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应用探讨①

2021-11-22刘菡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机能套路

刘菡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广东广州 510510)

中国武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也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包括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等内容,具体竞赛项目又分为南拳、太极、长拳和对练等。为推进科训结合提高训练的质量,切实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负荷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加强武术训练与科研的合作,为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 武术套路项目特点及供能方式

武术套路项目起源于中国,是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化而形成的竞技武术套路,属于技巧难美类项目,例如南拳项目通常要求在不少于1min20s的时间内完成60~70个不同的武术动作,有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成套动作结束后即刻心率可达175~185次/min,一般运动员心率可高达200次/min。很多学者结合运动生理、生化原理,对武术套路自选套路进行了实践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磷酸原(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氧化能系统这3种能量代谢都参与了供能,其中以前两种无氧代谢为主,第三种是有氧代谢,分别占20%~25%和75%~80%,崔志强、马彦君等的研究也支持以上观点,可见武术套路运动中无氧供能能力是短时间、快速运动的能量基础,而无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水平才是限制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水平发挥的关键因素。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对不同运动水平武术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和肌肉爆发力水平,结果表明运动员水平越高,无氧能力越好,比赛名次越好,可见无氧供能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因此,在训练中合理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来分析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训练负荷和身体恢复情况,已成为促进武术套路科训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

2 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2.1 心率(HR,Heart Rate)

心率是了解和评定运动员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心率指标不仅可以有效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实时监测运动时体内生理负荷量、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负荷强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利用心率指标对体能和伤病的恢复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在对于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率监控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基础心率、最大心率、运动后心率恢复等指标来进行监测和评定。系统训练下,运动员的正常心率较正常人偏低且非常稳定,随着运动员自身运动水平的提高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在大运动负荷训练之后,运动员次日基础心率比平时明显增加,则认为有疲劳积累,如果出现连续几天基础心率持续增加应注意调整运动负荷。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训练时,人体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时的心率叫作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使用公式“220-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若一段时期内进行相同强度的定量负荷,心率相对增加,则表示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不佳。运动员进行定量训练负荷后心率恢复时间较长,表明身体欠佳。如进行武术套路半套技术动作的定量负荷训练,一般心率可在训练后3min内完全恢复,而身体疲劳时,恢复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心率指标对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训练强度、训练恢复、预防伤病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监控手段。

2.2 血乳酸(BLA)

血乳酸作为武术套路训练中掌握运动强度或评价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生化指标,在训练实践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根据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供能特点,该项目运动主要依靠无氧供能系统,包括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而血乳酸是机体在运动中供氧不足时由糖酵解系统途径生成的丙酸酮转变而来的重要产物,可以有效反映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王国志、武俊昊等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要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根据其无氧供能为主的项目特点必须首先提高其无氧糖酵解能力和对乳酸的耐受力。测定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速率,同时还可以反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恢复速度,有氧代谢能力强则氧化利用乳酸的速度快,从而运动后因乳酸堆积产生的运动性疲劳恢复也快。可见血乳酸指标在训练强度监控、运动员机能状态评定、无氧代谢能力评定及运动性疲劳和恢复的评定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血清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广泛存在于人体骨骼肌、心肌、脑、平滑肌中,以骨骼肌含量最多,约占全身总量的96%。血清CK活性的测定是反映运动员对训练负荷适应情况最常用的生化指标之一,运动训练可引起肌酸激酶升高,原因可能与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或是肌肉损伤有关。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对肌酸激酶活性都有影响,当负荷强度和量都大时肌酸激酶活性升高最明显。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后,肌酸激酶活性一般在2h内轻度增加,6~8h明显升高,16~24h达到峰值,持续48~96h后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而短时间极量运动后肌酸激酶5~6h升高,8~24h达到峰值,48h以后逐渐恢复。有学者对武术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的测试表明,1周大强度训练后血清CK活性升高显著。作为评价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的敏感指标,肌酸激酶活性值的个体差异较大,比较使用时应注意。

2.4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对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武术套路训练中,血红蛋白是最常用的测试指标,能综合反映运动员运动时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在武术套路训练监控时,根据训练中和赛前测定的血红蛋白浓度可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开始时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后身体对运动量会逐渐适应,血红蛋白的浓度逐步回升,表示运动员机能改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但如果血红蛋白未回升且较训练前有所下降,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参赛安排,同时加强营养补充。也有研究指出,大部分运动员在加大训练强度时,血红蛋白会显著降低甚至造成运动性贫血,此时通过合理安排训练、及时调整和休息,血红蛋白水平可逐步恢复正常。但应注意运动员血红蛋白个体差异较大,对优秀运动员来说其理想值应建立在个体差异基础上。

2.5 血尿素(BU)

血尿素作为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能够有效反映运动时机体蛋白质的代谢状况,是评定训练强度和运动员机能恢复的重要依据,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尿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显示,超过30~40min的训练时,血尿素才明显升高,而短时间训练时血尿素变化不明显。刘同为、崔永胜等通过测试和研究得知,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进行4个整套的大负荷训练后血尿素值升高幅度明显,男女运动员分别为2.1mmol/L和1.93mmol/L,该数值与训练日晨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运动员次日晨血尿素的恢复情况来看,虽然有所下降,但与训练日晨相比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研究表明,4个整套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次日晨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到第三日晨运动员主诉疲劳感消失、专项技术动作准确到位,表明运动员机能已基本恢复。在实际训练中应用时还需根据运动员身体状况和专项技术训练水平,结合其他指标及主观疲劳感觉指数进行综合的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训练监控是一项有很强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科学研究工作,武术套路训练中生理生化指标的运用可以有效推进科训结合,使训练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在训练实践中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应当严谨、认真、求实,并随时根据运动员状态和训练安排来调整测试计划,选取针对性较强的生理生化指标反映训练负荷强度、训练负荷量的大小,从训练后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分析训练负荷对运动员身体带来的生理负荷大小,长期连续监测则可分析训练负荷的合理性。通过训练负荷强度指标来评价武术套路专项训练方法是否符合项目特征,是否能够达到提高专项技术能力的目的,并根据指标监测情况提出强度标准或改进建议等,不仅能够评价已有的专项训练方法,还能够为训练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提供评价手段。

在武术套路训练监控应用的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密切结合训练实践、综合研究武术套路项目规律,从而更加科学地选取和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及恢复能力、恢复速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和诊断,了解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恢复情况,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为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和建议。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机能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机能时代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肌酸激酶"危急值" 临床分析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眼下有套路
每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