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武术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

2021-11-22李玉超

武术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博物馆

李玉超

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晋中 030619

博物馆是一个面向大众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1]博物馆是传播文明成果的使者,是发展人类文明的窗口,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积淀的载体与标志。从博物馆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可以了解到各国、各地区的悠久历史与风土人情。[2]中国武术博物馆始坐落于上海体育学院新综合馆内,是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从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功能方面进行剖析,为进一步促进中华武术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探索实践新路径。

1 历史文化功能

1.1 武术的起源

走进历史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苍岩壁画,上面再现了原始人类狩猎的场景,在与野兽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学会了把石头磨砺成尖锐的石器,如石斧、石刀,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击败野兽获取猎物。接下来的一幅壁画展现的是一种原始的舞蹈——干戚舞,这种舞蹈主要表现在两种场合:其一,原始部落之间发动战争胜利归来时欢庆时跳的舞蹈,以表达胜利的喜悦;其二,原始部落大型宗教祭祀活动时跳的舞蹈,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原始狩猎和原始战争的过程中原始人类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渐渐学会了一些攻击性动作,不断强化后形成了狩猎和战斗技能——武术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

1.2 先秦诸子百家武术观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对武术的看法,把中国传统武术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如儒家主张“忠孝”和“仁爱”。“忠孝”在武术文化中体现为忠君爱国和尊师重道;“仁爱”在武术文化中表现为重义轻利,以“仁”为本。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其含义为: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小天地,而宇宙是一个大天地,小天地从属于宇宙中的大天地。[3]兵家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即不但要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只有这样在战争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即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反对侵略战争。由此可见,早在几千年前有关武术的讨论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1.3 先秦时期的武术

武术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原始部落狩猎和部落之间战争用的工具由过去的石器转化为了青铜器具,此时原始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猎取的食物也比之前更多,狩猎效率更高。青铜器上雕刻着鸟兽的各种图案,表达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伴随着诸侯国的崛起,国与国之间互相进行攻城略地和人口掠夺,频繁的战争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而青铜器应用于战争把武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1.4 秦汉时期的武术

秦、汉时期的武术在其发展史上比较突出的表现为:武术流派雏型开始出现,武术著作较多地面世;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铁质刀逐渐取代了青铜剑在军事上的地位,剑逐渐转移至非军事用途并继续发展;作为中外武术交流的先声——汉刀及汉代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活动东传日本。秦朝青铜剑质密的结构,平滑光亮的剑身,磨纹细腻的剑刃,纹理往返无交错,它们在土地下沉睡了2200多年,挖掘时依然光亮如新,无比锋利。科研团队测试后发现,剑的表层镶有一层10μm厚的铬盐化合物。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先进技术,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全世界,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民就已掌握了此项先进的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汉朝时期铁器的出现以及冶铁技术的渐渐成熟,刀逐渐取代了青铜剑成为作战的主要器械。博物馆里陈列的汉代环手铁刀已经氧化的非常厉害,锈迹斑斑,由于铁的密度更密刃更锋利,作战过程中杀伤力更大,当时铁刀应用于战争已经十分普遍。

1.5 唐宋时期的武术

唐朝时期创立了“武举制”,把武术的发展推向了顶峰。此时,“学而优则仕”不仅仅局限于“科举制”理论文化考核的范畴,武术考核被推到了同样的高度——即通过武术考试同样可以进入仕途的门槛。当时武举制考核内容有:长垛、马射、马枪、筒射、步射、翘关和材貌等。中国武术博物馆模拟的武举考试场景把这些内容展现的淋漓尽致。北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市井生活的繁荣,武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在军队和市井街头,而民间武术出现了杂耍卖艺的景象——俗称“打套子”,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南宋时期阶级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等。中国武术博物馆模拟的杂耍卖艺和“八大锤”大闹朱仙镇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1.6 清代武术

