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育“强”国到体育强国: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百年演进历程

2021-11-22张剑威刘东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强国话语中国共产党

张剑威,刘东锋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体育深度嵌入党引领下的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能使国强”的思想资源。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演进脉络,探讨体育强国的历史出场逻辑,基本思路为:把体育强国视作一个发展性的话语概念,在“体育强国观”议题上,将“中国共产党带回到主体言说的中心”,以此从起源和发生学意义上考察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话语由来和认识过程,进而把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与我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 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价值逻辑的思路框架

研究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首先须对“体育强国观”概念进行解析。于这一概念的前置性名词搭配“体育强国”而言,本文援引马克思“语言是实践的形式”“过程观”“社会互动观”以及“继承与发展观”的语言哲学基本观点[1],将体育强国视为一个发展性的话语概念,认为其具有历史向度的话语蕴含;于后置性概念“观”而言,现代汉语语境下,对“观”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有“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2]“由外在实践产生而通过经验感知的‘理解'”[3],常与特定词语搭配来表示对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价值判断,成为组成思想体系的基本要素[4]。具体到本文的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这一核心概念,可以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根植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道路中形成的基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其反映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看待体育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价值、理念所持的观点主张,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从狭义上看,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体育强国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话语表达的统称。广义上看,则可以理解为中国共产党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立场,理解与回应体育所具有的属性、价值以及在本质上的归属问题时所持的基本观点与核心话语,其价值要义与旨趣诉求体现在围绕“体育与民族”“体育与社会”“体育与国家”等辨证关系与丰富命题的一系列话语陈述。从具体的话语形式来看,包括:(1)党的文件中关于体育发展理念的价值表述;(2)党的领导人关于体育工作的讲话、指示、论述;(3)一系列中央层面出台的以体育政策、制度、口号、宣传标语等为载体的文本呈现。这些也即本文的主要语料来源,本文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围绕历史转换的时间节点,从具体话语的理念价值层面梳理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演进的百年历史脉络。

2 近代进步体育思潮的启蒙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渊源指引

中国共产党自身带有的“国家”与“共产主义”双重属性,给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话语来源打上了自身特有的烙印。探寻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话语渊源,也需从这两个层面来展开考察。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共产党人体育“强”国观的萌芽,既受到近代进步体育思想的启蒙,更有着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渊源指引。

早期共产党人的体育观孕育于近代进步体育思潮的启蒙。其隐含的思路是,饱受屈辱的近代中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提倡体力”“尚武强国”等观念、主张的生成。回望历史,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国弱民贫,何以自强?正是在这样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不少仁人志士和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将国民身体强健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一起。为了救国图强,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提倡“尚武之风”,通过军事体育训练以强民救国,在《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一文中疾呼“若夫当列国争强之世,尤重尚武”[5],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实现国家自主自强必须增强民力,他在《原强》一文中提到“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6],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则寄语“少年强则国强”,将强身健体与振兴中华而相提并论[7]。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体育教育化”“体育军事化”“体育民族化”等各种改良方案来普及体育以助力民族崛起,此类强体强民以实现民族独立,对体育强身救国价值的肯定、强国必须强体的观念主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早期共产党人体育观的形成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如,青年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中可以清晰看到这种影响。

值得重视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人的体育思想萌芽更多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纵观马克思的理论著述,尽管直接涉及体育的论述不多,也并未明确提出“体育强国”这一概念与术语表达,但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体育的基本观点,可以发掘出关于体育强国论的哲学思维与价值观念,这也为共产党人认识和坚持体育的正确价值观提供了基本线索。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及劳动人民的体育活动被剥夺,身体健康遭受摧残的现实,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指出“他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发展肌肉力量,增进肌肉纤维的弹性和强度,而且从小就被剥夺了在新鲜空气里的机会”[8],也即阐明资本主义制度是摧残工人身体健康,剥夺工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马克思一再强调体育权利在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的基本权利,其根本价值追求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也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9],在未来社会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10]。也即共产党体育强国思想的根本价值底蕴与实践底色。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宝贵遗产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出发,把体育与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直接联系在一起,强调“为了实现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应该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坚强的健康的身体,钢一般的意志和铁一般的肌肉”[11],进一步理解和清晰体育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所在,指出“体育运动是苏维埃国家的成就、繁荣和兴盛的标志之一”[12]。这表明列宁对体育可以促进国家社会生产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认同与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体育社会需要的认识和讨论,也直接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话语建构。

3 历史生成: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构建历程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化色彩”的强身卫国理念

党的初创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其体育主张与民族意识觉醒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并经历从救亡图存到民族解放的演进逻辑,呈现出明显的“革命化”色彩与特征。

