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视角下武术文化推广现状研究

2021-11-22韩金媛

武术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民族

李 猛 韩金媛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挖掘复兴,中国武术文化得到了众多武术爱好者以及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者的青睐;但是,中国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包含科目众多所以也成为了武术文化发展的阻碍;由于过去不合理的传承导致不少的武术拳种的缺失,急需更多的专家以及爱好者的挖掘整理。

1 相关概念综述

1.1 传统体育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极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历史长河中所铸造并继承下来的遗产,对民族文化的身份认知、历史回忆以及理论构建的意义重大。[1]

1.2 武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武术界专家对武术进行了很多次的概念诠释,其中较为典型且比较贴切的表述为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 武术》:“武术是由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及相关联的练习方式所组成的民族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强健筋骨、增进健康、磨练意志品质等作用;同时更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遗产”。[2]该表述将武术界定为“拳、器械等套路以及相关锻炼方式”“民族传统文化体育”同时又说明武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遗产”,还指出了武术能够“强健筋骨、增进健康、磨练意志品质”的价值功能。

1.3 武术文化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它富含了我国古典哲学思想,同时与器械,传承方式和民俗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华民族为本源发展起来的,经过世代传承,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稳定的架构,对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仅包含了阴阳、五行及八卦思想,还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有机结合[3]武术也因此被赋予了哲学思想,使武术文化更加丰富,更具有活力。

2 研究现状

2.1 武术文化概念的研究

近年来,武术在世界中的影响逐渐扩大,它早已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民族文化,更成为我国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强力手段。[4]武术作为我国富含民族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影响力日益壮大,这不仅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更是一种弘扬一种传播;建国后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国数量逐年增多,而且还开办了各种武术赛事,如:武术锦标赛、世界杯散打比赛等十多个大型赛事;除此之外中国武术表演团更是频繁出访国外进行交流表演且深受广大国外群众喜爱。

2.2 有关武术进校园的文献研究

“武术进校园”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其是否能够切实实施的前提是学校是否拥有良好的武术教师团队;自古以来教师就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部分,武术自明清时期就已经设立科目,但武术却并未真正意义上步入课堂。在古代武术可以在众多项目中拥有一席之地,重要因素是它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在古代武术与军事息息相关,近代武术与尚武精神相辅相成。顺应“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潮流,将重心移向武术教育。[5]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的开展情况不是很好,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现今武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6]如何培养武术师资,怎样提升武术教师专业水平,如何建全武术师资培训制度体系,已成为“武术进校园”项目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7]经调查全国有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程,此外,有的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课教学内容,反而减少内容来增加跆拳道等国外运动项目课程,使学生的武术认识更加不清晰。[8]

综上所述,在武术教资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当务之急是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对于武术习练者很多,但是大多都没有从事教育,导致武术教师资源短缺,学生也只知道武术而不理解武术,对武术的印象始终止步于影视剧中的形象;自“武术段位制”推广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的“谁来教”的问题,也就致使学生想学武术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使武术仅仅停留在一项体育运动上。

学校武术教育是传承当代武术文化的重要路径,但是“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频繁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武术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对武术的需求不相匹配,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9]武术教学的内容跟武术教师具有直接关系,因此武术教师的知识、技能的强弱是学生能不能学到所需求的东西的关键。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既具有技击实用性,又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武术技术形式,恰恰蕴涵在以“拳种”为载体,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后者之中,而非对这种整体进行分解后的各种专项形式上。[10]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将动作分解,并没有说明其用途,也没有进行技击性的练习,反而将技击推脱给“散打”“拳击”,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学生心里对武术认识的偏差,间接阻碍了学生对习练武术的兴趣。

在武术教学中尤其对于作为未来武术师资来源,且已具有相当基础的武术专业学生的套路教学,也应在教授完学生基本招势以后,进一步讲解它们的文化意义,令其对所学内容知其然与所以然,从外在的形到内在的理,从做什么、怎么做到为什么是这样做而非那样做,有一个较全面、透彻的了解。[11]综上所述,不论是教师培养,还是武术教学都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将武术文化的传播作为主要;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并了解武术,才能弘扬武术。

2.3 有关社会武术的相关研究

2.3.1 相关概念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向多元化转变,不仅激发了社会武术的有生力量,并且在传承与改革的发展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发挥着厚植竞技武术、服务全民健身、培育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12][13]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个体发展需求与社会控制整合的辩证统一,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14]综上,社会武术具有服务于国家与民众健康发展的作用,担负着国家体育战略的时代重任,并且推动着全民健康发展的目标,成为全面健康的坚实后盾。

2.3.2 社会武术现状研究

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传统武术中较为常见的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练习,随着政策的导向,武术大赛中也常见以上拳种项目,使其得到一个发展的良好环境。社会武术中主要由传统武术构成,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由于各种缘由使得很多武术失传,并且遇到了很大的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生成,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较大的冲击;加上国外体育的不断进入,对我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习武者也在逐渐流失,我国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被压缩。[15]虽然我国提出“复兴我国传统文化战略”,但在现在的国际体育形势之下,传统武术的发展依然举步维艰,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人没有太多时间去进行武术练习,他们需要一种简单、快捷、易学的体育项目,比如跆拳道、拳击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武术的传授,多以口传形式进行传承的,即就是以实践经验为主,虽然重视实践技能的传授,但却忽视了传统武术理论体系的构建,导致如今传统武术训练理论不完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难以融合的尴尬境地。

2.3.3 武术传播途径研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武术均以单项教学为主,缺乏与群众的沟通,导致武术文化交流成为形式,达不到传播的预期效果。[16]我们只是单向的传播,并没有双向的互动,仅仅是从传播者到传播对象,并没有形成双向流动的局面;我们缺少对群众理解程度的调查,过多的注重了传播的过程,而忽视了传播的效果如何,以及传播对象是否能够接受并很好地进行练习。[17]在社区和公园中,常见到练太极和形意拳的老人,他们也仅是看视频或看书自学,虽然是在练习武术,但却因为缺乏交流与理解,也仅仅止步于形,很难真正意会理解拳术的真髓。

国内武术商业化进程也在加快,但主要还是以表演为主,且表演老套,不能有效地吸引群众;随着现代各行各业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武术也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调整自身商业化发展的脚步,但从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要使其实现完全的商业化发展还有很大的挑战。[18]国内目前的武术商业化发展缺乏有效的企业带动,发展思路并不清晰明确,在很多领域当中,武术的样式有所增加,但其表演方式仍然较为传统,对大众的吸引力不大,无法达到有效的推广。[19]

综上所述,社会武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以及在传承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性支撑;在传播过程中主要以单向输出为主,没有更好的进行交流,在商业化进程中,对武术仅仅局限于表演且表演模式老套,缺乏企业带动导致宣传道路单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 结论

本篇文献综述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大量文献,对当下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1)对武术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抓住武术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2)在学校武术教育上,没有认清“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3)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不够全面,缺乏沟通,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理论。(4)缺少企业带动,传播渠道单一。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民族
传统武术怎么了?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多元民族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