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进校园的教育效果及评估研究
2021-11-22唐健雄李双双
唐健雄,李双双,刘 晶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旅游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转化为校园教育生活常态,对于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以及推动我国融合教育现代化发展都是必要之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激增造成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社会思潮多元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以及部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到位等各类因素的作用,使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理想信念缺失现象。探索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现状与不足,对于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提高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备重大意义。
目前,有关红色旅游教育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研究,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及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系统论述。二是红色旅游教育的价值研究,研究者认为,红色旅游包含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多种功能。三是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学者们对红色旅游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更好地实现和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已有研究为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积极借鉴。然而目前关于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大学生如何认识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其教育现状及效果究竟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采取对策?论文基于以上问题,对湖南省10所高校大学生的红色旅游进校园认识情况进行调查,尝试对其现状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就增强教育效果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希冀能为红色旅游教育效果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二、调研概况
课题组对湖南省10所高校的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实施方式为在线调查,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16份,回收率为94.00%。
论文在参考红色旅游、红色资源以及红色文化教育等相关文献和咨询3名红色旅游教育研究领域专家的基础上,研制出包含28道题目的《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调查问卷》。问卷从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本身的合理性和满意度、大学生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认知和了解、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与认识等维度来设计题目。有关教育效果满意度的七个题目均按照“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不一定=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进行计分。借助SPSS24.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卷信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3,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进行效果分析。
三、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现状及效果
(一)调查对象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识
以红色旅游进校园为抓手,把红色旅游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调查显示,88.3%的人认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活动有开展的必要。因为91.49%学生认为该活动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有帮助。至于该活动是否合理,结果显示,91.7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合理的,但仍然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活动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在被调查者中,7.75%的大学生所在学校未开设红色资源教育方面的课程,且多达39.44%的学生接受红色旅游教育的方式仅为学校知识讲座。即便有52.81%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该课程主要在大一年级开展,时间较短。由此,63.5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延长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时间。总体而言,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是比较合理的,既能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又能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但教育时长太短,需要进一步调整。
(二)学生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的满意度和知晓度
此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当被问到“您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的整体满意度如何?”时,有66.53%的大学生选择了满意,32.18%的人选择一般,还有1.29%的人选择不满意。为具体了解学生对哪些方面满意,设置了调查者对“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效果、教师教学水平、红色教育课程安排、学校重视程度、红色资源合理利用程度”7个指标,每种指标总分为5分。结果发现,学生最满意的是学校重视程度,均值为4.02;最不满意的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内容,二者均值均为3.78。究其原因发现,部分思政课教师对红色资源思想教育作用认识不够深刻,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授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偏低。
满意度评分较低的项目还包含教育内容,究其原因发现,尽管我国红色旅游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多样,但是实际加以利用的资源却少之又少。多数学校的红色旅游教育内容仅仅为一些思政课教材和相关图书,且这些内容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对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导致部分大学生虽然对红色旅游教育资源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但是苦于教育内容稀少且质量不高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学习。并且从大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来看,每个人对红色旅游教育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具有差异性,例如不同大学生可能会对不同类别的红色资源感兴趣,而学校统一的教材学习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无法在红色资源教育学习中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效果也就难以提升。
知晓度调查用了两道题:一是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的了解程度。二是了解红色旅游教育的途径。前者的答案为非常了解的占12.39%,一般了解的占74.24%,不了解的人占13.37%。这说明,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至于了解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思政课堂、参观红色旅游基地(景点)、学校讲座以及校园实践活动等获知的,分别占87.16%、68.47%、65.12%和60.41%。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红色旅游教育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思政课堂、听报告等传统形式进行,对新媒体的运用较少,传播效果欠佳。
(三)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评价
调查显示,82.75%的人认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有助于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81.46%的人认为有助于自己树立坚定的理想和艰苦奋斗精神、80.02%的人认为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80.09%的人认为有助于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73.86%的人认为可以给自己带来正能量,丰富精神生活。正因如此,有60.94%的人表示,今后会主动学习并深入探讨红色旅游。并且有多达67.63%的学生表示,接触红色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华思想、陶冶情操。正是由于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较纯正,有87.43%的人表示当有机会接受红色教育时,会积极主动参与。
(四)学生对提升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认识
据调查统计,有55.80%的大学生认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最明显的问题是认识和重视问题,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问题。62.08%的人认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是红色旅游活动缺乏整体性,没有长期计划。原因之二在于红色旅游相关课程多在思政课中有涉及,但是由于当前思政理论课授课方式较为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部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对红色旅游教育深刻内涵浅尝辄止。当然,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选择其他问题人数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67.86%)、脱离现在生活实际,没有借鉴价值(34.5%)、资金投入不足(31.91%)、缺乏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20.36%)。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从调查情况来看,在湖南省,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比较明显,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比较纯正,对该活动的知晓度较高,对其教育价值的认同感也较强,表明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调查也反映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知识讲座等传统形式进行,教育途径单一,且对新媒体的运用较少,这与倡导“创新和丰富红色资源教学方法”不符。二是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偏低,教师是传授红色旅游教育资源的主体,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教育效果,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三是大学生对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内容满意度偏低。红色旅游教育内容老套、形式固化、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降低,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理性看待红色旅游进校园的教育效果,反思其不足,才能为下一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二)提升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对策建议
1.创新红色旅游校园教育传播方式,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一是要继续巩固校报、校园广播、横幅等传统媒体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入挖掘和发扬红色旅游的思想内涵,加强他们对红色旅游教育的理解与认同。二是要推进教育方式向网络新媒体的转变。例如,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红色旅游文化共享平台,通过定期发布与红色旅游主题教育相关的优质图片、视频、文章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传播。三要充分发挥其他媒介的多维度补充性作用。其他媒介包括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遗址等实体基地。高校可以将红色基地背后的革命事迹、革命老兵的亲身经历与纪念馆、博物馆等有机串联,建立红色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红色革命精神及其深刻内涵,提高学生对红色旅游教育的整体认同,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培养红色旅游校园活动指导队伍,提升教育效果专业性
从实践活动来看,一方面,应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指导教师。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切实参与到红色校园实践活动中来,并发挥其指导和解惑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和选拔熟悉红色资源的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丰富学识,并能熟知红色历史、红色资源相关知识背景,熟练运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对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
从红色教育理论课来看,应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一方面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情境和问题,调动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将教材中、教材外的可用教育资源相结合,促进教学观念改变和教学行为的革新。
3.丰富红色旅游校园活动内容形式,增强思政教育创新性
首先,教育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如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可组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实物教育基地,可组织体验重走革命路、唱红色歌曲、红色情境剧表演等活动。高年级学生知识素养较为丰富、分析问题能力较强,可组织到革命老区走访调研,帮助其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育内容应具有吸引力。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红色旅游资源,将各类优质文字、图片、视频进行有效整合,并通过精心设计主题、规划活动,增强红色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完善红色旅游校园活动组织机制,强化思政教育长效性
强化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长效性,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管理机制。高校应建立德育小组,科学规划、合理开展红色活动,确保活动开展的组织化与有序化。二是强化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高校可将红色实践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红色实践获得相应学分。三是建立健全红色旅游活动反馈评价机制。从校内到校外,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具备完善的调节、反馈评价及奖惩机制,指导教师、学生负责人及学生个人都应成为评价反馈主体,做到评价方法科学化,过程制度化以及结果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