3.1.1 中国共产党初创、土地革命时期(1921-1937):为劳苦百姓争取体育的权利和条件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青年时期毛泽东便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深刻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把提倡个人体育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13]。伴随着工农红军的创建和中央苏区的成立,党领导的“红色体育”蓬勃兴起,开始创建我国工农群众的体育事业。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时期体育指导方针的把握,正是围绕“争取人民体育权利、实现人的解放”,在实践中逐次展开的。如在政策话语上,明确“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享受体育的权利还给工农民众”[14],在话语实践上,苏区成立各级赤色体育会,以体育组织农民,无数工农劳苦大众成为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15],一扫国民党统治区普遍存在的体育只为少数人服务的“选手体育”“贵族体育”状况,并将红色体育的具体训练内容和任务纳入到苏区文化教育体系中,无数工农劳苦大众成为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体育的认识和倡导以唤醒民众为要,提倡尚武救国,进以改造社会,也即是为最广大劳苦人民“实现人的解放”的先决条件。

3.1.2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强身卫国,锻炼体魄

此时期,体育与军事相结合,以强健的体魄服务于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响应此时期抗日救国的迫切要求。在话语方针上,代表观点有1938 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一文中号召“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体育运动……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16]。此后,毛泽东同志分别为《解放日报》《新华日报》题词“发展体育活动,提高人民体质”“锻炼体魄,好打日本”[17]。1942 年秋,延安举办运动会之际,朱德同志也撰文指出“要培养健全强盛的体魄,把自己锻炼成坚强坚实的一代,担负起抗战建国的艰巨事业”[18]。此类观点都阐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体育开展为民族战争直接服务的正确方向。与沦陷区体育成为日本殖民主义奴化教育工具明显不同的是,延安的体育运动在“中国化”“大众化”“军事化”口号下,有了更阔更深的进展,掀起了“一个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19]。概括而言,在艰苦的全面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兴起的群众性体育锻炼在指导思想、领导组织与方针政策制定上遵循着强身为国、为抗战服务的迫切要求,增强了抗战实力,对当时的军事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3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大练兵体育,解放全中国

1946 年6 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为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着胜利”的战时动员口号,在各解放区广泛施行的大练兵体育和整军运动,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坚强保障。在政策话语上,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政府在战时公布的《陕甘边区中等学校的方针学制与课程》《赤卫队训练教材》《部队游戏》等学校教材与规章制度,均规定在体育课与战争生活中添加军事训练实际技能,以培养部队学子迅猛敏捷、灵活机动的生活习惯[20-21]。此外,为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这一时期各解放区体育运动的开展形态主要是与军事训练、战争生活相结合,更为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形成了以“练兵运动”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运动[22]。可见,解放区“大练兵体育”有着明显的军事效应,带有为抗战、解放服务的性质,形成了为革命战争服务的体育观。因此,“锻炼我们的身躯,打破黑暗的世界,创造光明的世界”[23],能够比较恰当和集中体现出解放战争时期附有军事化色彩、为革命战争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观。

从总体上看,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心任务是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国家。与此相适应,红色体育的历史实践积极辅助了中共革命实践,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服务,但由于这一阶段我党还未成为全国范围意义上执政党,“体育强国”在概念层面上尚未展现出来,在话语向度上主要体现为“夺取体育权利”“尚武救国”“强身卫国”“革命斗争需要”等为主要特征的革命向度。一言概之,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决定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萌芽和孕育附有和呈现出“革命化色彩”。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强调“政治表达”的体育卫国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从“革命”到“建国”的历史任务。此时国家发展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与内部新生人民政权面临巩固的紧迫之需。为巩固国家新生政权,体育的政治性功能被特别强调,具体体现为体育的国防、卫国、外交等功能开始作为主要议题出现在国家建设方案与顶层设计之中。

新中国成立不到一个月,第一届全国体育工作代表大会召开,商议与明确“新体育”建设基本要求与路径的各项事宜,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当时形势判断,对体育在国家建设中的角色认知是“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建设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24]。与此同时,为坚决抵制“两个中国”阴谋,1953 年11 月,中央体委党组在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应加强对体育工作者及运动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批判体育工作脱离政治的倾向”,在日常工作中,各级体育部门领导更注重把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放在第一位。[25]1954 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并指出“体育运动是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26]。同年,国家体委参照苏联模式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一方面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体育在保家卫国中的独特作用,旨在锻炼和培养出健壮、勇敢的祖国保卫者和建设者。此后几年,如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在国家体委党组报告上批示“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和国防建设服务”[27]。1964 年,中共中央在批复《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召开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提到“培养大批有才能的新生力量,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取在新运会和其他国际比赛中创造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大的胜利,以加强国际体育斗争,扩大我国的政治影响”[28],均突出强调了体育“卫国”政治作用和国家表征意义。

综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新体育”发展和起步阶段,面临特殊的国际形势,体育的爱国劳卫、宣传教育等功能被党和国家特别强调,这一时期党关于体育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一部分”为代表的体育理论思想体系,[29]诸多具体的体育工作也多以政治活动要求的形式予以表达。突出强调体育的“卫国”功能,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为新中国普及国民体育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且影响深远,但因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在“文革”中体育的政治功能被过份夸大,也给我们体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值得我们今天警醒。

3.3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突出“社会化”的体育兴国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领域积极拨乱反正,国家建设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转折背景下,我国体育发展理念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转向——从突出“政治”逐渐过渡到“为经济社会服务”。

