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2021-11-22邢台市第三医院
邢台市第三医院
引言
医院等级评审以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为目的。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必要环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河北省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版中涉及医院财务管理的条款进行了梳理,希望通过对照评审要求,查找自身不足,通过持续改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涉及财务管理条款主要集中在第六章第六节财务与价格管理,具体条款如下:
6.6.1 执行《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财务机构设置合理、人员配置到位,财务管理体制、经济核算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经济活动。
6.6.2 有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
6.6.3 实行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院债务规模,降低财务风险,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6.6.6 建立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有工作制度与计划,对医院经济运行进行定期评价与监控,审计结果对院长负责。
6.6.7 按照《预算法》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关于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和绩效考评。
评审结果分依次为A、B、C、D,其中D为不合格。可以看出所有的C条款要求的都是结构层面,强调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全面性;B条款要求的是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时对日常活动进行记录,对于已经完成的工作要形成报告,进行分析总结,侧重于过程记录;A条款要求的是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提升,强调的是结果因素。因此对于评审资料的准备将按照结构、过程、结果三个层次进行介绍:
一、结构性要求
首先要求对现行法律法规、财务制度进行梳理。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检查是否有补充及修订内容;财务制度包括医院于2019年1月1日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衔接规定等,检查是否对原有制度进行了更新,对照现有的院科两级制度进行查漏补缺。制度应涵盖财务所有的业务模块,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结余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内控管理、经济活动决策等,各项制度应详细阐述制度建立的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具体内容等,根据订立的制度规范业务流程,绘制各项业务流程图。
评审办法要求医院财务在院长及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这一要求应体现在财务管理制度及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上。财务部门应绘制组织架构图,按岗位设置工作人员。相关人员应具备任职资格。财务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培训,熟知岗位要求及岗位职责内容,经考核方可履职。
二、过程性要求
过程管理要求对财务工作进行全程记录,所有操作均应记录在案,并有相关佐证材料,重点体现财务监督过程。下面以预算管理模块为例进行说明。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执行分析、考核评价等环节。其中:
事前监督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环节。医院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预算制度保证医院的全部收支纳入预算进行管理。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和本年度发展规划,确定年度预算指导思想和关键性指标。审议批复年度预算草案及预算调整草案,并提交院长办公会、院党委会、职代会审议。预算草案审批通过后,还应组织年度预算下达。记录资料包括预算编制计划、各预算主管科室预算编制申请表、预算草案、各级会议纪要、会议照片、讨论决议、预算下达文件、设备及软件等采购预算明细表等。
事中监督包括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环节。在年度预算下达后各预算主管科室应严格按照下达的文件进行执行,不得超出预算审批的范围和金额。各预算主管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预算项目第一责任人,应严格按照申请的预算开展活动,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对于年初预算未预料的事项,确需开展的,可进行预算调整,经审批后方可实施。预算管理办公室应对各预算主管科室预算使用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反映。记录资料包括科室资金支出申请表、各级审批记录、业务记录单据(发票、入库单、验收单等)、预算调整申请表、调整预算审批记录、科室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按月对预算项目汇总)等。
事后监督包括执行分析、考核评价环节。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预算执行效率,并负责编制预算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三、结果性要求
结果性要求指的是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开展财务工作,对于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归纳,找出问题与不足,通过持续改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以看出评审条款内容涉及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评审所需准备的资料包括财务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成本分析报告、大型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等,在这些报告中除了对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还需说明年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将上年度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体现。
通过分析评审实施细则可以看出,等级评审工作严格细致,评审准备工作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同时制定计划,对照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具体提升评审水平办法如下:
(一)建立迎评小组,配备专业人员
要在顺利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必须建立迎评小组,配备专人负责评审准备工作。各科室负责人作为迎评小组第一责任人,主管评审准备工作,各业务模块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各自评审内容。同时设立联络员,负责与医院评审办及各评审小组进行沟通,对于涉及共同条款的准备工作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各自为政。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工作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评审准备工作应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方针,对所有业务环节进行梳理,上下结合,查找不足,及时对财务制度进行更新和修订。同时从源头梳理业务流程,对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建立风险应对措施,明确风险控制责任人员,优化流程设计,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优化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知识水平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专业化程度较高,因而需要从财务人员自身情况出发,根据岗位设置的要求,配备专业能力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近年来,财经法规变化较快,对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工作在各级医院已开展多年,等级评审强调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医院的全部收入都要纳入预算管理,每个科室,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医院的预算管理要全过程跟踪。这就需要建立包括预算决策机构、预算日常工作机构、预算执行机构多层面的预算组织建构体系。全员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参与预算管理工程。预算管理环节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执行、控制,分析和考核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记录,做到合法合规。
(五)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工作长期面临滞后的难题,一直是作为财务分析的补充说明,对科室成本控制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很难进行事前、事中控制。等级评审要求建立成本定额管理、费用审核等成本控制制度,确实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监控。同时要求细化医院的成本核算,要求核算项目实施成本、病种的成本、床日的成本、诊次成本,建立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模式。
(六)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医院作为专业性医疗机构,资产结构呈现两极化分明的特点。一方面流动资金丰富,银行存款及应收医疗款项占流动资产比率较高;另一方面专业设备数量众多,体量庞大,且呈现一定的陈旧性,设备更新需求较大。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不仅要控制负债比率,还应注重资产安全。加大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医保垫付资金的回收加以控制,规范物价管理,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减少非必要检查,避免产生医保资金拒付的情况。财务部门设置专人对各类挂账病人费用进行定期清理,避免产生坏账。对于设备购置需求,进行严格审查,大型设备必须提供成本效益论证。大型设备购置后由培训后的专业技师操作、定期开展进行保养工作,减少设备损坏,提高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
(七)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分析等级评审条款可以看出,等级评审准备工作繁杂细致,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撑。各级医院近年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一系列信息模块,通过将这些模块实现互联互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为提高财务分析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
等级评审准备工作给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可以从头审视财务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为广大财务人员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提升机会。对照等级评审条款查找自身不足,持续改进问题,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更新财务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使得财务管理迈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