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1-11-21闫怀艳
闫怀艳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GDP 达1015986.2 亿,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四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对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关注。2005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我国政府开始积极发展绿色金融;2007 年7 月,我国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联合公开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该政策旨在通过金融杠杆来促进我国污染减排任务。此后,浙江省、陕西省、广东省、深圳市等20 多个地区的环保部门与所在辖区的金融监管机构,陆续颁布有关绿色信贷具体实施的地方政策。2012年2月,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订发布《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自身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6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是指通过发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我国已确立力争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基本实现碳中和,这是当前我国气候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发展较为快速,所占比例最大,推动其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绝大部分资产存储量,其承担着调动分配资金的重大责任,所以商业银行更应当发挥在发展绿色信贷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是贯彻执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在促进全社会环境转好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盈利点,但开展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而言也是一个全新挑战。因此,本文探究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绿色信贷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绿色信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早,已经逐渐形成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外学者在对绿色信贷进行研究时,基本上都是通过对可持续金融、银行业的社会责任、赤道原则的研究而延伸至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被广泛定义为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对其衡量主要采用国际准则——“赤道原则”。目前,国外普遍认可Twidell &Cabot(2003)对绿色信贷的定义,研究认为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项目提供专门的贷款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标准收取贷款费用的一项银行业务。Cilliers et al.(2010)认为,从较长时间趋势来看,绿色金融信贷业务将继续支持商业银行持续转型升级发展,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其风险承受能力。Eshet(2017)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商业绿色信贷业务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盈利管理能力和在同行业竞争中的经济社会主导地位,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绿色信贷企业和项目,降低信贷风险。
(二)国内研究
与国外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相比,我国绿色金融方面的探索工作开展较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明确揭示我国绿色金融的主要理论观点,绿色信贷也随之产生。绿色信贷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出自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1月发布的《关于落实环境法律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我国绿色信贷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是近年来才开始,主要从绿色信贷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绿色信贷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绩效的直接关系、商业银行对于绿色信贷的财务风险管理、绿色商业信贷统计考核制度等视角展开研究。
刘传岩(2012)认为绿色信贷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延续其发展动力的必然抉择,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条款,根据环境因素判定企业项目的环境风险,并决定是否授信给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绿色行业,才能促使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鲁政委等(2019)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总体是“自上而下”有效推动与“自下而上”改革创新相结合,协同推进发展。俞岚(2016)将绿色信贷定义为金融中介机构为避免风险而做出的有关信贷服务。舒晓婷(2017)把绿色信贷的基本概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投入资金用作鼓励开展绿色环保产业项目;另一部分是减少商业银行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发放贷款。张文中和窦瑞(2020)运用SBM 模型研究发现,短期内绿色信贷对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长期内由负转正,显著促进银行效率提高。陈涛和欧阳仁杰(2020)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发现绿色信贷增加有助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赵其一(2020)对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的沿革、简评及建议进行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自从提出以来研究逐渐丰富,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前期关于绿色信贷的披露制度不完善,没有对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制定严格的标准,也没有强制规定实施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必须披露绿色信贷相关的信息,所以造成前期数据不完善,所以本文只选取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绿色信贷相关数据。
三、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现状
(一)绿色信贷规模快速增长
1.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引导、支持绿色信贷发展。2013年7月,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首次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机构需要定期开展绿色金融信贷项目的信息统计发布工作,并且提供统计的界限、次数以及指标。2014年4月,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中国银保监会共同组织下正式签署了开展绿色信贷共同合作承诺。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银行业协会组织开展银行机构的绿色评价工作。2019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第二次绿色银行评价工作,绿色银行总体评价整体明显提升。为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中央加快深入推进绿色生态社会文明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于2018年1月发布《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在自身评估的基础上,经中国人民银行确认后按要求报送绿色贷款专项统计数据。2018 年7 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明确要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季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评级,确保有效发挥绿色信贷的重要作用。
2.绿色信贷业务近年发展的速度较快。在国家绿色信贷政策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绿色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各类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信贷余额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如图1所示,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贷款数据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近11.59 万亿元,可见我国绿色信贷余额数量在快速增加,绿色信贷余额不良贷款的比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的比率,绿色信贷金融资产信用质量状况整体良好。依据图2中我国银行绿色信贷增长率及绿色信贷的占比可以看出,绿色信贷余额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银行绿色信贷增长率不稳定。
图1 我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的变化
图2 我国银行绿色信贷增长率及绿色信贷占比
3.从绿色信贷的结构来看,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发展较好。根据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2020)》统计,截至2019年末,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达到5.64万亿元,基本占据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的一半,同比增幅超过12%。截至2020年末,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贷款的比例平均在7.5%。从图3的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放规模和图4的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增长率及绿色信贷占比可以看出,工商银行在投放规模和增长率位居第一,其次是农业银行。
