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加强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

2021-11-2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黎乃宁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4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建设

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黎乃宁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红色档案是这部史诗的真实记忆和精确载体。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考察调研时特别指出:“吃水不忘掘井人,要牢记红色政权的来源,铭记和缅怀革命先烈。”红色档案能够赋予这种铭记和缅怀更丰满的血肉灵魂。百年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许多高校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洪流之中,形成了非常珍贵的校本红色档案。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高校有责任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立足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历史使命,着眼思政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等工作,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高校红色档案的内涵

(一)经典红色档案。经典红色档案,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共产党机关、组织和个人在各种对敌斗争和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重点反映了流血牺牲的革命历史。其特点是年代相对久远,部分散落民间、亟须收集。

(二)新中国红色档案。新中国红色档案,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直至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建设项目和重要活动的实物和记录资料,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典型事迹的记录资料。这部分档案重点记录和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其特点是存量巨大,内容丰富,动态发展。

(三)校本红色档案。高校校本红色档案,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校师生中涌现出的革命人物及其革命事迹的档案;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涌现的典型人物及其典型事迹档案。其特点是资料丰富,具体可感。

二、高校红色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是党和国家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人才保障和思想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档案中流淌着革命先烈的鲜血,跳动着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命节律,凝聚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顽强的战斗作风,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醍醐灌顶、撼动人心的作用,这种连续不断、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所以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要主动开发运用红色档案资源,将党史、新中国史以及学校发展历史中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融入教学,用红色档案来回应学生关切、舆论导向,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同红色文化,自觉承传红色基因,做到“四个自信”,铸就红色魂魄。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是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忠于国家和民族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承传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红色档案资源,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努力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并进。高校应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加强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整合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关系,把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三)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资政育人”是档案的基本功能之一。各高校党委、各级党组织在不同时期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和制度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些档案资源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着党的伟大、坚强和斗争智慧,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红色档案资源。它既可以为党委和各级党组织提供决策的政治依据,也可以为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广大师生开展党性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四)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组成。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目前各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在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普遍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红色档案记录了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创辉煌的非凡历程,记录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无疑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素材,广大党员干部可以从红色档案的学习中感悟到共产党的“初心”何以在风雨如晦中确立,何以在血雨腥风中坚守,明确怎样在新时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档案部门务必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按照经典红色档案、新中国红色档案、校本红色档案的类别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要求,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主动提供学习资源,确保满足学习教育的需要。

三、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主要途径

(一)在校本红色档案与经典红色档案、地方红色档案的交叉地带拓展丰富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各高校历史沿革不同,多数高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典红色档案数量有限。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是一场全国范围、全民参与的革命运动,在全国各地或存在多年的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或发生过重大战役和革命军队坚持战斗的事迹,这些革命活动都和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不开当地地方,甚至高校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留下了丰富的经典红色档案和地方红色档案。然而,这些史料普遍存在散在化、多样化、片段化等现象,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智力和资源优势,打破区域和行政壁垒,借助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在校本红色档案与经典红色档案、地方红色档案的交叉地带,进一步发掘梳理红色档案资源,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充实高校红色档案,建立高校红色档案的完整体系。

(二)将校本红色档案与新中国红色档案、地方红色档案资源整合,凝练丰富高校红色档案文化的内涵。高校校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高校初创和发展时期先贤的卓越贡献和精神财富。新中国红色档案包含了高校所在行业成长发展壮大的档案资源,其中或多或少包含本校哪怕是一篇论文、一个专利、一条实验数据的贡献。如果将这些资源整合到校本红色档案中,可以进一步挖掘大学精神的内涵和特质,彰显高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可以看到专业学术、学校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紧密联系,能对师生产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奋进的感召作用。

(三)与兄弟学校共享校本红色档案资源,携手进行多主题凝练开发。各高校在不同的办学发展历程中,沉淀凝练了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些宝贵的资源是激励当代大学生前行的伟大力量。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和暨南大学,均被迫两迁校址,严酷的环境淬炼出了师生“刚毅坚卓”的共同品格,师生们为保存国家科研力量、延续文化血脉历经艰苦磨难而痴心不改。同是迁址,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则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不同时代不同大学彰显的都是爱国主义的共同主题。以“科技兴农”为主题彰显“三农情怀”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等,以“种业革命”为主题坚守端牢“中国饭碗”职责使命的湖南农业大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章、李振声院士、王辉教授,杨陵职业技术学院赵瑜研究员等。以“生命至上”为主题,彰显人间大爱的广州大学钟南山院士、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等等。共同的主题不同的事迹整合提炼升华,必将在广大师生中间产生强烈的震撼,凝聚磅礴的力量。

四、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

(一)建立高校、政府、基地三方联动机制。当前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和红色教育的开展处在一个自发、散在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针对当前高校红色教育自发无序的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指导办法。红色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各高校要积极与当地政府、红色教育基地和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争取建立红色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和政府财政的保障与支持。红色教育基地要主动配合高校的红色教育,为高校提供资源、价格和场地等方面的便利,大力支持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和高校红色教育的开展。另外,高校要和文旅部门、社科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积极参与红色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整合地方红色档案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向社会分享和传播高校红色档案文化和资源,让红色资源在交流中逐渐丰富并相互印证。相关研究和开发成果再用于学生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水平。

(二)搭建高效互联的传播平台。搭架互联互通的传播平台,有助于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整合和更大范围的共享。一是要加强红色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服务利用平台,跨越地域和时空限制,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度,主动把红色档案资源传输到师生校友身边,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增值。二是充分利用好网络宣传平台,积极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多种形式,形成红色档案文化宣传新格局。一方面通过主题活动调动师生积极性,另一方面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激发文化传承的热情和动力。三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条件和高校的技术技能优势,采用VR、AR等新技术新手段,根据社会和大众的需求,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开发,包括文字类、图像类、实物类等产品,进一步充实红色档案资源库,使红色档案和文化真正走进师生的生活中,进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三)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参与的工作格局。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果,对于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干部廉政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示范党课”“红色微党课”、四史“微团课”“微宣讲”等讲述高校红色历史故事,打造移动的“红色课堂”。成立红色文化宣讲团,举办红色文化校园展,组建红色文化社团,组织红色文化主题竞赛、红色文化讲座、红色文化主题演出,举办红色文化知识节等等,让师生积极参与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中,保证所有人能从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和洗礼,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建设
红色是什么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追忆红色浪漫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