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2张学慧
张学慧
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中国澳门 999078
引言
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态势良好,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高速增长,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据国际文物局资料显示,在2019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累计达到14亿人次、创造了4000亿元的红色旅游收入。特别是2019年、2020年分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建党99周年,这两大节点使红色旅游市场进一步升温。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10大类、100条体现时代精神的学习体验精品旅游线路,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升国旗仪式、瞻仰革命圣地来培养爱国精神。由此可见,红色旅游演变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红色旅游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红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和意义。
一 研究综述
随着国内红色旅游的兴起,我国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红色旅游的相关概念;二是红色文化旅游价值;三是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具体如下。
(一)在红色旅游相关概念方面
沈成飞、连文妹(2018)认为,所谓红色文化,是指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凝聚起来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其核心要义的红色精神[1]。傅才武(2020)认为,红色文化及其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时代载体[2]。李强(2020)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实践所创造的一系列思想、价值、精神、行为等特殊文化形态[3]。
(二)在红色文化旅游价值方面
陈锋仪、艾欣(2020)通过对延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阐述其具有的延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价值[4]。姚婷、魏烈刚(2020)分析了八一南昌起义作为江西独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其承载的八一革命精神,具备了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突出优势[5]。刘利琼、乔旋(2020)认为红色旅游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具有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6]。
(三)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王雄青、胡长生(2020)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以江西为研究对象,提出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的对策建议[7]。张迪、崔燕(2020)对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进行SWOT分析,提出红色旅游传播的策略[8]。胡晨曦等(2020)以新媒体为背景,认为浙西南地区红色研学旅游产品丰富,应从技术和平台角度来开发红色研学产品[9]。
综上所述,国内大部分学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的内涵、价值、精神以及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上,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近年来红色旅游市场发展迅速,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 我国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红色旅游发展迅速,进入了全方位发展阶段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的主体性旅游活动。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960年萌芽阶段,1960—1994年初步规模化阶段,1995—2005年的市场化阶段,2005年至今的全方位发展阶段[10]。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认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进步,除了重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由此出游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在爱国的主旋律下,增加了人们对红色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扩大红色景区建设规模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颁布许多有关红色旅游的利好政策,诸如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宣传贯彻《2016—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政策,重点强调了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发展,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指出,到“十三五”末,具备条件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要实现与周围省干线的公路和城市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条便捷安全的红色旅游公路网络。国家颁发的这些政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改委编制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新增了22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其中涉及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的相关内容、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计653个。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了要继续扩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开放力度,逐渐向公众进行一个免费的开放。加强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加大对文化研究单位和相关文物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研学旅游等多元的旅游产品。
(三)旅游人次逐年增多,消费群体呈年轻化增长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人次逐步增长,从2015年至2017年,累计有34.78亿人次参与了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公布的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共有229个景区进入三期建设方案,占比达76.3%。在2018年上半年,红色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我国红色旅游景点和重点红色旅游城市接待游客累计4.8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7.13%,实现旅游收入2524.98亿元,同比增长了5.73%。2019年接待超过14亿人次,达到14.1亿人次,中国红色旅游的综合收入超过5800亿元,达到5848亿元。红色旅游在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中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红色旅游的消费群体由中老年游客逐渐向年轻人转变。主要客群由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根据同程艺龙《2019红色旅游趋势报告》显示,消费红色旅游产品的游客年龄相对年轻化,主要群体分别是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占比5.4%,参观红色景点将作为学习的第二课堂。20至39岁青年群体占比57.3%,参观红色景点是缅怀先辈,热爱祖国的重要体现,整体青少年及青年人群占绝大多数。
(四)红色旅游产品丰富,主题类博物馆备受欢迎
根据同程艺龙的《红色传承·“Z世代”红色旅游消费偏好调查报告2021》显示,我国红色旅游景点及相关的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包括主题博物馆、革命先烈或名人故居、革命英雄纪念馆、红色主题实景演出等,其中,主题博物馆备受欢迎。因为,展览展示的手段越来越“酷炫”的各类红色纪念馆,对于年轻群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现在打造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互动方式契合了“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消费和获取资讯的习惯。此外,在暑期期间,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遗址、中共一大会址等革命历史重大事件遗址也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吸引了大量的在校学生客流。同时,革命先烈或爱国人士故居的客流量也创下新高,如毛泽东故居、邓小平故居等伟人故居。
三 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大多以观光为主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红色旅游景区是承载革命精神的地方,但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各景区之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红色旅游在发展时存在产品规划不合理现象,导致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发生。具体表现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服务模式的同质化。例如,红色景区的旅游产品,大多是以遗址参观、纪念馆、雕塑像、故居等为主,展示方式大多以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等传统的观光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容易使游客产生“游一当十”的心理,不利于红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资源开发不够深,红色经济不明显
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没有充分地将红色旅游资源和当地资源结合起来开发,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大部分的地区在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时,和当地生态资源、风土人情的紧密性不够强。除了一些知名的红色景区外,很多乡村中的景点,在开发时容易出现地方生态乡村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的粘合度不够强的问题,比如红色旅游景点的线路没有很好地串联起来,呈现碎片化和分散的特点。由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的红色景区还没有很好地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效应。
(三)配套设施不齐全,旅游接待能力弱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发展红色旅游时,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落后的问题则凸显了出来。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分布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和农村,由于当地的经济财力有限,对旅游相应配套设施的投入不足,使得当地交通基础设施不健全,旅游区内的水电供应、通讯、公共卫生等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接待的要求,反映了位于欠发达地区的这些红色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 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发展的对策
(一)利用科技打造产品,增强多维感官享受
产品是景区的生命,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才能延续产品的生命周期,激发市场的活力。近年来,年轻人逐渐成为了红色旅游消费的主力军,由于成长年代不同,年轻人很难和上一代人产生共情。那么在进行产品创新时,应借助科技的力量,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旅游产品的可视化效果,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技术的突破。借助全息投影、显示屏以及VR等形式来展示旅游产品,打造虚拟的沉浸式体验。这不仅能让游客更深层次地体验红色精神,尤其是让年轻人更愿意来体验“高大上”的红色文化。
(二)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红色经济效益
红色旅游景区在开发时应加强产业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效应。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红色旅游发展的质量,应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科技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内涵和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11]。针对红色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的发展格局,红色旅游景区应善于将自身的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动漫IP、健身美食、户外运动等现代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线路,实现红色经济效应。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配套服务。由于红色旅游市场发展迅速,部分欠发达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得到开发,但是当地相关的配套设施不齐全,无法为大量涌进来的游客提供与之配套的服务,这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因此,为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积极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游览服务、配套服务、管理服务的建设,切实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12]。
五 结语
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市场发展的研究,发现红色旅游市场存在着旅游产品同质化、资源开发不足以及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为了促进红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在开发时,应结合科技来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的经济效应,加强产业融合的发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从红色旅游的“硬件”和“软件”上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