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推动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2021-11-22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

山西电教 2021年1期
关键词:个性化信息技术发展

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 温 洁

个性化,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在基于人性的基础上所拥有的非一般大众化的、伴随生命始终且具有延展性、稳定性的特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也就是说,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必将迎来一个适应主体、尊重差异、优化潜能、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个性化教学也正在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创新模式,理应高度重视、努力探索、大力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个性化教学的发展

“个性”一词源于拉丁文,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曾就“个性”作过如下表述。他首先肯定“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进而他又论述道,“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一种共同理性”。这一关于“个性”的完整表述不仅彰显了学校教育一以贯之的理想追求,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这一颇具理论色彩的命题进入到了实践操作的层面。

在现代教育语境中,对个性化教学的理解主要包括: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发展进步为导向,个性优化为目标,制订并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学中注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经验的获得;以自学、合作、分享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自我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有益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将现实成功与理想发展的培养目标辩证统一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中。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性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个体体验为中心,以知行合一为中心;其目标也不再是以升学或成功为唯一追求,而是注重每个学生个体独具一格的全面发展。其中,显现个性化差异的兴趣、思维、能力、方法、过程以及获得感等将成为个性化教学追求的新目标、新常态。

传统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以及一般特质,如不同阶段中,大多数学生所展现出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智力水平和考试平均成绩等等,却很少或无法关注学生个体在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包括兴趣特点、特长和潜能。更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发现,传统教育中虽然也一直在强调差异化,但从根本上说,发现个性和发展个性是不统一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也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究其原因,既有思想与制度的禁锢,又受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水平,当然还有教育要素特别是教学手段不充分的制约。要在个性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留有空间,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动手与动脑能力、甚至是职业倾向等方面有更多的关注,并据此进行分析后制定出针对个体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尤其是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并必将发挥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

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智能、开放、包容且具备极其灵活的互动性。这些基本形态决定了当它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时,可以超越地域与时空的限制,即时地为每一位使用者提供最优质便捷、高效且低成本的帮助。不仅如此,无论是作为信息储存、交换、处理、生成的载体,还是其所具有的智能化思维功能,信息技术都会对人类以往和现有的大众化的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形成冲击,并在全网络化、数字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出具有鲜明个性化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也必将极大地推动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个性化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促使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转变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辅助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课程,信息技术正在逐渐脱离学科知识的范畴,成为一种最普遍的认知工具,并与各学科融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而作为一种现今已经十分普遍的教学辅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给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带来的改变更是直观的、可预测的,并已明显带有潜在的革命性意义。

首先,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与教学环节的融合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激活了教学内容,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便捷以及新奇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其次,课程内在逻辑与教学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改观,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有所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加丰富,开始注重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其三,信息技术带来知识视野的扩大,教与学双方都已不再满足于预设的学科内容,随之而来的是问题与质疑等教学情境的出现,虽然受到现行评价体系特别是高考制度的制约,传承式的课堂教学还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但颠覆性的种子已经开始萌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四,信息技术手段的便捷化撼动着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死记硬背,鹦鹉学舌式的知识传承方式显露疲态,即使教科书、练习册、习题集、作业本仍然是经久不衰的学生学习的常态,但作为一种补充,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灵活便捷的知识搜取也是师生所乐见的。其五,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实验、发现、分析、归纳、各抒己见。教学目标也不再是固定、封闭和单一的,而是有条件的、多元的、充满个人成长空间的、可以引发无限想象力的设计蓝图。

2017年是被业界重点标注的一年,人们称这一年为人工智能应用商业化、产品化元年,这不仅标志着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飞跃,也标志着我们真的告别了过去单纯以信息技术为应用工具的时代,进入了与信息技术同在、以信息技术为素养、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里程。纵观国内外中小学教育在推动个性化教学中整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教育信息化是目前实现教育个性化的唯一途径,个性化学习则是信息时代的学习趋势。也正是在2017年,美国在未来五年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报告中,说到了信息技术在促进个性化教育中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通过技术让学习更有趣;

第二,老师应该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数据,将各种相关的技术穿插起来,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

第三,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把“教、学、评”更好地关联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以后很快通过评价知道自己是不是了解了所学的知识;

