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人“身道一体”的身体文化
——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视角出发
2021-11-22张俊杰
张俊杰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当下,身体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不论人们对身体自由的向往、身体的美化与加工,还是对身体艺术的追求,都体现着本时代人们对身体文化的重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更加关注的是武术的发展、传承、功能与价值,却忽略了武术活动主体,即“习武人”的作用。武术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满足身体的需要。因此,习武人的身体就是武术产生和发展的活动主体,同时也是它的灵魂所在。金玉柱,王岗等在《中国武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一文中就提到了:“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一种文化的身体践履。它通过身体的思维,构建了世界的图式,推出了社会的伦理,最终目的为追求精神上的超越。”[1]张再林在《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武术与中华之道的合一》一文中指出:“武术已不再停留为徒以身手见长的‘末技’,而是以一种“即身而道在”的方式。”[2]陈青在《习武人的身体创造》一文中认为:“武术发展的关键在于习武人,以及习武人群的行为向度。”[3]由此可见,对武术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技艺、功能和价值,应更多的回归到武术主体上面,回归到习武人的身体上来,以便为更好地诠释武术的本质,了解习武人的身体行为提供相应的帮助。
1 身体体验:武者对身体积累的感悟
“身道一体”要求武艺融入习武人的身体是达到这一过程的第一步。这就需要一个感知过程,即身体体验。梅洛·庞蒂提到:“身体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通过身体的诸多感官运动能力表达出来,并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特征。”[4]事物的认知都要从亲身体验开始,如若没有最初的体验就不能形成系统的认知和体系。当习武人缺少了基本的感觉、体验、认识时,也就不能够准确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因此,只有进行一定的身体积累,也就是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将技艺融入身体之内。人类的一切认识都要取决于身体的经历、意识、记忆,以及身体的反应、感知和概括能力。[5]习武人必须从武术当中的基础动作开始学习和体验。比如基本步形(弓步、马步、扑步、虚步、歇步),基本手形(拳、掌、勾、爪),基本步法(上步、进步、退步、闪步、垫步、插步),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踢腿、弹腿、蹬腿、侧踹腿、前扫腿、后扫腿)等基础练习。俗话说的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而“功”指的就是基本功。对于习武人来讲基本功单调、枯燥、费时、费力,可是要想攀登武术的巅峰,就必须苦练基本功,这是武术入门的阶梯。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保障着大楼在城市中的林立。习武人通过基础动作的习练,身体感知到不同动作所带来的运动差异,形成了一种意向经验,从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身体积累不仅表现在基础动作的积累上,还表现在量的抽象积累上。拳谚中就提到了:“拳打千遍身法自现”。“量变”始终为“质变”提供必要的准备工作。武术作为封闭式运动项目,常常采用重复训练法,因此对于习武人而言,重复练习就是对“量”的一种积累,是对身体机能的积累。在这种不断重复练习的基础上,可使习武人的身体形成“肌肉记忆”,并对其培养出“新的身体”。这种“新的身体”不仅是对习练者原有身体素质及技能的提升,而且还是习练者思维的提升,使习练者运动素质得以发展,提高运动水平。为此,习武人必须具备这种身体体验,必须经历身体积累这一基本过程,才能为后续的超越提供内在机制,也正是因为发生在习武人身上的这种感觉和体验,习武人拥有了创造潜力,创造出各种武术门派、技艺和理论,为武术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 身体认知:武者对身心合一、身器合一的融合
2.1 武者身心合一的统觉性
身心并非是孤立独行的。对于习武人来说“身心合一”就是一种统一的认知方式,同时也是武者所要追求的武修基础。梅洛·庞蒂认为身体刺激并非是刺激—反应模式,而是统一的整体认知。习武人拥有自己的图式,在身体图式的第二层定义当中,身体图式不再是在体验过程中建立的联合的单纯结果,而是在感觉间的世界中对我的身体姿态的整体觉悟,是格式塔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完形”。[6]它可根据机体不同的项目、任务和功能,将各部分联合起来。因此,习武人通常是以身体的整体感知去感受不同的事物。比如习武人在学习过程中,在模仿教师动作的同时,也在聆听教师的重点讲解,所以肢体动作和大脑思维要保持相对协调,这样才能做到运动觉、视听觉、思维的整体统一。就如同驾驶车辆,看似驾驶员专心致志,一心不二,其实质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接受着来自道路上的不同信息,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预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驾驶的安全性。