1983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的战略决策,这是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工作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步伐的战略号角与科学指南。具体到政策话语向度上,从“六五”计划开始,在我国“五年计划”的主题中,首次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并对包括城乡建设、体育、卫生等在内的社会发展任务和目标各个方面作出安排,这是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重大进步[31],这也是体育第一次作为“社会发展内容”被正式纳入到党和国家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之中。这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在洛杉矶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后,踏上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里程、新梦想逐步被确立和加强。1984 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32],提出党在体育战线上“搞好项目战略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任务方针,第一次将“体育强国”作为明确发展目标加以表述,其时,对“体育强国”概念内涵的诠释很大程度上限定于以奥运竞技为主旨的“竞技体育强国”的单维理解。同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体育改革会议上正式提出奥运战略,要求“各级体委都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作贡献”,把奥运会成绩名列前茅作为发展目标,把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33]1987 年,国家体委《关于加强体育理论建设的决定》明确“体育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规律,为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服务”[34]。以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理论指导框架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更是明确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亦有学者认为这一阶段我国开始进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双引领”的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35]值得注意的是,80 年代国家体委提出“在20 世纪末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强调的竞技体育强,有一定的片面性。[36]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关于体育的系列论述而言,可以发现他们对体育的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在洛杉矶奥运会后曾指出“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37],强调“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求竞技体育工作“提高水平,为国争光”[38]。在“坚持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引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39]、视察北京亚运会筹备工作时指出“通过亚运会的召开,把民心振奋起来,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40]、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体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41]。北京奥运后,胡锦涛提出“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号召,指明“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2],强调“国运盛则体育兴”,将体育强国建设视为我国整体强国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43]这些论述,反映了几代党的主要领导人对体育价值定位认识上的连续性,凸现了一种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上的递进。在讲体育的功能定位时,始终将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整体或大局展开。

概括而言,改革开放40 年的中国体育发展主题围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展开,体育强国作为一种具备“战略目标预设”性质的话语被正式确立与提出,蕴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与前进方向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政策话语,具有一定的规范导向意义。

3.4 新时代:从战略理念到行动实践的“全方位”的体育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新论述,并且融入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逻辑体系中,进而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成熟完善并不断向前发展。参照习近平治国理政逻辑体系的一般范式[44],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部分或理论视角进行归纳与阐发:(1)关于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体育是国家强盛应有之意”“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45]。(2)根本立场与核心宗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6]。(3)思维路线与战略举措——“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47]。(4)行动论——“我们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48]“只要我们立下雄心壮志,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够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49]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代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体育强国建设宏伟愿景的内涵要求、核心立场以及实施主线的根本遵循,对体育强国观的理论凝练更具全局性、人民性,是对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体育强国,怎样推进体育强国的现实把握和科学回答。

在政策话语向度上,新时代体育强国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成为了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内容——步入新时代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论断,将体育强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国务院首次为体育强国建设制定实施文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拟定了体育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以及最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建设体育强国”明确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在2035 远景目标中体育与文化、教育、人才并列,成为四大强国目标之一[50],阐明了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这都标志着我们党对体育强国重要地位及其实施主线的认识更加深化,为进一步扎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现实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在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机制更加健全;体育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51]整体而论,这都为我国建成体育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从具体实践看,当前地方政府深化推进体育强国战略的政策扩散效应已初显规模,属迅速扩散阶段,并且地方的探索实践日渐丰富,如一些发达地区如浙江在“体育强县、强镇”项目创评中,经中央批准,甚至已有大部分乡镇成功创建“省级体育现代化县(市、区)”[52]。这亦是体育强国从战略理念到行动实践的制度化运行的必要环节,确保体育强国战略能够形成长效化的推进机制。

4 结语

综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可发现,“体育”一直深度嵌入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这表明,具有引领性质的观点和理念形塑与定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出场和发展的特定历史逻辑。同样,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的生成和成熟概莫能外,在认识上有一个不断拓展与深化的递进过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先驱们秉持“体育能使国强”的信念,已清晰认识到体育价值的国家与民族维度,将“体育”与“国家”概念并列提出,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国家独立的立场,以阶级、民族与革命的眼光来观察体育,突出了体育与国家与民族方面的价值。

(2)新中国成立初期,虽还未明确提出“体育强国”概念,但党对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已有战略基础性的认知与判断,更多的是考虑把生产和政治目标放在体育功能的重要位置,体育卫国观“政治化表达”的话语范式显得尤为突出。

(3)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体育强国作为一种具备“目标预设”性质的战略话语被正式确立与提出,但这一时期相关文件对体育强国的提法和内涵诠释一定程度上限于“竞技体育强国”“奥运强国”。

(4)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为注重统筹协调、人民至上,系统回答和阐释了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根本立场、总体布局、战略举措”等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

质言之,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展开内嵌着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线索,深刻阐释着“体育之于国家”的重要价值。相应地,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话语谱系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体育强国观的变迁亦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演进过程。围绕历史转换的时间节点,中国共产党对体育的价值认知与具体阐释随我国时代主题的切换不断发展与丰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道路前行的鲜活实践,并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层层递进、一以贯之的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同时也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去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未来之路。

猜你喜欢

强国话语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画与理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