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1-11-22周江梅

现代英语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周江梅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一、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表明,教师应将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中心环节,将思政工作渗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非英语专业通识必修课,同样承担着立德树人、宣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成为关键一环。

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缺失、不足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英语教师缺乏思政意识

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未能清晰认识到“思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未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未能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培养文化输出能力,使得学生跨文化交际存在单向性的特点,不利于实现大学英语帮助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思政功能。

(二)大学英语教学目的趋于功利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往往过多讲解语法知识点、过度强调提升与四六级考试相关的英语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往往不重视培养学生文化输出能力,忽视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领,也使得大学英语未能实现其“立德树人”的功能。

(三)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中国元素与西方元素比例失衡

出版社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为了确保学生感受“地道的”语言,选取的内容往往体现西方国家文化制度,鲜有涉及中国文化,因而大学英语课堂往往更多地输入了西方语言文化。这种中西方元素的比例失衡现象使得学生的思想更多受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

结合上述“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文章接下来将从挖掘教材“课程思政”元素和具体融入路径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三、大学英语教材“思政”元素切入点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非英语专业基础通识课,具有覆盖面广、学分高、授课时间长和影响大等特点。同时,大学英语单元主题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塑造功能,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而,为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下面将结合教材中隐含的德育“触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列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融盐于水、润物无声。

(一)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融入“德育”元素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现阶段我国将“德育”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因而,英语教师可基于教材,结合课外拓展阅读材料,深入挖掘提炼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人。以外教社《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四单元文章ThePowerofCatalyticPhilanthropy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讨论慈善的作用及意义,并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文化于其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功能在于帮助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英语为基石,了解西方国家语言文化,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通过对比,学生在感受中英文差别的同时,也学会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中西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以外教社《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五单元主题SparklesofLiterature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指引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学作品,总结其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使学生承担起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

(三)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融入国际视野元素

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常发生,因而,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知识点,更应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使之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挖掘大学英语教材“课程思政”元素时,教师应关注单元主题,就单元文章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应话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辩证地看待同一问题。以外教社《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八单元文章ImmigrantsHaveEnrichedAmerican CultureandEnlargedOurInfluenceintheWorld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向学生解释文章背后所隐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再引导学生用国际视野来思考移民是否需要保存其原本的文化特征。

四、“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既包含有形的知识传授,也包含无形的价值引领,是在重构学生认知领域。只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语言为基石,引导学生完成各项语言应用活动,才能在各项任务中不断提升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功能。

(一)“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

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基于传统教学大纲中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增加情感和认知目标,真正将英语教学和德育融为一体。英语教师需将情感和认知目标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设计之中,促使学生从传统语篇知识点的学习过渡到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价值观点和思想道德层面。例如,在学习外教社《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七单元文章LettheVolunteerSpiritShine时,教师应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本单元的“情感与认知”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乐于奉献、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课程单元话题多样、题材丰富等特点,结合学校定位和自身特色,挖掘提炼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触点,在语言知识学习中巧妙融入思想道德层面的引领。同时,英语教师还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合理运用各项思政相关语言材料,借助分组讨论、相互辩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意识,将“思政”元素、文化内涵和语言知识有机融合。以外教社《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一单元文章WhatCanAmericansLearnfromConfucianism?为例,作者借助中国儒家学说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基础的语言知识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演讲和小组汇报等形式研究中国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值得外国人学习,借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外,英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拓展阅读、读书会分享等活动合理利用好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如可选择中西方主流媒体对于时政热点的评论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这样一来,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关注实时热点,扩大国际化视野,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

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课前,应借助学习通、We Learn等线上平台安排学生学习各项基础性语言知识点,为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提供条件,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课上,教师以单元话题为依据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则根据相应的任务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如小组合作完成校园英文宣传片制作、中国传统习俗文化介绍和我带世界看中国等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与小组展示,可引导学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也可指引学生深入思考课程思政内容,锻炼批判性思维,扩大国际视野。课后,教师可通过中西方文化阅读对比、思辨写作和新闻实时速递等方式内化延伸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归纳整理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依据。整个过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也在各项活动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协作,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评价

“思政”元素对教学评价的重要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英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外,还应制定形成性评价方案,在日常教学中借助课堂讨论、话题辩论和主题演讲等方式动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层次的能力。同时,在各项任务中,英语教师还应借助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方式多角度、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内部驱动力,力求做到以评促思、以评促学,将“思政”元素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由单一评价模式延伸至多维度评价方式,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五、结语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新的目标,也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而深入挖掘提炼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触点,最后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之中。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