第四,通过自适应和相关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个性化学习的乐趣。

在实际教学应用环境中,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个性化学习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并且会根据自身情况实时研发并搭建利于个性化成长的教学平台。仍以美国为例,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研究与应用包括:

A美国的Desire2Learn最近推出了新工具,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预测其在某门课上可能获得的分数,进而给出选修课建议来帮助学生做出选课决定;

B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深度学习功能来合成和交付定制可以媲美真人教师编写的教材,甚至探索为每位学生定制教材;

C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学生们在上面相互协作解决作业和任务中遇到的难题,并帮助学生找到技能互补或能回答他们问题的协作伙伴,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棒的个性化在线学习体验;

D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设虚拟学伴,并将过程记录和评估后进行反馈,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E慕课平台Coursera,能在当某个问题有大量学生提交了错误回答时提醒教师,同时通过提供一个定制消息来帮助学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为教师提供见解和建议,促进教师开展更好的教学。

从实施情况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终端在学习平台上更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更有利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也更有利于大多数学习者的进步与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推动教学个性化发展中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组织编写的《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版)一书中指出:“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发达国家和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便对将新型通信技术用于教育表现出兴趣。最初,行政管理人员对这些新技术的欢迎尤其热情。人们对用新兴传播媒介和新技术解决教育系统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抱有很大希望。这些问题包括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受教育的平等,解决合格教师缺乏等等。”虽然在其后的使用中也曾有人质疑过新技术的负面效应,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小的空间里储存和显示大量信息,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极好的自学工具。”

从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为教学提供了自学和便捷化服务并不是最终目标,还要以此为基础,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及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促使教学向个性化发展转变,为个性化教学拓展空间。当今,无论从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亦或是满足越来越多人对自身择业与人生发展的需求来看,教育都必须在传统与现代、整齐划一与个性化发展中做出抉择。未来已来,像过去一样等待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经验,等待政策要求,等待统一配置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现今需要的是“创新融合”,即: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创新技术之间的融合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的融合。

信息技术推动的个性化教学转变过程中,目前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需要思考并解决,包括:教育管理者与教师观念的转变、互联网思维的接纳和形成、传统教育体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束缚、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基础保障条件等。为此,笔者认为:

1.教育行政与教科研部门应变被动为主动,变等待为参与,立足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不失时机地组织研发并及时引进推广适于学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的设施设备,整合建构迎合个性化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源库,同时在研发、引进、使用中倒逼教育系统以及整个社会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创设有益于个性化教学的新业态、新模式。这是整合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教学发展的机制创新和首要任务。

2.反思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机制,从满足个性化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大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投入,并保证有效提升专业人员、教师、学生整体使用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能力水平及所需的培训经费。同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运用于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明确和效益最大化。这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入教学环节,推动个性化教学发展的制度创新和物质保障。

3.使用大数据建模的方式,在建设和完善学情数据库的基础上,改革或改善现行班级和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以走班制、小组学习、兴趣活动、动态选班等方式逐渐替代僵化固定、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这必将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环境的生成。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搜索、信息交互、信息验证、隐私设置方面的功能,建立人机互动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机制,使个性化教学的过程成为养成注意力、合作力、辨别力、隐私保护意识等一些基本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

5.以互联网和便捷式、智能化个人终端为依托,逐渐确立以自学、问题、研讨、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新机制,切实扭转以教师、教科书为中心、以记忆和标准化答案为圭臬、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组织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利用大数据收集和筛选有益于当前教学使用的信息资料,逐渐形成多样化、自主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板,籍以彻底改变一本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

6.从以往的经验中可以得出“综合利用新技术要比单纯依赖其中一种有更大益处”(见教科社《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P91)为此,应在实践中,鼓励教师与学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从有助于激发兴趣、扩大认知和发散思维的角度出发,让无线网络、多媒体、个人终端充分发挥知识收集、整理、储备以及互动合作学习的功能,真正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而使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与建模功能对学生心理、性格、兴趣爱好、学习经验、学习习惯、行动力等一系列学情进行再分析再预判,以个性化教学的原则,编制和构建全新的、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模式以及学生与教师实时动态发展数据库;还可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师生提供心理干预咨询疏导服务,提前化解各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风险。期间,信息技术的运用需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同时兼顾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最终实现在整合运用中,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朝向学生主动、生动、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方向前进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个性化信息技术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