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
2021-11-22余秋华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
余秋华 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
在篮球实践比赛中,赛场环境变幻莫测,篮球运动员只有制定科学的战术,并根据环境变化情况对战术做出精确调整,才能取得团体性的胜利。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由于体育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很难集中进行篮球专项训练,因此篮球战术意识一直是初中篮球教学的短板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初中体育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外部客观因素对战术意识培养的影响,在强化学生身体机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战术能力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推动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能力要求
所谓的篮球意识,实质上是篮球运动员在脑海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反映篮球运动规律和战术技巧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和默契水平,快速制定恰当的战术对策,在赛场上占据主动优势。具体来说,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应包含以下四项能力:其一,临场观察能力。篮球赛场具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攻守均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运动员必须展开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观察,通过信息判断采取相应动作。其二,快速反应能力。篮球赛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有利于己方的战机可能转瞬即逝。因此,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抓住一瞬间的机会攻其不备,从而取得最终胜利。其三,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最核心的环节。正所谓意识决定行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虽然重要,但在双方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持平的情况下,赛场上的分析判断能力是制胜关键。所以,学生只有正确分析赛场变化规律并制定有效战术,才能增加自身团队的整体实力。其四,战术思维能力。在锻炼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认识到战术思维是前提基础。在战术实施之前,学生必须明确自身战术意图,根据自身条件和对对手的了解选择恰当的战术手段。而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则应该充分发挥团队各成员的优势,实现对战术思维和战术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整体实力的最大化发挥,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提升比赛胜利概率。
二、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体育教师在教授篮球课程时更加关注学生篮球技能的发展,以中考体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对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发展并不重视,导致篮球教学的价值效用大打折扣。具体来说,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学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会出现丢球、运球不稳的问题,或出现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导致在篮球比赛中占下风。其次,团队成员无法精准判断队友的走位,团队配合不默契,传球失误率较高。而对于战术的应用,有的队伍的战术制定缺乏目的性,有的队伍沿用一套战术,不能根据场上具体情况有所创新和调整,不仅不能在赛场上提高得分效率,甚至会影响比赛节奏并加速队员体力的消耗。最后,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动作技能已经极其熟练,但是在正式比赛中却屡屡出现失误问题,临场发挥不好,这一点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在篮球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对篮球运动的正确认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并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团队的战术,组织学生在大量的模拟赛场中实践战术意识和团队战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虽然体育并非理论性学科,但在初中篮球运动教学中,对项目专业理论知识、竞赛规则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倘若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不了解竞赛原则,在赛场上将会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所以,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广大初中体育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强化学生对篮球文化知识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帮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对赛场上的攻守情况展开分析和判断,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战术调整,做到临危不惧。
(二)培养攻守转换战术意识
在篮球运动赛场上,双方团队分别要展开进攻和防守,且这一过程是动态的、随机的,因此需要篮球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攻守转换意识,实现由进攻到防守、由防守到进攻的无缝衔接。值得注意的是,篮球赛场上同样讲求知己知彼,初中体育教师在为学生组织模拟球赛时,可以要求学生注意对对方球员的相关特性进行细致观察,制定能够压制对方优势能力发挥的策略。除此以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分别进行半场的攻防练习,并为学生设置可能的突发性情景,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攻防转换意识得到良好发展。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战术意识培养层面,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毕竟,初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接触相对较少,不具备丰富的赛场经验以及战术策略,而教师的经验指导可以让他们在篮球训练中少走弯路,提升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帮助班级的学生分析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为其提出指导意见并制定训练方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其次,班级内有部分学生并不擅长篮球运动,对篮球的兴趣并不浓厚,因此很难融入班级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情绪压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以及战术意识。除此以外,班级内也有部分学生虽然认真刻苦的参与日常训练,甚至会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加点,但是其赛场表现情况不容乐观,归根结底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对战术的理解不深入,不懂得变通。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视频或进行沟通谈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提升篮球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创造比赛实践机会
仿真的篮球比赛环境将会使得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学生及时消化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并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真正将战术意识学以致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发起包括班级篮球赛、男女生篮球赛、师生篮球赛等在内的基层篮球比赛活动,并向学校提出开展校级篮球赛的建议,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自信、掌握方法,确保学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赛场上独立判断、默契配合,冷静的思考与对方相抗衡的战略方法,从容应对各类复杂问题,控制比赛节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篮球项目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侧重强化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引导学生对动态的环境展开理性的、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在夯实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