清朝末年,统治者的闭关锁国和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终于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了“坚船利炮”与武术的正面交锋。[4]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和惨败的结果,人们不得不承认刀枪棍棒不是洋枪大炮的对手,由此大众对武术的技击价值开始动摇。尽管清朝政府给新军不断配置洋枪和洋炮,但是军事武术在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性早已根深蒂固。中国武术博物馆陈列的一把清代重达80公斤的大刀,形似青龙偃月刀,此时成为武举考试力量测试的一个项目;清代的兵枪长约3米,最里边铸有铁芯,外层裹有竹竿,最外层裹有竽皮,既保证了枪的硬度又不失弹性,是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利器。“状元及第”的匾额讲述了清代黄仁勇,通过射箭成绩优异考取功名的故事。以上清代武举考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刀箭棍棒方面,后续被列强打开国门也就不言而喻。

1.7 民国时期的武术

民国时期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基于此国情,无数仁人志士企图通过尚武来达到抵御外来侵略的目的。这一时期武术甚至被推到了国术的地位,伴随而来的是超自我的“尚武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武术博物馆模拟了中央国术馆的生活、训练和学习场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武术被纳入近代教育范畴。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霍元甲,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

2 教育功能

2.1 德育教育

以拳械厅“武魂柱”为例。进入拳械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魂柱”,柱体上圆下方,柱顶是浩瀚的星海喻意为天,柱底为方形喻意为地,柱体为武术人顶天立地的形象。古人认为地方天圆,亦以方圆作地与天的代称。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圆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5]方和圆作为基本的几何图形,方形有方正工整之美,圆形有圆满柔和之美,方和圆是刚与柔的完美结合。这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相对应。“武魂柱”中间的两个白色的浮雕形似八卦里边的太极阴阳鱼,喻意为中国武术的抱拳礼。这一礼法是在少林拳的抱拳礼和中国传统的“作揖礼”基础之上,加以提炼、规范和统一演变而来的,并具有新的涵义。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右手握拳,左手掌心贴于右拳面,左手掌四指并拢,拇指屈扣,左手指尖与下巴高度齐平。右拳放在胸前屈臂成圆,拳眼与胸窝斜相对,肘尖稍垂,拳掌与胸保持20~30公分间距。头正颈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体态自然大方。

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6]小小武术抱拳礼教育我们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做人更要谦虚、务实。

2.2 爱国主义教育

“神拳大龙”蔡龙云。虽然蔡龙云的名字现在鲜有人知,但在上世纪40年代的十里洋场,这个名字如雷贯耳。蔡龙云的父亲乃是当时被称为“拳魔”的蔡桂勤,其父打遍山东无敌手,名震晋、甘、宁、陕等地。蔡龙云子承父志,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他4岁开始习武,9岁已精通拳技,6年之后,蔡龙云的名字被传遍全国。1943年,“洋人”认为中国武术中看不中用,提出要和中国武术进行一场比赛较量,蔡桂勤等武术家挑选了八人与西洋拳击进行决斗,蔡龙云当时才15岁,是所有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他毅然决定应战为国人争气。比赛当天3000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与蔡龙云决斗的是俄国的大力士马索洛夫,人高马大,约30岁,非常藐视中国武术,更没有把15岁的蔡龙云放在眼里。比赛一开始蔡龙云使出贯耳拳,打的对方连跌了两个跟头,一个回合就把对手放倒三次。莫看蔡龙云年纪尚小,力气可着实不小,第三回合他不断变换拳法,频频重击,终于打的马索洛夫倒地不起。蔡龙云一战成名,因小名被叫“大龙”,所以人称“神拳大龙”。3年以后,美国号称“黑狮”的重量级黑人拳击冠军鲁塞尔来挑战蔡龙云。蔡龙云利用自己身形瘦小的优势,与对手近身搏战,专打对手的颈、腮、耳、胃等软肋,不出三个回合,鲁塞尔被多次击倒在地,到第五回合对手直接认输。蔡龙云祖传华拳,同时他对八卦、形意、少林等拳术也颇为精通,功夫之深,当时无人能及,“进如风雨,退若山岳”。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可以说是血洗东亚病夫的耻辱!蔡龙云不光自身的武功高深,他还致力于武术教育事业,编纂各类武术书籍,培育武术人才,建立大师工作室,推广武术运动,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结语

中国武术博物馆是一个学校专题性博物馆,馆藏量和一次性接待能力有限,政府部门有必要扩大规模成立中国国家武术博物馆,树立品牌效应,提升客流接待能力,以便世界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国武术,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博物馆
中华武术
博物馆
武术
露天博物馆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