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年”的文化数据与命名原则

2016-08-15焦虎三晋超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数据资料羌族文化遗产

焦虎三+晋超

【摘 要】本文介绍了1949年后关于“羌年”的调查资料,并从“羌族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角度分析了“羌年”命名中“自称”与“他称”的命名差异和特质。

【关键词】羌族;羌年;文化遗产;数据资料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251-01

羌年,又称羌历年或羌年节,是羌族人民独特的节日,其内涵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春节相近。在“羌族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中,作为联合国与国家级共有的珍稀非遗名录,羌年排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现当代的“羌年”数据记录

1949年后,伴随着新中国多次对羌族社会历史大规模而专业化的调查研究,关于羌年的田野考察档案日趋丰富与详尽。在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羌族小组出版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关于理县通化乡的风俗习惯,调查报告记曰:“每年的十一月一日,于牛王庙烧香、点蜡、烧钱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以祈求牛王菩萨保佑耕牛平安,这天全寨的耕牛都要休息一天,这叫‘牛王会”;汶川县雁门乡的生活习俗,则有“每年以十月为岁月,农历十月初一日即为年节,以前这称为小年,以别于与汉族相同的春节。”在该书的“汶川县龙溪乡羌族释比经典简介”中,则述当地农历九月三十日,有名为“日区”的仪式,意为“除农害”,“每年农历九月三十日晚上做这种法事,第二天十月初一(羌年)还愿。”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中,“羌族卷”对于羌年的记录资料十分丰富与繁多。除了前已提及的,《集成》中增补的还有理县桃坪乡增头寨秋后驱农害仪式:“每年秋收后还愿时,端公须祈祷天神‘阿不确克除农害,收野物,端公作法时,用青稞面做成各种害兽、害鸟、害虫,经作法念咒后,用刀戳烂,然后将面屑埋入深坑,象征农害已除,这种巫术法事,当地羌语称为‘日魁”。汶川县绵虒乡簇头等寨名为“热扯”的法事,从前在村寨附近的神林里举行,后改在神庙外进行。

2004年,巴蜀书社出版了羌族第一部集成的知识词典《羌族词典》,本词典在“习俗类”中将“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等与羌年有关的条目均一一收录并加以诠释,其中,“羌历年”条目为:“羌族民间传统节日。是羌族岁时民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是羌人在粮食归仓之后,祭祀神灵和祖先,向神还愿、许愿的重大节日。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好日子、节庆日或过年。俗称‘过小年,以别于汉族春节‘过大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泛征求各地羌民意见,由羌族主要聚居的四川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北川的羌族代表共同商定,经新成立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羌历年。”

二、“羌年”的命名与特质

从以上条目我们可以看出,羌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四川各地的羌族代表共同商定,经新成立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命名的年节,其比照汉族年节而命名,其名称可视为“他称”的产物。在羌族传统习俗中,羌年或羌历年的“自称”称谓多样,各地举办时间依农事安排也不尽相同,其年节仪式也互有差异,这正是羌族文化体系类型繁复、种类繁多的鲜明体现。故在《词典》中,虽专列有“羌历年”条目,但在其他条目中也对此有所交叉涉及。综合以上资料及论证,可以看出羌年的“自称”命名情况大致有两种:

其一,因羌年节庆活动中某一重要仪式代称年节,如在汶川县龙溪乡该节命“祭山节”或“祭山会”,《词典》中将“祭山节”释为:“祭祀性节日。又名塔子会、祭天会、碉碉会。是羌族祈祷丰收或还愿的重要节日。由于地区不同,农事季节不同,各寨祭山会的日期、方式也不尽相同。分别安排在农历二至六月的某日举行。每年每寨至少举行一次,有的寨子每年举行2-3次。此外,农历十月初一丰收节‘过小年,亦有祭山活动。”当地又将之称为“还愿会”或“坐愿会”,因农历九月三十日全村寨集中于城隍庙前“坐愿”,十月初一“还愿”;在茂县雅都乡一带,该节称为“牛王会”,《词典》释为:“农事节日。也称‘牛王会、‘长年会。羌族极为重视此节。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农要祭‘山王,同时牛不放牧,由人割草煮食喂养,此日过后即可散牧牛羊。”

其二,因与年节日期相近的某一重要宗教活动代称年节,这是羌年随农事变化而节庆日期相应调整的产物。如在理县一带,该节又命“山王会”:“羌族地区庙会。流行于理县。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在山王庙举行。参加者以寨为单位,只有本寨人。会期‘禁路三天,以插白旗和堆柏枝丫为记,违者赔偿会期费用。庙会的主要内容是酬谢山王保佑丰收,议定当年护秋办法,要念经作法,饮酒吃肉等。”

作者简介:

焦虎三(1968-),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羌、藏历史文化;

晋 超(1977-),男,北川太古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文化艺术。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羌族文化遗产与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示范”(项目编号:2013BAH32F00)下属课题“羌族文化遗产数据库”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AH32F01。

猜你喜欢

数据资料羌族文化遗产
做好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以“七人普”数据资料开发为例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