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便利化改革要求银行主动作为

2021-11-22

中国外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规外汇诚信

近年来,为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外汇管理部门在部分地区陆续推出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试点,且部分试点已在逐步推广。作为连接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的渠道,银行的执行效果是便利化改革能否到位的关键。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便利化改革的重要意义,主动转变经营理念,争取监管部门和客户的支持配合,共同加快便利化政策的落地实施。

便利化改革是适应高水平开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宏观形势看,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对于跨境交易的便利化要求不断提高。从交易行为特征看,交易单证电子化、多元化趋势明显,空运、陆运等物流运输方式逐渐增多,新业态蒸蒸日上。从监管理念看,事实性、实质性合规逐步成为监管的重点,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日趋占据重要地位。

为顺应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要求,近年来,外汇局积极开展便利化改革,推动银行真实性审核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未来,便利化政策主体适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在酝酿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等特殊区域的外汇政策措施中,或将实现区域内所有市场主体普遍适用便利化政策。

银行主动作为成应有之义

首先,便利化改革要求银行调整业务理念。便利化改革顺应了当前外汇管理从“规则监管”向“原则监管”转变的趋势,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在办理业务时逐步弱化对背景材料条目、数量和形式上的要求,强调实质的真实合规合理。而一切便利化的前提,均要求做好“展业三原则”:只有真正了解了客户和业务,才可以简化事前对材料的审核。也就是说,业务理念要由“看材料”转向“看客户”,由基于一单单相对独立的KYB(了解本笔业务的真实性)转向以客户为主体的KYC+KYB(实质性了解客户及其所有的业务)。

其次,便利化改革的实施需要银行提升自身能力。部分银行对于为头部客户适用便利化政策都有共识,但是要进一步扩大试点主体、乃至实现某一区域内普遍适用,则心存疑虑。一是不放心。近年来外汇违规处罚力度加大,经办人员对于事前不审单、不审原件不放心。二是不会做。原先的条款式审核要求易上手,而新政则从程序合规更多转向事实合规,同类业务会因客户不同而出现差异,业务把握难度加大。鉴此,银行必须从提升从业人员真实性审核能力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一线人员的疑虑。

再次,银行应尽快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保障。银行应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制度,简化不必要的事前程序性审核要求,强化对客户层面的调查、维护和重检。要加强信息科技体系的建设,建立客户外汇业务档案,加强异常信息的监测预警,为动态监控客户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提供有力的支持。要加强对政策精神和导向的传导,切实转变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提升各层级外汇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最后,银行应充分发挥便利化政策执行的桥梁纽带作用。银行应以更积极的态度争取监管机构的支持,争取客户的理解和配合,让“越诚信、越便利”成为普遍共识。要主动与外汇、海关、税务等监管机构协同,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共同构建自觉守法、诚信合规的健康生态;要积极向企业和个人客户传达政策法规精神,强化客户合规经营意识,指导客户主动配合监管和银行事后抽查,积累诚信纪录,通过良性互动共促便利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合规外汇诚信
合规不起诉在企业犯罪中的适用及边界
企业如何做好反商业贿赂合规
企业合规高等教育即将到来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什么是外汇外币和外汇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