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力”坚持“四勤”写好问题调研报告
2021-11-22四川省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汪云鹏杨兴王玺
文/四川省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汪云鹏 杨兴 王玺
调研报告主要有情况调研报告、典型经验调研报告、问题调研报告等,本文主要分析问题调研报告的写作。问题调研报告是通过调研和研究,到目标单位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参考依据。但是在日常写作中,我们经常因为调查不深入、研究不透彻、措施不对路等问题,造成问题调研报告质量不高、价值不大。为此,本文就如何写好问题调研报告进行思考。
一、撰写问题调研报告存在的误区
(一)思想不够重视、应付了事。写作调研报告是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每名办公室秘书必须要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基本技能。同样是秘书,一些秘书因为文笔出色、调研报告写得好容易引起领导的重视,得到重点培养和任用。但是由于写作本身是件“苦差事”,熬更守夜“爬格子”是家常便饭,经常在幕后默默付出,因此很多办公室秘书受不得煎熬,不愿意、不重视、更不会主动去撰写调研报告。即便领导有安排,也是内心有抵触情绪、不情不愿,想的是如何应付交差了事,在这样的心态下完成的问题调研报告多数成稿质量不高。
(二)下沉不够深、脱离实际。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篇厚实、完美的调研报告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真实反映情况。这要求写作者一定要下沉到一线,走访收集最新的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潭等5县调查32天,才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力回应了对农民运动的诋毁和责难。但是现今,有的人撰写调查研究贪图省事,喜欢投机取巧、闭门造车,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二手资料,东抄西摘、东拼西凑,所获取的信息资料真实性、可靠性都值得商榷。由于没有大量的一线资料信息作支撑,所撰写的问题调研报告只能避实就虚、泛泛而谈,最后形成调研报告的针对性不强,参考价值也不大。
(三)问题找不准,思维固化。写作问题调研报告,关键是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我们见过诸多问题调研报告,撰写者对问题的查找、把握不到位,区分不开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既找不到问题,也找不准问题,甚至有的担心得罪人,不敢找问题。有的问题调研报告全文没有查找到一点实质性问题,最后把问题调研报告写成经验交流、总结报告的形式,这完全是对问题调研报告的误解。所谓问题“调研”,既要有调查,又要有研究;既要总结好的经验,又要发现存在的问题,把问题摆到“台面上”,便于今后改进提高。
(四)对策不对路,效果不佳。问题调研报告既然是呈报给领导的参考决策依据,当然要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措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撰写者必须对调研的领域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起码是“内行”。但是我们注意到,有的撰写者不重视自身学习提高,容易说“外行话”,办“外行事”,经常采取“拿来主义”,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分析,把别人的意见建议当作自己的对策措施,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样的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参考性,一定不会被领导所采纳,即便被采纳也会适得其反、贻害无穷。
二、提升撰写问题调研报告的“四力”
(一)提升“洞察力”,选准调研主题。调研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纲和魂。调研报告要主题鲜明,紧跟时代脉搏,把握领导关注的焦点、贴近群众关注的热点。这就要求撰写者嗅觉敏锐,具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思考,及时发现贴合时代、贴近现实的调研线索和主题,紧紧抓住当前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研判,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从而为领导科学决策抢占先机、赢得先手。调研主题选准了,一篇调研报告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提升“侦查力”,深挖问题成因。调研发现问题,是后面制定应对措施的“标靶”和“前提”。要发现问题,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打破砂锅璺到底,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挖掘、寻根问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问题入木三分,不被表象所迷惑,像侦探探案,不放过任何细小环节,用“放大镜”找问题。发现问题就等于抓住了问题的“七寸”,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问题,只有当它被提出来时,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三)提升“融合力”,融会贯通信息。调研过程中,我们收集到的初始化信息都是呈现条块化、碎片化状态。这些资料信息不成体系、不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强,好像一把“散落的珍珠”,还没有被串联起来。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使之发挥最大效用,就要求撰写者要对这些资料信息进行全面的系统梳理、整合糅合,围绕调研主题精挑细选、去繁就简、去粗存精、合并同类项,把杂乱无章的资料糅合在一起,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把获取的信息资料转变为支撑报告的亮点和高光部位。
(四)提升“创造力”,注重解决问题。撰写问题调研报告的最终目的是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工作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撰写调研报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要集思广益、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从中受到启发和触动,把大家的意见作为自己的参考;另一方面,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敢于创新、另辟蹊径,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好路子。
三、坚持撰写问题调研报告的“四勤”
(一)坚持“脑勤”,加强学习提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是获取知识、充实头脑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学习补强自己的知识短板,进一步提升政策和理论水平。既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方针;又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熟悉了解调研对象所处领域的相关学术语言、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时政新闻、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要经常用脑、动脑,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腿勤”,经常深入一线。问题调研报告非常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只有经常深入一线跑现场,和基层普通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到、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若待在办公室等、靠、要,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所以,我们写问题调研报告要腿脚勤快,经常到一线,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沉到乡间地头、到车间岗位,走进群众、贴近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才能听得到真言,找得准问题,想得出办法。而且要把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长期支持和肯定。
(三)坚持“嘴勤”,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能量再大、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是无所不通的全才,知识结构总有一定的局限,对问题的认知也会各不相同。只有开动“嘴巴”、不耻下问,不懂就问,才会长知识、长见识。调研报告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调查对象有可能涉及政治、经济、经营、生产等方方面面,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完全覆盖,需要嘴勤多问,把不明白的问题搞明白,把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理解透彻,把自己由“外行”转变成“内行”或“专家”,写作调研报告就会得心应手,这样才不会闹“外行”笑话。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四)坚持“手勤”,把握时间节点。心动不如行动。再好的文章也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也必须动手、动笔把自己所思、所想记录到纸上或者录入电脑。千万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光说不练、夸夸其谈,迟迟不动笔。而且由于问题调研报告有及时性、时效性要求,超出一定时限后成稿,问题调研报告就失去了参考作用、采纳价值。因此,一旦确立调研报告主题,就要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变被动为主动,尽快收集资料,尽快动笔,尽快成稿,争取早日把自己的好思想、好建议提供给领导作为决策参考,这样才能体现问题调研报告的价值性。
四、结语
水无常形,文无定法。总之,写好问题调研报告,并无固定的方法和套路,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大家在实践中多写多练,不断提升洞察力、侦察力、融合力、创造力,坚持脑勤、腿勤、嘴勤、手勤,就一定能领悟写作要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干货满满、质量优良的问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