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武术教育的时代变迁及当代启示
2021-11-22赵克岩
赵克岩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1 前言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的文化不断交融碰撞,在发展迅速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曾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体现了教育和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力量。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学校武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 学校武术教育的时代划分
学校武术教育是以学校为前提,以武术为素材,通过班级授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因时代背景的不同,学校武术教育的理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同样教育的目的、要求、方法、使命等也会产生变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将学校武术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1)近代学校武术教育(1911—1949):根据历史记载,虽然1903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开始兴建学堂并设立了体操科,这意味学校体育的诞生。但当时在学校体育中并没有设立武术内容,一是因为当时由于义和团运动,导致清政府对武术有所防范;二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兵式体操占据了主导地位。[1]至1991年辛亥革命后,学校才开始逐渐开设了武术课,为学校武术教育拉开了序幕。(2)现代学校武术教育(1949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结束了战争的纷扰,各个项目百废待兴,学校武术教育的性质、目的、意义也因此开始发生转变。
3 近现代学校武术教育的转变
3.1 近代学校武术教育(1911—1949)
民国初期,学校武术教育多以振兴民族精神、铸就尚武国风为主要思想。因为当时我国国民体质衰弱,民族精神萎靡不振,被西方列强称之为“东亚病夫”。而中华武术作为我国固有的身体文化,不仅具备强身防卫的身体属性,它还蕴含着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可以发挥出其他体育无法比拟的精神价值。“中华武术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凝聚着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国难当头与侵略者对抗的一面战斗旗帜,作用于刚健有为的性格特征”。[2]在之后的“土洋体育之争”以及“国粹文化思潮”中,中华武术被称为“国术”,因为其蕴含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中,学校武术教育的思想,多以振兴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为主。
在民国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火连天。当时国家提出了“军国民主义”思想,他们把军事武艺引进了学校体育课堂之中,希望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武术传承从传统的拜师学艺,逐渐转变为了学校教育的必备内容,不仅改变传统狭隘的传承方式,还使得武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但也正因如此,当时,学校武术教育多以强身健体、增强国家军事力量为主要目的,授课内容也多以军事武艺为主。在这个时期学校武术所推崇的教育形式是“打练结合”,它是以练习武术的技术动作为素材,来培养人们能“打”的实际情况。而课堂中所教授的科目都具有比较实用的技击功能,主要包括腿法,拳法、刀、枪、剑、棍、搏击、击剑、劈刺等。[3]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战技术,达到全民皆兵的社会需求。
民国时期,武术被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中华武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因为武术师资缺乏、经济相对落后,学校武术课程实施不到位。资料显示,1924年6月北京体育研究社对全国16个省40多所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将武术列为正课的(含选修课)占52.5 %,课外开展武术活动的占22. 5%,未列入正课,课外亦无开展的占25%。[4]1915年武术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培养武术师资力量,之前一直是聘请民间武术拳师和社会中武术团体组织的练习者,来充当武术教师。相较于城区,乡下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一般优良教员因为乡村学校待遇欠佳,都不愿意跑到乡村学校里当教员。[2]虽然1915年后武术师资得到了补充,但也是因为乡村经济落后不愿下乡执教,导致城镇存在武术教师无业,乡下缺乏武术师资力量,武术课程实施不到位,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了空谈。而且,多数中小学体育课出现不按教学大纲教学、没有教学计划以及存在“放养式”教学的情况。[5]武术当时作为体育课中的一类,同样也出现此种现象。
在教学关系上,民国初期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开展武术课,但由于武术教师相对缺乏,学校一般聘请的都是民间拳师,而学校性质大部分都是体育专业类院校,以及军事学校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师生成员组成基本上都是教员与学员,或者教练与学生的关系。而这类关系中,通常都是以教员或教练为主,相对学员来说他们拥有着更大的权利。再者,因为“教师”都是从民间聘请的,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师培训,他们在授课中多少都会带有师傅的形象,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在民国时期,因为武术起着振兴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当时学校武术教育比较注重中华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句古话说:“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除技艺之外,中华武术更看重的是“礼”和“德”,所以教员在教授技艺中,会传播武术文化所推崇的“德”“礼”,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们会更加尊重“教师”,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技艺和知识,还提升了人格和思想。所以,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虽然已经走进了学校,但因师资不足,教师培训不充分,导致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带有师徒观念,产生课堂中“师生”关系不平等的情况。
在教学方法上,民国初期受“军国民主义”思想的引导,学校最初的教学方式是“兵式操练法”,这种教授方式,犹如在部队中训练士兵一样,教员在教授过动作后,反复令学生练习,没有其他教学手段,口令、反复单调的练习成为了课堂体育的主旋律,学校武术教育也同样如此。而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尤其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到19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壬戌学制》,将体操课改为了体育课,并废除了“兵式体操练法”,推出比较科学的“三段教学法”这才使得学校体育教学步入新的阶段。[6]课堂上把体育课分为了准备运动、主运动、整理运动三个阶段,但由于还处在教学方式摸索的开始阶段,所以学校武术教学方式还呈现出单一化、无趣化的情况。
3.2 现代学校武术教育(1949年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们结束了漫长的战乱时期,过上了幸福和平的生活。因时代背景的转变,我国体育教育思想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同年12月份国家教育部就提出,要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解放、吸取新的教育观念、思想,这也为日后学校武术教育思想的转变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曾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在第一届全国体育大会上朱德同志也曾指出:“体育要更多地服务人民,为国防和全民健康服务,要多采用民族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形式。”[7]这两次重要讲话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学校武术的教育思想就慢慢转变为以增强国民体质、强健精神体魄为主。而后就任国务委员的李铁映曾多次对学校体育做出指示:武术运动是民族文化,我们要把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要把武术灌输到教育理念中去。[8]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学校武术教育又被赋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使命。
