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作用与策略

2021-11-22陈玉宏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小学生体育

陈玉宏

(安徽省淮北市梅苑学校,安徽 淮北 235000)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小学生的体质、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终身参与运动的意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的自主性,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玩中学、学中玩”的目标。

1 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

体育游戏教学是将体育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将授课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体育游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其特点如下:(1)趣味性。体育游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2)竞技性。体育游戏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需要游戏双方在遵守一定规则的情况下展开竞争,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能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使学生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整旗鼓。(3)思想性。体育游戏教学中的体育游戏安排,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作用

2.1 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机

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培养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传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难点。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是灌输式讲授教学,教师机械地输出,小学生被动地接受,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育知识是抽象化的知识,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形象化思维占据主体,因此体育知识学习理解困难。同时,掌握体育技能学习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毅力和耐力,需要小学生经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差,学习意志薄弱,很难掌握体育技能要领。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契合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把体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调动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2.2 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体育教学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塑造,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由于体育游戏本身具有思想性和竞技性特点,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在团体游戏中要互相配合,从而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小学生渗透德育,帮助小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在体育游戏的竞争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在体育游戏失败时,帮助小学生体验失败,培养其敢于直面失败的勇气和抗挫折的品质。当代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导致小学生抗挫折能力、抗压能力、吃苦精神的培养缺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可有效弥补这一方面教育的缺失。

2.3 帮助小学生树立体育运动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体育游戏,让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会对小学生形成正向激励,强化小学生热爱运动的行为,使其逐渐养成热爱运动和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目前,受功利化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文化课教学,体育教学为文化课让道的现象屡见不鲜,体育教学逐渐被边缘化,这一教育观念直接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因此,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让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小学生树立热爱运动、崇尚运动、自觉运动、终身运动的体育运动意识。

3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

3.1 科学合理应用游戏教学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可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融入体育游戏时要注意适度原则,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具有教学和娱乐的双重属性,体育教师不能只追求娱乐效果,而忽视教学内容,导致整堂课气氛活跃,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按照“教学为主、游戏为辅”的原则,把握住教学内容才是整堂课的教学重点,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应围绕体育教学重难点展开,决不能本末倒置。例如,在教授小学生排球运动技巧时,传授小学生垫球技巧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体育教师在设置游戏时,一定要时刻围绕垫球技巧,最终目的让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垫球技巧。基于此,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研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备教材之后还要备学生,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运动强度等信息。充分了解这些后,在设置体育游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小学生身体情况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游戏强度和游戏时间。

3.2 注重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呼唤,按照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积极创新体育游戏形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例如,体育教师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时,可以对传统游戏进行创新,改变游戏规则,注重游戏的多样性和挑战性等。另外,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小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战术,并设置战略,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体力的较量也是智力的较量,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授小学生花式跳绳技巧时,体育教师可以把小学生分成2组进行跳绳比赛。比赛规则设定以花式跳绳花样最多的一组获胜。这样小学生在进行跳绳比赛时,会进行小组商定,在这过程中使小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小学生还会积极开动脑筋、创造花样,在思考创造花样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总之,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体育游戏应用,会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3.3 改变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推进教育不断升级、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体育教师应认识到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娱乐性的重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强化小学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其次,学校要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科研讨会,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沟通交流机会,分享体育游戏教学经验,并把优秀的体育游戏教学经验进行全校推广,注重全能型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学生管理方面、教学信息技术利用方面、教学方式创新方面、体育游戏应用方面的能力。

4 结 语

体育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对体育游戏进行合理应用,能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小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各种体育技能,更为充分地理解体育课堂教学所学知识,进而促进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提升,促进小学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小学生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