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探究
2021-11-22周颖石莹
周 颖 石 莹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
引言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既满足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现代学徒制”要求,又推动“三教改革”进程,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成为关键。
一 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为更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融合“现代学徒制”和“三教改革”研究内容,以教师为抓手,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推进“双向双融通”,推动结构化师资团队建立。本院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要项目,后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雅高集团合作,促进双主体育人,加大了培训力度,拓充了师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一)有利于促进现代学徒制深入发展。在国内,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快速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大量兼具高素质和高技术技能的综合人才,以其独特的学生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1]。在国外,德国“双元制”被誉为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典范,引起很多西方国家对现代学徒制的重视[2]。西方发达国家将现代学徒制纳入人才开发的战略布局,注重团队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为更好实现现代学徒制,针对现存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的现象,与企业一同打造过硬的教学团队显得尤为重要。鲍文斯和胡卡德(1995)提出了著名的“合作授课”理论,提倡多名教师同时承担某门课的授课任务,通过优势互补呈现出最佳的授课效果[3]。抓好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健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度,有利于不断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这与国家推动职业院校改革的方针政策相一致,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二)利于推动三教改革制度运行。三教改革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职业院校人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品行素质等全面提高,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发力点[4]。三教改革着重提升“三教”质量,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可见教师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5]。在当下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的背景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充分融入企业,拥有学校、企业双导师。在学校和企业的教师教学中,教师的质量、教师团队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然而,针对现实中校企教师(师傅)的融合不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如何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开展“三教改革”,进行教师教学改革等问题具有紧迫性和针对性,在推进“三教改革”制度、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二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师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团队目标不明确。职业院校在推进现代学徒制之时,学校教师团队大都已经确立,但对于怎么具体推进、落实现代学徒制,充分实现“双主体”育人,给予酒店管理学生较好的指引和规划,需要教师团队的高度计划和配合。达到酒店管理学生岗位成才的效果,在建设学校、企业教师团队时,应系统考量教师的年龄、学历、技能等各要素,系统制定教师团队的目标、具体实际操作方案,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同时,做好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及时调整不利于或不适合整个教师团队发展的成员,竞争补充新的团队候选人。针对团队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应对团队核心目标做出书面规定,以培养出一批适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核心,并且以此作为衡量教师团队绩效的重要指标。
(二)教师队伍间凝聚力不足。无论是建设现代学徒制还是推动三教改革,教师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当下而言,要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较好地推动三教改革,那么教师团队间的良好沟通以及凝聚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往往存在着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不能很好的融合,教师团队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只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团队凝聚力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团队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团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培育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团队文化之时,还应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撑,如政府、行业协会等,在学校和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基础上,这些外部重要力量也应给现代学徒制导师团队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撑服务,促使教学团队在更加利好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发挥教学团队的最大作用。
(三)现代学徒制内涵把握不足。虽然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得到推广,但是仍存在学徒制导师不理解现代学徒制,导师自我意识不强,甚至部分企业导师只是把其当作负担,敷衍了事,不能很好地按照学徒制要求去培养学生。同时,现代学徒制具体怎么操作,需要多学习、交流,学校层面有必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支持教师团队。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时对部分学校新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减少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参与过完整的生产实践而导致的岗位教学能力不足。将一群技能互补的教师纳入到现代学徒制教师团队中,在学生教学的课程开发、岗位训练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
三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一)选拔高素质酒店管理专业团队带头人。将“现代学徒制”和“三教改革”深入融合,在教师方面应有体现。突出表现在选拔出色的团队带头人,持续推进教师团队建设,带领好企业、学校导师,强调对整体团队教师的培养,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作为内容传授给学生,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出色的职场新人,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优势。
(二)制定教师团队发展的整体规划。确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的宗旨和成员,着眼于教师整体,教师团队共同承担责任,融合酒店企业导师,提升教师素质。在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以及三教改革,组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同时,应该制定教师团队整体规划,保障教师团队自身权益。如实施教师团队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导师培养基地、教师任用保障制度等[6]。通过不断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自身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为高素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综合运用激励手段提升教师投入。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高质量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主力,要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团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现代学徒推进中,应给予足够的经费投入用于团队建设,通过合理的拓宽导师的职业道路,辅助运用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措施,促进团队各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搭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共享平台。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各院校应该通力合作,共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共享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充分流动,共同提升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等各个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人才共享平台,各院校间可以进行人才互聘共用,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优秀的企业导师、优秀的学校校友等高质量人才也应被纳入人才培养平台当中,引导导师相互交流,促进职业教育能力提升,促使教师团队的快速成长。
四 结语
教师团队建设是事关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大事,高职院校可以选拔高素质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带头人,在制定教师团队发展的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激励手段提升教师投入,搭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共享平台,做好教师团队建设,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