒款待他们。”这里的“打猪、打牛”如果直译为“beat pig and cattle”就完全表达错误了。这里主要表达彝族阿茨姑娘的爸爸热情好客,杀猪宰牛好歌好酒款待客人的意思。所以可以意译为“Aci's father was full of joy,so he butchered pig and cattle and made Chinese liquor to entertain them.”再比如,“阿衣错比走得很远,走过了很多堡子”,文中用当地方言“堡子”来指彝族劳动人民生活的彝族村寨,可以译为stockade,village。
(三)添加附录,补充彝族文化的英语文化释译
把彝族童话集《吹笛少年与鱼女》中涉及的彝族民族特色文化专有词汇形成英文单词短语列表并配图做成附录,一方面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彝族特色词汇所承载的异族文化的和风格,而且帮助西方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读懂译本;另一方面,为彝族民族文化特色词汇英语表达的收集和语料库
的建立做好基础工作,最终实现统一规范的彝族民族文化特色词汇英语语料库。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翻译就是把语言学的经验研究,文化学的人文阐释,翻译文本的个案研究三者综合起来的翻译方式。彝族民间童话《吹笛少年与鱼女》的汉译英主要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英译策略,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实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外译,并建议尝试在译作中添加附录,列出该彝族民间童话的相关彝族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和文化阐释,从而真正实现译本不仅传递彝族童话故事里的字面意义,还尽可能准确地传播原文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