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或震荡走强
2021-11-22
2020年,国际金融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剧烈动荡,商品货币呈现“V型”走势。2月下旬开始,疫情引发的市场避险情绪使得风险资产遭到抛售,商品货币跟随股市、债市及大宗商品大幅下跌,并于3月上旬触及近几年低位。此后,随着各国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以及疫情形势的缓解,市场风险情绪得到修复,商品货币有所回升。截至12月31日,主要商品货币对美元年内均呈升值态势:美元兑加元较年内高点下跌13.2%,较年初下跌1.9%;澳元兑美元较年内低点上涨39.3%,较年初上涨9.6%;新西兰元兑美元较年内低点上涨31.1%,较年初上涨7.0%。展望2021年,商品货币受内外部多重利好因素的支撑,有望维持震荡升值走势。
第一,疫苗逐步全面接种将带动风险情绪回升。目前,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科威特、智利等国先后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其他国家也陆续批准并公布疫苗接种计划。虽然从接种到实现群体免疫仍需时间,但若中期疫苗消息面稳健,将支撑市场对2021年全球经济维持乐观的预期,提振商品货币等周期性资产走势。
第二,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欧元区、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逐步攀升,全球PMI重回扩张区间。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带来需求的趋势性回暖,使大宗商品普遍呈上涨态势。虽然2020年12月底大宗商品因市场避险情绪再现小幅回调,但在原油、铁矿石等品种供需紧平衡预期加剧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在2021年仍有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商品货币将会受益。
第三,商品货币国温和复苏的经济基本面,为其货币提供了升值动力。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共同支撑下,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均从2020年年初的经济急剧收缩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新西兰方面,由于政府对疫情响应迅速,其经济表现好于欧元区、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2020年三季度,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14%,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季度环比增幅。10月新西兰制造业PMI为51.7,连续5个月保持在50以上,呈强劲复苏态势。澳大利亚方面,其经济表现同样较为强劲:2020年三季度,GDP经调整后环比增长3.3%,从二季度下降7%的萎缩中反弹;10月,商品及服务贸易顺差达74.56亿澳元,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8亿澳元;PMI连续两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以上,制造业企稳回升势头明显。不过,2020年以来中澳关系持续恶化,也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若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将对澳元涨势产生一定的阻力。加拿大方面,截至2020年10月,其GDP已连续6个月维持增长,虽月增速放缓至0.4%,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就业数据同样表现亮眼,11月全职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失业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表明其经济开始步入正轨。为应对疫情冲击,加拿大政府11月30日再次增加3816亿加元预算,将债务与GDP之比提升至50.7%。进一步扩大的财政赤字或将对加元走势造成一定拖累。整体而言,澳、加、新三国温和复苏的基本面态势将为本国货币提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内外多重因素对商品货币走势整体构成利好,但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大病初愈”阶段,需警惕不确定性风险引发市场波动。例如因疫苗测试周期过短或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各国封锁时间延长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地缘政治摩擦加剧致使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等。整体而言,随着疫苗的逐步广泛使用,对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将逐渐稳固,叠加美元温和走软,商品货币或将维持震荡走升的态势,但升值空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