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与立德树人互动核心素养SWOT分析①

2021-11-22于海浩陈晓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立德体育教师思政

于海浩 陈晓春

(1.贵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根本任务,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中牢牢把握和遵循体育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优异的成绩。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其中确立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六大素养及18个具体的方面。当前,体育课程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重任,关乎学校体育培养路径选择和道路设计,也拓展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1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与立德树人互动核心素养优势(S)分析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提出“核心素养”教育导向,近20多年业界和学界对核心素养的认知逐渐达成统一。“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面向未来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和品德。体育素养强调了体育运动的科学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技能掌握、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但查阅文献可知,近些年对体育品德相关研究少。美国体育核心素养更加侧重于技能导向,英国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拿大倾向于对学生未来的影响,而我国更加注重体育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及结构落实过程中的育人效果。

体育也可以说育“体”,体不是终点,而重点在育体途径,通过核心素养实施而达到目的。体育核心素养由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组成。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应配于德育与智育一道,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现了体育育人功能。而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作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的学生育人价值所在。运动技能强调学生掌握的所学知识、技能水平;健康行为主要指身体机能、心理的健康,以及适应外部环境能力;体育品德强调在运动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和纪律,在过程中所表现不怕困难精神和面对挫折和失败勇气。

“立德树人”核心就是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那么如何将体育课程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互动,要在怎样互动核心素养、互动什么核心素养、为什么互动核心素养上下功夫。品德是个人道德境界的标志,与个性、个体心理、人格发展息息相关[3]。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4]。

2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与立德树人互动核心素养劣势(W)分析

一线体育教师是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关键所在,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点。体育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而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教育价值的回归。其中最关键的是体育教师所具备知识理论、思想引领、技能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体育教师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在职进修和正式教师职前培育,重点是提升教师素质。

首先,体育教师全面发展是专业提升的重要条件。树立体育教师的权威观,要改变社会对“谁都可以上体育课”的误解,彰显体育教师的权威价值。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吸收新观念和思想,培育新能力,注重身心平衡发展,做到“知行思”统一。其次,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认知运用在教学过程、评价上现状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过去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以基本运动技能掌握为主,体育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对于核心素养或金课、翻转课程等了解有限,如今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后,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体系、评价要紧扣核心素养理念和“立德树人”核心价值。

3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与立德树人互动核心素养机遇(O)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指导和总理论[5]。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引领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重点在于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素养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理念、方法和过程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下,高校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在教学实施、设计、路径上,不仅要吻合学校思政教育的总体导向,还要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的行动指南,引导和培育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解运动理论知识和解决运动实际问题,引领学生能够将自身奋斗目标与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树立将自身发展和国家命运、使命担当联系起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发挥好思政政治工作效能是实现党全面领导的主要途径。

4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与立德树人互动核心素养威胁(T)分析

教育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6],学校体育文化又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继承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一个关键角色。体育教师文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同时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也关系着学校体育的整体继承、创新和发展。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一定程度上受体育教师自身的观念、思维、思想、风格、习惯、知识、能力、行为等影响,也可以说是与体育教师文化问题密切相关。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7]。首先,坚持文化自信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基础。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主体生命力信任,对文化价值的认同,不是盲目、自傲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对革命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认同。体育教师文化自信首先要弘扬师德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基本的道德规范,秉持以德育人,用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准培育具有信念、理想的学生,做一名师德正气的体育教师,这是一名具备体育核心素养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做一名具有价值感和使命感的体育教师。

5 结语

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引领下,高校体育课程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必然要求,学校体育健康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教师作为落实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点,肩负着学校体育发挥德育功能的使命和责任,体育教师文化自信与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是新事物,建设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在建设过程中一边探索价值内核,一边发现困境,一边构建评价机制,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按照“立德树人”预设目标和路径科学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立德体育教师思政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思政课“需求侧”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