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央行开展非现场审计的现实思考

2021-11-22朱斌付俊良颜友青

审计与理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据资料内审审计工作

■朱斌 付俊良 颜友青

一、非现场审计的特点

1.审计思路有变革。非现场审计打破了传统审计模式“点对点”的审计思维,拓宽了审计视角,更加注重全局性和宏观性,能够真正做到由点及面、由部分到整体,由项目到全局。另外,非现场审计对数据资料的高度融合和积极共享,突破了原有审计项目、审计对象的界限,能够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多维度合作分工,形成多业务领域审计内容的一体化。

2.审计范围有拓宽。长期以来,基层央行内审部门受人力、资金和时间等资源限制,部分审计项目内容往往通过抽样审计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情况。在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扩大抽样范围,提髙抽样频率具有一定难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非现场审计,可以充分分析业务管理过程中的全流程样本数据,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条件。

3.审计模式有创新。目前国内对于非现场审计模式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仅开展日常监测,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经营信息进行全过程监测和分析,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排查;二是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这也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非现场审计模式,是指利用非现场审计对审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审计关注重点后,指导现场审计团队开展工作;三是全过程非现场审计,这类模式对被审计对象的信息化程度和审计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是指在不进入审计现场的情况下,通过信息平台提供的审计数据,运用审计模型和数据分析开展的远程审计。

二、基层央行开展非现场审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节约审计成本。实施非现场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以不到达审计现场或减少审计现场办公的时间,从而减少审计人员的差旅费,达到降低审计成本的作用。因此,基层央行积极探索开展非现场审计,既是做好新冠病毒防疫工作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与传统的现场审计方式相比,运用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在审计进点前,提前获取被审计对象的审计资料,对审计内容进行开展非现场审计,提前锁定问题线索、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指导现场审计的精准核查,既节省了现场审计时间,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3.有利于强化审计监督。非现场审计突破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的限制,能够同时对辖内分支机构就同一事项进行审计,并就同一事项在不同审计对象之间进行横向分析和比较,对相对薄弱的单位提出建议;在被审计对象和内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不通知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下直接开展工作,减少了审计工作阻力,也强化了监督管理。

三、基层央行开展非现场审计中存在的困难

1.审计数据采集、分析存在障碍。一方面,由于非现场审计缺少必要制度保障且未进入审计现场、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被审计对象存在不配合审计工作、拖延提供审计资料,甚至提供不完整的数据资料的情况,加大了审计数据采集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央行各业务条线信息化程度存在差异,导致所采集到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其中还有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视频影像等)和纸质数据,加大了数据分析的难度,也影响了审计效率。

2.信息系统开发、完善存在滞后。当前,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主要运用的审计系统为综合管理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前者主要包含审计项目、审计人员方面的信息储存和管理,后者主要依托审计人员采集的风险信息对各业务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现有系统均无审计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非现场审计所需的功能模块。而基层人民银行所运用的非现场审计软件都是针对部分业务和管理环节自行开发创新的审计小程序,缺少一套标准化的非现场审计系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现场审计模式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和运用。

3.审计人才选齐、配强存在问题。目前,人民银行各基层行人员结构呈现老龄化以及断层现象,许多单位、部门不同程度出现了人员短缺现象。为保障业务开展,新入行人员往往被优先分配到各业务部门,内控内管部门人员配备则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内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缺口现象。此外,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是非现场审计有效开展的核心基础,非现场审计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审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但基层行内审部门普遍缺乏计算机专业的审计人才,现有的审计人员也因计算机专业门槛较高、不易自学等原因,难以胜任非现场审计模式下的审计任务。

四、完善基层央行非现场审计工作的建议

1.规范程序,强化非现场审计制度保障。建议上级行制定内审部门开展非现场审计工作指引及相关制度,明确开展非现场审计的模式、内容、程序及要求,鼓励基层央行内审部门积极探索与开展非现场审计。在制度设计中应明确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提供电子数据的义务,明确被审计对象在非现场审计期间的配合义务,确保数据资料调阅的畅通性。同时,明确数据资料的范围和质量,数据范围应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以及各业务系统的后台运行数据,并要求提供的数据资料必须满足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对于提供虚假或不完整的数据资料要进行追责问责。

2.加大创新,强化非现场审计平台保障。一是对现有“内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更新,创设部分模块与人民银行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形成对接机制,保障数据及时准确加载,优化审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二是对“风险评估系统”的模块进行功能再造,增加实时监测分析功能,对被审计对象实施动态监测,使非现场审计做到实时、持续、动态地监测,真正做到审计关口的前移,提高审计监督质效。通过对现有两个系统的升级改造,为非现场审计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有效开展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工作。

3.建设队伍,强化非现场审计人才保障。各基层行要不断深化“人才强审”理念,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内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重视人才引进。内审部门要重点配备计算机专业人才,弥补审计队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力量缺失,充分保障数据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各基层央行要根据内审部门队伍现状及业务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输送人员到上级行参加培训、集中跟班学习、参与现场审计等多种方式,补齐人员专业短板,尤其是针对现有的审计干部加大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全力提升审计队伍信息技术水平,以满足非现场审计工作的人才需要。

猜你喜欢

数据资料内审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做好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以“七人普”数据资料开发为例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羌年”的文化数据与命名原则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