在教学内容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西方体育的影响,武术不断朝着国际化方向推进;使得竞赛规则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套路风格也朝着“高、难、美、新”发展,中华武术因此孕育出了新的形式: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在当时“入奥运、争第一”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受到国家的推动与支持,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也因此向竞技武术套路转变,教授的内容多以:武术操、初级长拳、24式规定太极拳等为主。也正是在西方体育的引导下,学校武术教育更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与标准化,而技击属性出现了严重的丢失,中小学学习的武术操,更像是一种西方体操,除运用武术的技术动作外,并没有达到传承中华文化的目的。在武术专业类学校中,很多学生为了达到更高的运动成绩,潜心钻研怎样让武术更具有观赏性,在练习和编排武术套路时产生了“只求其表、不探其实”的心理状态,使其武术教育功能产生了缺失,丧失了武术育人的内在价值。在课程实施上,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学校体育教育设施得到了很大改良。为弥补学校缺乏武术师资力量的不足,各示范类院校也开始培养武术教师,但所培养的武术教师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练习武术的时间较短,不能深层次的领悟武术的技术与文化,使得学校武术教育形成了“徒有其表,不见其身”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自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也一直被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大纲,学校武术课程标准也被不断的修订完善。但据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9.7%的中小学开设了武术课,而学校武术教育更多的是在武术院校中进行的,截至到2004年全国各种类型的武术院校到达12000多所,练习武术的青少年达到100万众。[9]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学校武术教育多普及在专业馆校中,对普通中小学而言,出现了普及程度不够,课程实施不足的情况。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武术师资力量得到了改善,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武术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全面发展。在课堂中学生可以给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内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时的师生关系更加亲切,更容易培养出学生的个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国时期单一“三段式教学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新教学思想、观念、目标的产生促进了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现阶段,学校武术教学的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情景。比如,面对小学武术教学,教师们首先会运用游戏法提升课堂氛围,用情景教学法提升学生乐趣,用竞赛教学法促使学生练习,从而提升整堂课的武术教学质量。
4 学校武术教育的优缺点分析
4.1 学校武术教育思想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学校武术教育也是如此。民国时期,学校武术教育更多是注重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以求达到振兴民族精神的效果。在武术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们磨炼出了谦逊、团结、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意志品质,为振兴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现阶段学校武术教育虽然以增强体质、传承文化为主,但通过了解发现,现在武术课上基本只体现其增强体质的功效,其内在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学校武术教育出现了“只练其形,不见其意”的情况,使武术教育缺失了其内在意义。
4.2 从教学内容分析
在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武术教学内容多以“技击”“对抗”为主,基本保留了武术原始的形态,虽然符合当时国家情况的需要,但因经济落后,防护措施不齐全的原因,在学校武术课堂开展中容易出现教学事故,学生们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而现阶段学校武术又呈现出过度去“击”化的情况,失去了原本的武术形态,被外界誉为“花拳绣腿、有华无实”,虽然在安全上得到了有效保证,但却也失去武术的实用意义。这种情况会使学生产生武术只是动作好看,没有实用价值,不用进行深入学习的误解。
4.3 从课程实施上分析
民国时期课程实施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没有师资力量、经济落后、教师不敬业三种情况上;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改善,相对民国时期教学大纲也逐渐科学化,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逐渐全方位,解决了教师不敬业的问题。虽然在课程实施方面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因武术教师的“武龄”不长,没有深刻了解武术的内在,导致无法深入传递武术文化精神,造成学校武术“有形无意”。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武术不是学校体育的必修课程,导致在普通中小学中,武术开设比例比民国时期要少,但随着武术专业类学校的增加,也推进了学校武术的发展。
4.4 从师生关系上分析
民国时期的学校武术教育,因聘请的大多数是社会习武人事,其内在关系多以“教员”与“学员”出现。在这种关系下,教员相对教师来说更具有话语权,又因教员在教学时更加注重“德”“礼”的培养,学生经过长时间培养也会对“教师”更加尊重,虽然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但同样会形成潜在的“师徒”关系,导致在课堂中学生以教师为主,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这种关系下武术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生有着相对更多的选择权,其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
4.5 从教学方法上分析
民国时期受“军国民思想”以及当时学校性质的影响,学校武术教学多以培养全民皆兵为目的,其教学方式相对死板,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在中小学课堂上多呈现出: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练习兴趣不高以及出现学生对武术课产生应付心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学习,现代我国的教学方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以应对不同的课堂情况。比如:利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学习兴趣;利用情景教学法传授武术知识;利用竞赛教学法提升课堂氛围等等。因此,现代课堂教学相对于民国时期更科学化、合理化,更容易从多个维度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5 当今时代背景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启示
(1)以传承武术文化为内核。(2)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校武德教育。(3)改善学校武术内容,适度恢复武术“技击”属性。(4)落实课程实施,提升教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