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武术的记忆:武谚的文化特征及保护新举措
2021-11-22陈鹏
陈 鹏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自20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明确提出了“软实力”概念,文化软实力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和文化学界也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从把“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确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等理论的阐释,文化保护越来越具体、深刻。[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对文化的保护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置身于世界文化多元化浪潮中,保护我国的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文化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打自败。[2]重视文化保护,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武术文化的保护对于发展中国文化至关重要。武术谚语(简称武谚)是武术的“智慧结晶”,是习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流传已久的语言艺术形式。[3]它是对武术文化的总结与提练,简单而生动地描述着庞杂武术思想,精确而形象地刻画出武术技法,传承并赋予武术新的时代价值与文化内涵。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武谚的保护将是武术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在大量汇集武谚的基础上,分析武谚的文化特征,提出了武谚文化保护的新举措,为武谚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1 武谚的文化特征分析
1.1 道德伦理性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伦理的国家,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道家思想中的“贵和有度”,以及佛家思想中的“众生平等”,这些思想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领域。武谚正是以儒家伦理为观念架构而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道德抉择,而武术中所追求的“仁、义、礼、智、信”正是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4]武谚的伦理道德观雏形生发于人类与其个体的争斗,实践于生产生活中,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与伦理文化相融合,传承着中国武文化。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强调习武要以德并重,习武要先学做人,又如“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是强调习武要重视武德的修行,淡泊名利方能近武入世,再如“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则直观地阐述了练习武术与心境修为的关系,不仅有外界环境的规范,更要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5]“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德薄艺难高”等,无不在表达德行修为的重要性,武要德先立,德为武修正,“失礼者不可教之,失德者不可学之”“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礼、德的学习是习武的先行行为准则,进一步强调了“德”的重要性。习武不仅要提高礼德修养,还需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自律意识,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学拳不认真,功夫不上身”“功夫凭苦练,奥妙赖深思”等。内在修炼礼德有一定准则,外在尊敬师长也有一定要求,如“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尊师好似长流水”“尊师友,明拳理,莫逞能”等。
中国文化历来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华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6]“重礼明德”“尊师重教”“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贯穿武术学习的始终,而这些品质包含在道德伦理之中,充分体现了武谚的道德伦理性,把握武谚思想中的道德伦理性对于现阶段国民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2 实践经验性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武术作为一项身体运动,需要习武者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习武者要使自己有更高层次的修为,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真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如“练时无人似有人,用时有人似无人”,此条谚语阐明了“练”与“用”的辩证关系,平常练武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实战技击,这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像“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拳理要静悟,拳技要勤修”“久练功自纯,勤悟理自通”“拳打千遍,身法自现”“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这些武谚阐述了学习武术需要智慧,不断总结经验,方能领悟到武术的精髓。实践经验的获得不仅体现在学习武术的技理技法上,还表现在遵循自然规律方面。练武时对天时、地形、气候、季节、方向均有讲究,这就是中国武文化中所表达的“天人感应”。[7]在武谚中也有体现,如“朝练寅,久练酉”,对练武的时辰作出了要求;“冬天增力,夏天增气”,适应季节的变化,掌握练武规律;“早不朝东,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朝北”,则是对练武时辰方位的选择作出了明确要求。习武不仅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遵循客观规律,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方能积累实践经验。武谚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武术家们对于习练经验的总结,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授”的形式推动着武谚的发展。
1.3 智慧哲理性
