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①
2021-11-22王恩斌
王恩斌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中国的旅游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已经正式被中央政府确定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每个城市都在积极发展旅游业,这是由于旅游业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还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国内的传统旅游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新发展起来的休闲和体育旅游受到了大量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成为了人们追求的一个新的旅游热点,特别是结合当地的文化、生态、地理环境、民族特色等特色休闲旅游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17年国家发布推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文件以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体育特色小镇的投资,小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小镇的特色旅游也成为了旅游业一个亮点,为二者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1 体育特色小镇与体育旅游
1.1 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环境、经济、气候等差异较大,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也就有着不同的界定方式,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文献综述,将体育特色小镇定义为:以小镇所独有的体育文化为基础,以运动休闲为特征,打造的蕴含文化、旅游、养老、金融等多种产业,结合健身休闲、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的聚集体[1]。
1.2 体育旅游的内涵
体育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以参与各类体育竞赛、会议和交流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从广义上讲,是参加体育各项活动的旅游,其中包括休闲、康体等的旅游[2]。这是一项新兴产业,有利于国民的健康及城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体育特色小镇与体育旅游的联系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分为以下3种。第一,以举办体育赛事为主的体育赛事小镇。这种小镇虽然存在,但是比较少,因为大部分的体育赛事是在体育馆或者规范的场地举行,只有少量的小规模赛事和民间的一些赛事在这样的地方举行,所以这种小镇的发展也较为缓慢。第二,休闲运动小镇,专门为人们提供体育场地进行体育运动。这种小镇比较多,一般对外称为休闲度假山庄,这种小镇的发展最为迅速,与旅游业的结合也是最紧密的。第三,体育装备小镇,以生产制作体育用品和器材、装备为主,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对外销售于一体,汇聚多家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3]。这种小镇在我国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一般是多个小镇形成专一的产品生产链,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当地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3类体育特色小镇的分析可见,只有运动休闲小镇对于旅游业的促进是巨大的。
2 我国的体育特色小镇的现状
2.1 体育特色小镇的缘起
2014年,浙江省省长李强首次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倡议,随后政府组织了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2015年浙江省将“特色小镇”写入了政府报告中。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并在10月份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127个),并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计划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7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公示,认定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等276个镇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018年6月,全国第三批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共有337个成为了特色小镇。
相对应国家级的“特色小镇”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各省市也相继进行了省级特色小镇的评定和培育工作,使特色小镇的建设得到了有条不紊的推进,为体育特色休闲小镇与旅游、文化、生态和民族习俗等之间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体育特色小镇的分布较为均匀
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体上分布较为均匀。比如,我国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就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但是各省市的数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北京、河北、湖北最多。这种微小的差异也是正常的,毕竟各省市对于体育特色小镇的理解、重视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使得省市间的体育特色小镇数量上也有所不同。
2.3 国家的政策,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国家各级部门对于健身休闲产业、旅游产业及体育旅游产业都极为重视,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等领域消费的意见》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旅游、健康、互联网、生态、文化、养生、教育等元素融入到体育小镇,与小镇中的体育产业领域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育特色小镇就应该将重点放在特色上进行挖掘,为体育小镇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3 体育运动休闲小镇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特色发掘不足
传统的体育特色小镇特色极为突出,人为因素相对较少,相关部门更多的是注重小镇的推广、配套建设和当地设施的完善,侧重于小镇与已有的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相融合。但是,随着国家对于体育产业和体育休闲产业相关文件的出台,各级政府极其重视能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利益的这一产业,于是很多地区开始盲目地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植入和过分人为的体育特色,使小镇的特色不够突出。因此,在体育运动休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体育特色的深度挖掘工作,做好特色的升级改造建设,做好产业的推广工作。
3.2 体育特色小镇的相关配套不够完善
由于体育特色小镇是近几年国家刚刚提出和培育及建设起来的,形成的时间较短,又分布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因此一些特色小镇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赛事和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特别是软环境服务更是有待提高,这一切,制约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3.3 体育特色小镇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体育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时间不长,管理人员也在经验的不断摸索和总结过程中,加之地理位置距离城市较远,导致管理人员流动较大。同时,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刚刚起步,薪资待遇导致难以请到更专业的高管人才加入,致使小镇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4 对体育特色小镇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不够
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宣传和推广中,往往存在着把握不准确、宣传不到位的现象,不是侧重了体育的特色就是过于渲染了旅游和景区的特点,无论哪一种宣传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而且在宣传中,由于资金和管理水平的问题,很难使特色小镇得到很好的推广,这势必会影响体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性发展[5]。
3.5 体育特色小镇与景点、景区缺乏联动机制不足
目前,体育特色小镇与景点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是松散的结合,虽然有政府的协调,但是各自利益的驱使导致很难在所有问题上做到统一,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键的问题,很难达成共识。如何将体育特色小镇和景区景点实现有效的联动机制,是未来实现共赢战略的基础。
4 促进特色小镇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4.1 重视体育特色小镇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配套设施还没有更好的完善起来,单一的产业推广和运作,难以做大、做强、做好[6]。而旅游业就不同,产业的发展时间较长,已经拥有了交通、餐饮、住宿和高质量服务等相关配套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景区的宣传和项目的推广,具有丰富的经验,加之多年来积淀出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色小镇如果能在一定的区域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与周边的景区、景点形成联动机制,势必会对小镇的建设和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捷径,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战略。
4.2 建立区域性体育特色小镇产业联动机制,形成产业共同体
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是有着一定的区域规划,在一个行政区域并不能搞多个同一特色的体育休闲小镇,这就给区域性体育特色小镇形成产业共同体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将特色小镇联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体验、旅游等相关产业链,这样既可以使体育特色得到很好的推广,也可以使体验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自身体验选择出自身较为喜欢的特色,进行长期的实践基地,并通过他们将特色小镇推广出去,为特色小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3 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
特色小镇的建立本身就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应运而生,政府的扶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小镇的发展和建设,如果政府能够将相关的诸如交通、环境、推广和食宿等配套设施建设重视起来,那么小镇的建设就会飞速发展。同时,政府的资金投入是有限的,需要企业的资金注入和产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特色小镇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4.4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构建特色小镇发展的新理念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注重体育特色小镇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推广和管理,特别是利用大数据对于游客进行分析,能清楚地知道旅客需求及服务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人员调流、合理布局,让每一个游客都能高兴并且快速地体验到每项运动。同时,通过VR情景再现技术与智能信息化,将更多的旅游资源、产业主体单位、产品介绍、信息发布推广出去,使特色小镇和智慧科技旅游的理念全面融合,促进体育小镇和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与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