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角下学校武术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2021-11-22王杰陈炀
王 杰 陈 炀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1 前言
2015 年 11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首次就供给侧结构提出指导性意见,供给侧指的是供给方面,而供给侧改革则指的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供给侧不仅仅适用经济改革方式,同样适用于教育改革。经济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制衡的,经济基础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起能动作用。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早在西周时期就被列入学校教育体系,反观今天学校武术教育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夏商周时期,奴隶主阶级提倡“文武兼备”的教育思想,武术的雏形“武舞”进入学校教育系统;民国时期,在尚武图强、振奋民族精神浪潮的影响下,武术被列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开放后,国家武术机构中国武术协会的建立,加快了武术发展进程,同时使学校武术的发展得到了规范。高等专业体育院校成立武术系,并开设武术课程,提升了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但是今天的学校武术仍然存在着边缘化的问题,中小学院校乃至地方政府口号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行动的落实层面却远远不够。
2 学校武术教育供给现状
2.1 供给环境失衡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三块基石,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行为、心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间接作用。社会武术中普及程度较高的太极拳项目,习练人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使青少年人群不自觉形成太极拳是中老年人专属运动项目的错误印象,从而使中小学生对其避而远之。其次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跆拳道、空手道项目的广泛流行,以及无形中同辈压力的影响,使大多数中小学生选择符合审美的“潮流”“时尚”运动。从而忽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升学率成为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唯一条件,学校变成了功利化教育的牺牲品,导致学校、家长过分重视文化课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关注较少,并且将教育的目的单纯的归结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教育宗旨是学生人格的完善,忽略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是教会学生什么是生活、怎样面对生活以及如何生活。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武术课的开展情况。学校体育课被文化课霸占,为期中期末考试让步,导致其成为边缘课程。
2.2 供给内容的趣味性有待加强
“武术进校园”的供给内容指学校武术“教什么”。学校武术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人的培养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是学校武术教育的核心。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单一,很多学校是以24式太极拳、初级套路、武术操等为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娱乐性,与现代学生喜欢竞争、对抗、激烈、时尚、活力的体育项目的需求不相符,供给内容的结构单一、供给质量不高,严重阻碍学校武术的发展。虽然武术段位制教材丰富了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但其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喜欢、想学的内容与武术段位制教材内容存在冲突,教材内容与教学对象需求不符,造成教师不认可、学生不满意、效果不理想、开展难顺利。中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是在五分钟左右,常规化的教学方法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参与武术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被动参加武术课程,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编排是以竞技武术为基础,难度动作较多,并且内容单调,以套路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影响着学校武术的发展。
2.3 供给方式的自主性有待完善
学校武术的教育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中,是由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与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两者组成的。但是,在现实中学校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导致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成为接收知识的“容器”。特别是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体操化的技术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忽略了武术动作的技击含义与文化内涵。导致现今的武术教学方式更多是“教师在前面做动作,学生在后面模仿”的单一教学局面,教师单纯的教授套路,却没有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练,动作怎样形成,怎么体现攻防意识。致使武术教学变成了简单的模仿,整个课堂缺乏“生机”,扼杀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2.4 供给主体的需求储备匮乏
学校武术课程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是该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数量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师资数量决定武术课程能否顺利开展,教学能力决定武术课程开展是否有价值。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是由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生构成,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了武术专项,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武术的学生由于侧重技术的学习,忽略了教育本领的培养,导致其专业技术本领很强,但却不知如何教。所以,中小学武术师资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学校武术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学依然存在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能满足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的进修机会较少,教学理念较落后,教学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 学校武术教育供给结构发展策略
3.1 优化学校武术教育的供给环境
学校为学习武术提供基本场所,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为学习武术营造良好环境,家庭为学习武术提供助力剂。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武术拳种特色开展区域范围内的家庭、社区、学校等多主体的武术教育宣传活动,创建特色武术校园,开展一校一拳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孩子习练武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和环境。相关部门可以开发学校武术教学指南与运动技能执行标准加强教育监督,促进教学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学校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加大武术教学的经费投入,建设学校武术教学场地,完善武术教学器材设施,拓宽武术教学项目,为武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3.2 丰富学校武术教育的供给内容
长期以来,学校学生在进行武术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武术套路的学习过程复杂,学起来非常困难,一旦放下马上就忘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复杂的武术套路对于基础性较差的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较慢,挑战人类极限的竞技武术,“高、新、难、美”的技术动作追求,学生在一次次失败达不到期望时,产生挫败感,从而逐渐降低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身体的伤痛,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参与性降低。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武术套路,保留武术套路中最核心、最传统的技术动作,使武术动作易于学生的学习,不要让武术成为单纯重复性训练的动作,提升武术的核心价值。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创新教学,将武术的文化和学校武术的发展相互结合起来。学校在武术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选择青少年感兴趣、适合学校武术教育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以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以积极主动地态度进行武术学习,从而改善学校武术的教学效果,改变学生对学校武术的学习态度。
3.3 改进学校武术教育的供给方法
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原有的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学练结合、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教育模式,利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教学氛围良好。教师运用启发式教育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断追问动作要求,理解技术核心要素。教师要善于提问,抛砖引玉,激发学生思维。之后,教师应因势利导,将技术要点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身体练习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与提高。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固然重要,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武术习得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练习,主动探究,才能领悟真谛,达到融会贯通。套路的程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形式,它需要不同的生命个体将其激活,在自己的身上将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功能展现出来,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与能动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3.4 加强学校武术教育的供给主体
师资力量是学校武术开展和传承的首要问题,专业的武术教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武术师资的培养主要是在高等院校,我国的授课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这两个专业。但是这两个专业各具特色,体育教学专业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自身,从而可以担任学校的体育教育、管理以及训练等任务,一般会有两年的专业学习时间以及专业实践能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学校前就是二级甚至以上级别的专业运动员,虽然具备很高的武术专业技能,但是其文化水平却不理想,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技能教授给学生。因此,高等院校应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武术教师、体育教师。其次,武术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教师进修的机会,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此外,学校可以与校外武术学校、武术道馆相结合,通过聘请专任武术教师的形式,开展学校武术社团、武术课间操,推动校园武术的发展。
4 结语
学校武术作为中华武术传播的重要领域,是支撑中华武术传承的“栋梁”,理应“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学校武术教育却始终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局面,为破解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困局,应对学校武术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重新思考,站在国家、民族的宏观高度进行深刻反思,更应该从微观的视角,采用教育的手段,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可选择的路径,务实推进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