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2021-11-22隋潍清
隋潍清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1 乡村振兴战略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的机遇
我国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很多战略和政策,在这些战略与政策的支持下,电子商务在农村扎根并且开枝散叶。仅仅2018 年一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了31.63 万亿元,大大推动了国家战略的实施,帮助解决了“三农问题”中农产品销售等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商务模式,在交易中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色优势,其入驻乡村后,对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和振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1]。
1.1 乡村振兴战略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政府发布的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和政策指出,重点要在乡村不断推广电子商务,为其发展提供大量的政策依靠,支持其在农村的发展应用,打造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村新型产业,尤其是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两个重要文件中,直接提出要把电子商务真正发展起来。
1.2 乡村振兴有利于促进工业品电商下行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重点突出了城乡的发展关系,即协调、融合。认为将电子商务引入乡村最基本的是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各地农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如淘宝服务站、邮乐购服务站、京东服务站等。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8 年底,互联网在我国农村达到38.4%的普及率,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建设,全国乡村的农村物流站点覆盖率达到100%。互联网产品具有丰富、方便了解、价格透明等优点,加上基础设施完善,农民可以在购物网上自由选择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开拓了一个全新市场,即现代工业品下行农村。2018 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高达1.37 万亿元,其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1.3 乡村振兴有利于农产品电商上行
可以看到,产品下行农村的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更需要发展的乡村电子商务出现了农产品上行无力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产业落后,影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现如今,我国农村难以形成产业,以至于无法产出标准化的产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品牌无法建立,而电子商务对产品的客观要求就是产能够、标准化、有品牌。目前,我国政府正全力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农产品能够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快速销售出去[2]。
2 电子商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主动注入传统行业,使很多老行业重新焕发了活力,特别是电子商务和农村农业结合起来,给农村传统的经济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不断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向前迈进,带动“三农”全面发展。
2.1 电子商务促进产业兴旺
2.1.1 电商新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能让农业方面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更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形成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适用范围很广,如可以运用在监测农业环境、监测气象、产品安全与溯源等方面,帮助农业形成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产品品牌。
2.1.2 电子商务帮助农村连接大市场
电子商务交易不为时空所限,产品上传网络就立即进入全球大市场,而传统的农村商品销售依靠中间商的模式被改变,拓展了其销售空间范围,让产品走出本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网店,即电子商务平台,销路和销量变得更好。以江苏省沭阳县花木产业为例,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平均每秒销售5.62 件。电子商务的出现可以减少农村地区常见的农产品价格低对农民的伤害。比如,广东省高州市的荔枝产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荔枝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该市近年来组织荔枝合作社、种植户和散户建立了电子商务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进入更大的市场,网络销售本地优质荔枝,采用以产定销、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多种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辅助销售,保持价格,促进农民和商户实现双赢[3]。
2.1.3 电子商务催生新的配套产业集群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一起推动,从而形成新的互补性产业集群。如果农村想要顺利引入电子商务,包装、装卸、仓储等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要解决。不只这样,电子商务还需要很多服务,如摄影、数据分析、营销等。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也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扎根和发展,才能壮大、吸引职工,进而创建和发展仓储、住房、食品、娱乐等生活服务业。
2.1.4 电子商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因此需要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扩展农民增收方式,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例如,福建省竹席之乡培斜村将电商模式引入传统的竹席产业中,在探索中形成有名的“培斜模式”。该村同时发展了竹茶加工、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互相促进发展。江苏沭阳花木电商不仅卖鲜花,更针对鲜花销售中的问题发展干花、手工创意花等产业,还借助花卉资源经营第三产业旅游业,创办民宿和农家乐,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可以直接让农民网购种子、化肥等农资,砍掉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使交易比以往本地市场交易更加高效。
2.2 电子商务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2.2.1 电子商务促使农民更加注重诚信
电子商务将参与商业活动的机会直接提供给农民和农村企业,而商业活动靠的就是彼此的诚信和契约精神。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诚信测评机制,约束了所有参与者,增加了其失信成本。只要农民和农村企业遵守电子商务诚信规则、信守诺言,就能顺利开展商务活动,取得经济效益。
2.2.2 电子商务有利于乡村和谐发展
首先,电子商务的长产业链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可以吸纳、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解决工作问题。其次,吸引外出农民工不断回流,农民工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家庭也能挣钱,有利于农村家庭的和谐。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需要农民合作抱团,实现共同经营,从而促进更理性、紧密的新型农村群众关系产生[4]。
2.3 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
2.3.1 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增加农民收入
到目前为止,较为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在我国已初步形成,涵盖网上农产品期货买卖、网上农产品衍生品、农产品网上零售以及网上农产品交易会等。电子商务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方法,拓宽了销售渠道,能够增加农产品销量和农民收入。2017 年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期货和期权网上交易为7.89 亿笔,其中交易额达到40.88 万亿元,而我国大宗农产品电子加工额超过10 万亿元,农产品网上零售额为2 436.60 亿元。这些数字直接说明了在销售农产品方面电子商务模式是可行的,这种模式中断了以前中间渠道销售模式,避免中间商赚差价,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3.2 电子商务就地吸纳农村人员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电子商务产业逐渐成熟,给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式,不需要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可以在“家门口”获得较高的收入。根据《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2018)》,2017 年,农村通过电商进行网络销售产生了大量就业机会,把近3 000 万人留在农村就业。
2.3.3 电子商务制造了大量淘宝村
得益于电商企业的帮助,很多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实现聚集发展,随之出现大量淘宝村。淘宝村通过做网络销售和产业极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使地方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为实现振兴乡村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8)》中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淘宝村数量为3 202个,分布在330 多个不同县区,覆盖人口达2 亿。
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
3.1 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乡村,电子商务迅速兴起得益于政府开展的电子商务课程培训,同时发动该地高校因地制宜地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大量电子商务人才,尤其是培训了农村相关工作人员,帮助其提高工作能力,保证培训质量。另外,为了引进和挽留电子商务对口人才,政府制定人才政策,采用多种方式帮助电商人才扎根农村,在农村发挥其才智,助力乡村发展。
3.2 鼓励合作经营,倡导品牌效应
引导本地区的从业者进行互惠合作,共同经营,扩大企业,整合产业,促进发展,在降低公司经营和管理成本的同时增加公司产品的销量,让有当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接连出现,让有当地特色的品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用高质量的农产品提高企业的可信度,通过适当的广告营销让农村的优质品牌被更多人知晓[5]。
3.3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统一标准
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保证全部农产品的质量,引入先进生产线,提高生产力和生产质量,采用标准化的方式生产农产品。同时,建立企业智能化管理物流服务体系,以此为基础,借助互联网打造产品商品溯源系统,让本地所有销售的农产品信息可以被消费者查询,包括从生产到销售的记录信息,坚决从各方面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同时也为工业品下行开拓了广阔的农村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上行发展,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得以在电商平台销售,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收入的提高让农民更加重视精神建设,进一步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电子商务为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做出了突出且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