在武术拳谚中常常可以听到:“有内无外难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习武人对身心合一的修炼非常重视,惯用“六合”之说,即“内三合”和“外三合”。如形意拳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又如在八卦掌的功法练习方面追求“顺项提顶,溜臀收肛;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滚钻争裹,奇正相生;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拧旋走转,蹬脚摩胫;曲腿蹚泥,足心涵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桩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飘旗,又似点灯;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展放收紧,动静圆撑;神气意力,合一集中;八掌真理,俱在此中。”[7]在这些拳理当中无一不强调身心之间的统一,其实质就是武者的肢体运动与思维意识活动互相匹配,从而达到手、眼、身、法、步与精、气、神的完美融合。当然,达到这一状态并非局限在外部器官的知觉感当中,而是被“心境”统一于情绪、欲望、运动感知当中的“内通之感”。[8]所以,习武人在习练拳术时应当先将心中杂念排除,放空心境,净化心灵,做到“以心用身,用身从心”的修炼意境。只有这样武者才能在习拳过程中全神贯注、身心并修,将主体的自我与客体的自身进行完美结合,从根本上达到一种“完人”状态。
2.2 武者身器合一的拓展性
“身器合一”是习武人身体的延展,是对时空的感知。梅洛·庞蒂认为:“身体的统一性不仅能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描述,而且感官的统一性和物体的统一性也能通过身体图式的概念来描述。我的身体是表达现象的场所,更确切地说,是表达现象的现实性本身。”[6]习武人对于空间的感知并非是一种位置空间,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感知。这种处境空间感知,是通过身体的综合机制进行识别的。梅洛·庞蒂进一步揭示道:“如果我站立着,手中紧握着烟斗,那么我并不是根据我的手与前臂、前臂与胳膊、胳膊与躯干以及躯干与地面最终形成的的角度以推理的方式来确定手的位置。我通过某种绝对知识知道我的烟斗在哪里,并由此而知道我的手和身体的位置,就像在荒野中的原始人每时每刻都能一下子就确定出方位,而无须回忆与计算走过的距离和从起点偏离的角度一样。”[9]因此,习武人通过自身身体形成了对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空间的直接性意识。这种直接性意识是把认识对象进行整体化、综合化、统一化的整合。如太极拳功法练习中就要求习练者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全神贯注,神形自然,肢体动作不能过及,也不能不及,将运动贯穿于整个全身,使习武人的身体处于“圆”形空间,从圆心向外均衡的扩展,形成一种“意守”“内存”“外释”的身体空间感知。
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当中,自我身体的空间感可以通过身体运动延伸到外部的事物当中,并于物体空间融为一体。当然,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必须要以身体为主体,从自身身体出发来感知物体,从而达到“身器合一”的状态。如习武人在习练兵械时,就要达到身械一体的身体空间感。对于习武人来讲兵械就是“拳脚”的延伸,拳语云:“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鞭是一条绳,全凭缠得清”。在习练过程中需要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手法、腿法、步法、身法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由此达到游刃有余、潇洒飘逸的效果。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提到长兵短用之法:“其短用法,须手步俱要合一。”[10]因此,“身器合一”对于习武人来说是最为直接的空间感知,演练时栩栩如生、动静分明;实战时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将功用达到极致。何良臣对枪法进行了总结:“凡学枪先以进退、身法、步法、与大小圈之串手法,演熟,继以六真、八母、二十四势的厮杀,使手能熟,心能静,手与枪法混而化溶,动则裕如,变不可测。”[10]将枪法熟练达到人枪合一,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3 身体创造:武者对身道一体的联系
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是使世界向我们的意识开放的原初条件。我的‘肉身’是身体和心灵不可改变地结合或联合在一起,交织成我们生活的存在,并且我们由此而和真正的事物本身的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往。”[11]“肉身”无处不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肉身的世界,是一种“世界的肉身”,它包含着内在和外在、主体和客体、现实和虚无、意识和身体。然而“肉身”不是封闭的而是对着世界开放的,因此身体不仅与身体交织,身体也与外部的世界交织。[8]所以,人们是处于各种事物当中的,在生命、意象、工具、符号当中形成了可见的、普遍的可知性感知,并对其建立起一种普遍联系。正是这种普遍联系,使人与事物之间产生了各种交织,呈现出“双向互通”的表达方式。如习武人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形成了精湛的技艺,从而将技艺融入身体之内,与身心互通达到“身道合一”的境界,同时再将这种互通的“道”通过身体技艺显现出来,以求达到这种“双向”的反馈。因此,“有为”是开始,是各种程式、规则与方法的初步认识与积累,一旦达致“恰如其分”“运用自如”的地步,武艺精湛之人在习练招式之时不仅不会去背口诀、拳谱,更是不会再去思考一招一式的动作结构或运行路线。[12]就如同梅洛·庞蒂眼中的画家一样,“带着自己的身体”,将身体与世界缠绕在一起,陷入整个世界的结构之中,不会留意他在画布上所绘制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形状。这种无需思考的技艺为“身道一体”的实现提供了内在超越,成为创造和发明的源泉。
为此,习武人不仅要有身体之体验、身心之并修、身器之融合,还要有身道之合一,从而在思想意识当中不拘于具体的外部形式,消除一切事物的主客之分,达到可见的形(身)与不可见的道(神)二合为一,做到真正“身道一体”的境界。正是这种整体的存在,才使得“身道一体”成为了习武人所要达到的最高追求,对“身体”“技艺”“生命”的诠释,因此回归生命,才是武术哲学追求的真真含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梅洛·庞蒂所谓的身体既不是生理的身体,也不是心理的身体,而是现象的身体。作为习武人来讲,技艺并非是一味地埋头苦练,而是习武人自身身体通过身体体验(身体积累)、身体认知(身心合一、身器合一)的整合,最终达到身体创造(身道一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