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2021-11-22陈菊芳
陈菊芳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通常是紧密相连的,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研究的术语,最初是指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对图像、声音等进行识别的方式。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深度学习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将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还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选择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将实现学生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以促使学生有效发展。同时,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选择学习方式不仅需要考虑自身在实际学习中掌握的知识,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同时,在选择学习方式时,学生还需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任何学习方式都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对于学习方式而言,其通常没有明显的优劣性,各种学习方式都有相应的应用条件及应用范围[1]。
类似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其主要是通过生物教师设置讨论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问题。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做出相应的假设,引导学生再次探究,使其获得相应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创造,以实现深度学习。高中生物教材中本身就包含了较多极具探究性质的实验,这有利于学生实施探究学习。
例如,在对“细胞中的化合物与元素”实施教学时,生物教师可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对具体实验内容进行探究,该学习方式不仅新颖,对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一)注重知识内在的联系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其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积累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在新旧知识的互相联系中,实现原有知识的有效巩固,使新旧知识能够有效过渡,从而增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效率。对于新旧知识而言,二者的联系本身缺乏相应的界限,同时,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近年来,生物、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也在不断交叉发展,而且各学科的知识也是互相渗透的关系。基于此,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关注生物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以拓展生物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例如,在教学“酶的特性”时,教师则可将无机催化剂的有关概念与特性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酶的本质。
(二)注重关键教学内容的把握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抱怨生物知识点较为繁多、琐碎,且不容易记忆。因此,学生通常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记忆相关生物知识,而这通常都是表层的学习。而学生要想实现深度学习,不仅需注重关键内容的有效学习,还需掌握生物核心知识。因此,生物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推断与迁移能力,以减少学生对琐碎知识记忆的时间,而这个过程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同时,想要使学生充分把握关键内容,教师还可应用概念图开展教学,其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核心概念,厘清复杂概念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进行高效记忆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计需考虑知识意义的建构
教学内容并非根据生物教材知识进行堆积,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入挖掘教材,并通过合理设计而形成有目的与有逻辑的课堂内容[3]。即在获取生物知识时,需把学习的知识当作线索,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当作基础,为学生设计具体教学内容,由此可见,生物教师在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时,需在充分考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实施建构。
例如,在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进行学习时,由于其知识点相对较多,且学生无法有效理解知识,因此,在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时,教师就需设计贯穿全部知识的思路:“DNA 分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 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生物的性状”。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实施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后,还能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四、创设深度学习情境
(一)创设社会生活情境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而学生是否可以应用所学知识高效地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则属于深度学习的重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很多和生物学科相关的常识或现象,基于此,教师可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并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在学习时遇到自己熟知或者亲身经历的生物现象和问题,不仅能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还能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二者结合的必要性[4]。
例如,在对“物质跨膜运输”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提问学生:“菠菜煮熟后,汤为什么会变为绿色?”在对“免疫调节”进行学习时,可提问学生:“人为什么要打疫苗?”在对“细胞中的水与无机物”进行学习时,可提问学生:“储存谷物为什么要晒干?”等。
(二)创设打破学生认知的情境
打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原有认知,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具备的原有认知状态失衡,并在学生面临新现象或者新问题时,能够与自身已具备的认知产生矛盾。其通常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是与实际现象冲突,题目条件缺乏统一性,学生无意识偷换概念等[5]。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需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打破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生物知识时,能发散自身思维。例如,不是所有糖都是甜的、免疫调节不仅仅由抗体完成。教师创设该学习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还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6]。
(三)创设生物科学史情境
生物教材中的大多章节都能体现出生物科学史,其不仅记录了相关科学家对科学知识进行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还能充分体现出科学家自身的心路历程及其整个探索的思维过程,以及展现出其崇高的个人人格魅力[7]。
例如,在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通过材料提供的生物科学史实施教学活动。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对教学理念、方式、手段等提出更多、更好、更新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生物教师需注重教学方式及其手段的有效创新,以促进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深度学习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等环节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旨在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