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题与破解:青少年身材焦虑下的身体认知
2021-11-22辛明静
辛明静
(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872)
2020年底,关于“节食减肥风正在中小学流行”“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身材焦虑现象”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烈讨论。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人身体的实用功能逐渐被弱化,其审美性、观赏价值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如“蚂蚁腰”“A4腿”“白瘦幼”等多种异化的审美标准,导致部分群体尤其是女性盲目减肥。更为严重的是,当下的这种身材焦虑现象已经出现在了青少年群体中。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知识、培养品德,不必要的身材焦虑会对青少年的体质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当青少年群体中出现这种身材焦虑情绪时,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1 认知谜题:青少年身体观与审美观的转变
1.1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身体观
在当代消费社会,身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即一个人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感觉,而不是出身门第、政治立场、信仰归属、职业等来确立自我意识与自我身份。消费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消费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解释消费行为、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的符号或规范系统。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消费文化带来的影响不仅改变着青少年的物质生活,还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认同。
在消费社会文化中,身体的审美价值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身体地位的变化导致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外观极度敏感,身体代替了精神成为现代人的快乐与痛苦的根源,且伴随着身体观念的改变,身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可规划的工程”。基于消费文化对身体的建构,当代青少年的身体观也发生了转变。在青少年的认知中,自己的身体变成了可消费、可规划的对象,而自己作为身体的主人有能力去改变和提升外在形象,这便为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身材焦虑现象提供了社会文化语境和一定的基础。
1.2 媒介传播中对青少年的审美控制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大量地充斥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各类新媒体和社交平台所具备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实时的特点使青少年群体信息获取方式便捷且渠道多元,因此青少年身体观念的变化和当前的媒介传播语境有着密切关系。首先,当下媒介传播中对青少年群体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通过资本操纵和流量经济运作生产出来的明星和偶像群体,由于偶像群体往往也是因姣好的外貌和外形受大量粉丝的喜爱和追捧,所以当青少年作为明星和偶像粉丝群体中的主要力量在认同自己偶像的同时,也会认同和迎合由其偶像所表征的媒介传播隐含的商业化审美标准,并会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其次,媒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播信息,长期来看媒介还会对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所以当青少年群体长期接触各类新媒体和社交平台时,媒介传播中通过“偶像”“爱豆”“商业广告”等所宣扬的“理想瘦”会逐渐内化为青少年群体对自己身材的认知判断。而一旦这种观念内化为青少年的价值认同,那么媒介传播中暗示的审美控制便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理想”的身材标准以及付诸行动去盲目跟风节食减肥的动力。
1.3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与身体认知
青少年一般涵盖的是初中和高中2个阶段,为13~18岁的时期。在此阶段,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身体外形发生剧变,身高、体重会有较大的变化,第二性征也会出现。尤其是在青春发育期,体重增加十分明显,每年可增加5~6kg,突出的可增加8~10kg,这一阶段需要让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发育。此外青少年阶段另一个重要的身体特征就是性器官与性功能的成熟,基于对两性关系的意识和对异性的新的情感体验,青少年会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表仪容。因此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本就容易迅速增重,但同时青少年又开始有了外形意识,这会让青少年对自己身体的认知陷入矛盾,从而产生身材焦虑。
心理上,一般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辩证思考的能力,但是同时青少年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考虑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因此,受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介的影响,其反复暗示的商业化的审美标准很容易会被青少年群体不假思索地接受和认同。且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建议而是更倾向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便导致部分青少年盲目相信错误的、不符合年龄发展要求的身体观和审美观,更甚的就会出现为消解身材焦虑进行节食减肥的现象。
1.4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锻炼
虽然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人们逐渐意识到身体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体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教育的功利需求及其形成的惯性思维增加了体智二分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学校和家长仍然更关注青少年智育成绩,却忽视了体育对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对身体的能动性和体育的重要性的认知中是不充分的。导致一方面青少年对身体认知的抽象化和片面化,形成异化的身体观念,将“身材”等同于“身体”,一味地追求审美意义上的符号态身体和体重数据,忽略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身体的生理健康。另一方面,青少年忽略了身体的本真性和能动性,消解了身体主体可以通过体育实践来改变和调节身心状态和日常生活的可能。体育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升和品格塑造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的身心问题,也会使青少年对身体的能动性缺少认知,青少年便会把节食当作唯一的实践方式来塑造身体。
2 焦虑破解:打造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长效机制
2.1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错误的健康观念是导致青少年群体开始出现身材焦虑、节食减肥现象的重要原因,受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介的影响,部分青少年误把“健康”等同于身材的苗条和瘦,从而做出一些伤害身体的行为,因此必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机制建立的深度支撑。“健康”作为一个经常被定义的概念,通常来讲指的是良好的身心状态,如果青少年中确有一些超重群体需要减重或进行良性的身材管理,也应该将体育锻炼作为首选,而不是依靠过度的节食或其他危害身体的方式。青少年的良好体魄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人力基础,所以身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学校体育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终生体育观念,引导青少年重新认识身体的能动性和体育的重要作用,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保证健康生活的方式,以调适心理和行为状态,助力身心健康。
2.2 倡导多元良性的身体审美标准
单一的商业化的审美标准认为瘦就等于美,将美的标准固定化和畸形化,并且这一标准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青少年对身体美的认知。但是媒介所塑造出来的骨感身材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达成的,而青少年群体因其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会出现跟风效仿甚至伤害身体的行为。所以大众媒介担负着倡导多元良性的身材审美标准的责任,应改变以往某些过度强调身体意象的传播和宣传方式,避免过度的审美引导。同时学校教育方面也要开始重视多元审美的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外貌和身材并不是以单一的美丑胖瘦标准来划分的,身体美的最终标准仍要回归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3 家校联动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少年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存在着敏感期,也就是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某一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十分迅速、个体较多地为身心问题所困、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应给予更多关注。但是现实中,在知识积累的关键阶段,家长和学校往往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而忽视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并不符合现代化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联动家长建立更完善的沟通机制和疏导机制,及时了解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从而能为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供更好的途径,为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搭建更好的平台,保障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 结 语
青少年群体中的身材焦虑现象以及盲目节食减肥等做法的出现,说明当下社会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观念和商业化的审美标准不仅使成年群体的身体观和审美观发生了转变,也通过日常生活和媒介传播深刻影响了青少年群体,导致青少年的身体认知愈发抽象化。青少年因为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强但辨别能力弱,同时因为学习压力、偶像崇拜等原因其心理状况不稳定,极易受到这种观念的冲击,从而出现不必要甚至是非正常的身材焦虑现象。
青少年群体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其在成长阶段出现的身心认知矛盾以及当前的身材焦虑现象应引起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各个社会主体要充分认识青少年身材焦虑这道谜题,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少年消除这种负面情绪。一方面大众媒介等社会组织要宣扬更多元的身体观和审美观,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方面要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实现家校联动,一起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多元的环境,增强青少年生活自信,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