武术运动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运动,而是在哲理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复杂运动。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哲理思维,[8]这些哲理使武术的发展富有魅力,在武谚中也有体现。“攻讲踢打摔拿通变,守求顶顺化闪齐备”,攻与守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换的,“进时擦地皮,退时先提膝”,此句强调了进退时武术技击转化,懂得变通方能获得主动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讲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意念足”,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锻炼人的精神和意念,“内外同修”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一种哲理性习练思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艺成才,苦练成功”,学习武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了量的积累,才会产生质的飞跃,经过千锤百炼从量变到质变。武术中蕴含众多哲理意味的词语,如:进退、内外、长短、攻守、刚柔等,像“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武术中的“刚”与“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拳师们在过招中能做到“刚柔并济”,并能熟练运用武术哲理性思维。武术的哲理性思维不仅体现在练习与运用的武术技法上,还体现在个人的武术思维之中,如“和为贵,义当先”“胜不足喜,败亦无妨”“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等。武谚中蕴含的哲理思想要求练武之人既要“修身”又要“修心”,由于武术哲理思想的存在,武术文化才有了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的灵魂。[9]同样,武谚文化的保护离不开对武术哲理性文化的研究,武谚中哲理性思想丰富和延展了武术的魅力,增添了武术的时代价值。
1.4 自然地域性
武谚的自然地域性是武谚与地理空间关系的具体化。武术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间文化交流与民族融汇的产物,[10]在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武术大辞典》中记述到,武术按地域派别可划分为珠江流域派、黄河流域派、长江流域派,南派与北派。“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是武术与地理位置关系最为精粹的概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武术手法多,拳术快且多变,拳势激烈,需要的场地小,故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而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武术架式大,以腿法见长,多进退跳跃,需要的场地也较大,也就有“拳打四方”之说。东西部经济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需要抵御外敌的入侵,枪的威力较棍则更加显著,而早期诞生的优秀枪法则多流行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棍等兵器会显得更加经济实用。武术中不同门派与拳种在形成之初都有自己流行的区域,如“北崇少林,南尊武当”,少林与武当是中华武学的两大门派,同时也是武术在地域上的两种表现形式。拳种与门派是武术自然地域性的外在表现,而内在的思想观念则是武术自然地域性形成的关键。受宗法制度的影响,“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武术文化思想,建构了地域范畴的社会文化映像,武术的发展受制于性别差异与血缘关系,自然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众所周知,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之间地理条件差异很大,产生了不同地域人之间性格、民俗和文化特征的不同,[11]武谚的地域性特征则清晰地说明了武术拳种、门派、血缘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生动刻画了武术地域化发展轨迹与文化特征。
1.5 社会历史性
武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最开始的人与兽斗过渡到人与人斗,武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12]在武谚中也有体现,如“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武术最初的目的为搏兽杀敌,突出技击,而不会手下留情;“一狠二毒三要命,见空就打莫留情”,在古代社会,武术的用途为防身与生存,更注重实用,强调其结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武术的技击功能不断弱化,较技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切磋手段,而并非致人于死地。野蛮性特征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被弱化,社会的进步赋予武术其文明的特质,也就有了“止戈为武,点到为止”的武谚。从野蛮嗜血的生死搏斗到文明约规下的竞技较力,活态的武术在时代的变化中演进。武谚对武术描述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同,这种变化为武术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武谚的社会历史性不仅体现在武术原始目的的转变上,还体现在武术兵器的演变中。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是中国古代权力的象征,更是王侯将相身份的体现。从春秋时期的“越女论剑”,到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再到西汉时期的“项庄舞剑”,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见证了剑的发展历史。但随着火器的发明,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剑不再是杀敌自卫的武器,而成为文明社会下的剑术运动。武谚见证了武术的发展历史,因此,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审视它,提炼出它现有的文化价值。
2 武谚文化保护新举措
2.1 文化自信:依托“大文化”,发展“武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过中国文化,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它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13]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处于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文化保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中国“大文化”的发展定将能带动武术等“支文化”的兴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基于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知而形成的对于文化的高度认同、自觉意识和积极心理状态, 这些对于一个民族在选择自身要走的道路时具有重要的影响,[14]对于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武术,可以体现和展示出“文化自信”所具有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地位;也可以折射并蕴含“文化自信”所具有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内核。[15]武谚作为武术文化的一部分,需借助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势头来传播自己,文化自信为武谚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保护武谚文化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是一个文明从未中断过的国家,但是在近代历史上饱受西方列强的凌辱,文化遭到践踏,今天文化复兴的机会来之不易,要不断推动我国文化向前迈进,推动文化自信的建设,响应新时代的号召。武谚中的“尚武”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都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影子,而这些“精神”正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因此,汲取武谚文化中的“养分”刻不容缓,国家要加强对武谚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速对武谚的搜集、保管、整理工作,提高各族人民对武谚文化的接受和认可,保护武术传承人。传承人是各族文化薪火相传的关键,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16]是活的“文化化石”。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行武谚文化的保护,推动全民参与保护工作,是发展武文化的重要举措。
2.2 文化自强:“少年强,则国强”,推动武谚文化进校园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关乎国家命运。在2016年,教育部已将武术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体育项目,并大力推动武术进入校园,这不仅更好的保护了武术文化,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17]。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因此,加强青少年武术教育不容忽视。武谚进入校园需提炼其中的文化精髓,并融入到校园武术课堂中去,在对学生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武术基本动作的学习,又要有武术文化思想的学习,二者缺一不可。武谚的文化表达既可以在课堂的学习中,也可以在课后的生活中,多维度地进行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武谚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教育,既推动了武谚在校园传播,又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武谚文化在校园的推广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是传播武谚文化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影视艺术不仅为人们带去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李小龙通过电影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作为影视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动漫,是以新颖的题材、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诙谐的语言、可爱的人物形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糅合其他一些易于大众接受的形式而创作的文化载体,[18]在近些年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功夫熊猫》《花木兰》《中华小子》《秦时明月》等作品,[19]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种文化载体经艺术加工将“固态”的武谚文化创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态”影视文化,从文字语言到艺术动作的转变,从平面到立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助推武谚文化在校园的发展。文化自强既要强大中国文化,又要强大保护中国文化的人,通过武谚文化的价值提取,渗透到青少年一代的教育中去,立足于个人的实践,发挥集体的作用,增强文化自豪感,为中国文化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2.3 文化包容: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交融性奠定了文化包容性的基础,武谚文化要走出去需要有包容他国文化的心态,借鉴优秀文化的传播方式,坚持重点展现中国特色的基本原则,重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20]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武谚文化走向国际,需提升中国文化的竞争力,拓宽传播渠道,做好语言的翻译工作,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借助“孔子学院”“汉语桥”“中国文化年”等平台多渠道传播武谚文化。武谚文化属于武术文化,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而推动武术的申遗工作对于保护武谚具有重要意义,申遗能够更好地保护武术“子系统”,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1]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能量。“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武谚文化保护需要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自己,开阔其国际视野,拓宽跨文化传播的思路。今天在工业发达的西方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非但未减弱而且日益增强。[22]武谚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更进一步,保护与传播武谚文化需持有一颗包容的心,立足传统,推陈出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不失其“本色”,又要不断创新,增加其“亮色”,凸显出“特色”,准确把握武谚文化的现实价值。
2.4 文化自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保护武谚文化的“根”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其意蕴包含五个方面:文化自觉是一种认识、反思、选择、交流、创新。[23]不同地域的武谚出场存在差别,凝结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基于此,在对武谚文化的保护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本民族武谚存在的整体轮廓,尊重地域武谚的发展史。在真正了解先辈的文化思想后,需认真反思,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武谚文化的保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公平合理地选择武谚文化,推动中国武谚文化和世界其他谚语文化的交流,达到文化的共生、共存,建立“和而不同”文化交流体系。推动武谚文化的发展,不仅要继承现有的文化资源,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创新为武谚文化的传播提供驱动力,强化武术文化的活力,增强竞争实力,[24]通过创新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武谚文化的保护需要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相结合,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武谚“枝”的保护关系到武术“根”的命运。中国武术作为活态的文化承担着历史使命,它区别于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仅靠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它可以用肢体动作、身体符号来诠释中国的文化与古老文明,是一种更生动的文化载体和输出形式。[25]树立文化自觉,不仅需要人民群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国家重视武术的教育功能。认识武术的教育价值, 是武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26]通过武术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武术人才,实现从“技理单一型”到“技理综合型”转变。文化自觉要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保护武谚文化,发展武术文化,反馈中华文化。
3 结语
武谚作为武术的“记忆”,是凝结的武术文化精髓。保护与传承武谚文化应对现有的武术文化资源进行挖掘,让隐性的武术文化走进人们的视线中。保持文化自信,依托“大文化”,发展“武文化”;着力文化自强,“少年强,则国强”,推动武谚文化进校园;加深文化包容,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坚定文化自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保护武谚文化的“根”。当前中国武术文化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保护传播武谚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塑造“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