图3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放规模
图4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增长率及绿色信贷占比
(二)绿色信贷主要投向绿色交通行业
从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三年的数据来看,绿色信贷主要投向绿色交通行业。2018 年,投向绿色交通运输行业和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贷款余额分别为3.83万亿元和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2.7%,合计占绿色信贷余额的71.6%。截至2019年末,绿色信贷按贷款用途划分,44%的绿色信贷用途为绿色交通运输,24%用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绿色信贷行业投放比重方面,截至2020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在绿色信贷中的比重分别为30%和29%,其他行业绿色信贷占比为41%,表明绿色信贷的行业投放正逐渐多元化。
(三)绿色信贷有力支持我国低碳转型发展
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蓬勃发展,有力支持我国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有害废弃物排放的事业发展,推动我国近年来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从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7年6月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用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的贷款来举例,根据绿色项目总投资中绿色信贷贷款资金的占比情况,估计其每一年可以节约71500 万吨的水资源,降低排放49100 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节省21500万吨的标准煤炭。2020年末,主要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资金余额累计达11.59万亿元,绿色信贷资金环境效益逐步得到显现,按照绿色信贷资金规模占银行绿色信贷项目总资产投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主要商业银行开展绿色投资信贷每年可有效支持节约国内标准煤超过3.2 亿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超过7.3 亿吨。绿色信贷发展作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带来的环境效益越来越明显。
(四)绿色信贷创新产品不断出现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产品层出不穷。一是大力开展绿色供应链融资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创造新的绿色信贷产品,例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早在2012 年11 月,其已经发布《绿创未来—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2.0》,该方案主要展示的是该银行的五大板块以及十大创新产品,构建了金融行业内较完整以及影响范围广泛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制度。二是开展绿色融资租赁业务。绿色融资租赁拥有“融资+融物”相结合的特性,新增金融投资的手段,推动绿色信贷业务转型和创新。
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信贷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对绿色信贷业务制定单独的法律法规。金融行业内使用的主要是此前关于绿色信贷的信贷指引政策或评价指标类的方案,其规范性、强制性可能无法解决绿色信贷业务中日益增长的问题,对商业银行和企业还没有单独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管理。此外,这些指引政策和指导性方案的内容操作可能性比较低,缺少系统且具体的解释和补充,并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譬如,如果行业内没有明确的权责法律界定,企业造成的污染治理费用以及受害者的补偿问题将面临无法解决的困境。相比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有较为高水平的关于绿色信贷的法律制度,早在20世纪8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了《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明确绿色信贷银行要负责其放贷客户经营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促使银行更加优先考虑与信贷风险相关的环境政策。因此,我国在推行绿色信贷的进程中需要有适应的政策引导和匹配的法律保障,相关的制度细则应该继续完善并出台。
(二)绿色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在推动绿色信贷业务时,通常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业务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件重视不足。商业银行内部各级业务部门还没能严谨地遵守绿色信贷有关风险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其在信贷过程中充当风险管理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风险管理部门也没能做到及时揭示、报告与化解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未能完全按期对绿色信贷的环保重点客户有效地开展调查。2018年7月,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网站披露,某商业银行因为其在进行绿色信贷前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对客户的调查工作,就为未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放绿色信贷后也未能依照有关规定履行贷后管理职责,被开出50万元人民币的罚单。
(三)绿色信贷产品单一
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多种类的绿色信贷产品已经覆盖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但是我国绿色信贷产品比较单一,一些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更加偏好传统的节能环保项目。相比之下,国外商业银行在绿色消费信贷的范围内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例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城市商业银行较早地开展绿色汽车消费贷款工作;澳大利亚的本迪戈银行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开展绿色住房抵押贷款工作;美国的花旗银行与夏普电子电器公司合作,为购买其太阳能产品的客户提供绿色能效贷款。
(四)绿色信贷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首先,绿色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但我国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时间较晚,行业缺乏具备绿色信贷业务风险评估能力的专业人才,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对企业进行具体的、准确的评级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合适的信贷方案。其次,多数商业银行未能及时开展员工绿色信贷培训工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绿色信贷相关政策,业务办理效率不高,对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造成一定阻力。再次,商业银行内部普遍缺少相关绿色信贷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奖励政策,不能更好地营造工作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
五、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绿色信贷法规制度
为更好地实现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建设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绿色信贷法规制度,为我国绿色信贷业务长久发展提供保障。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时,有针对性地对污染性强、耗能高的企业做出相关的处罚规定。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应主动压降高耗能企业的贷款余额,促使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放款前的评估工作时,优先考虑企业是否存在与信贷风险相关的不利因素,增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风险意识。
(二)强化绿色信贷的风险控制和监管
绿色信贷的风险监控工作,离不开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了解业务范围内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执行工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绿色信贷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在内的全方位风险监视、检测工作。其次,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防止商业银行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出现,还要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进行信息公开披露的力度和处罚力度。
(三)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以“降碳”为战略发展方向、全面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应该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商业银行要秉持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绿色信贷产品的客户彼此受益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工作,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加大低碳产品创新。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依据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形势,充分了解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绿色信贷的最新政策,结合定价模型来形成绿色信贷产品的初步规模及产品雏形,并分析其将来可能面对或产生的信贷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实施方案,最终设计出满足企业客户与个人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信贷产品。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还需要特别关注我国有关的法律条例,确保产品开发与法规相符。此外,发挥“商行+投行”体系优势,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绿色项目。
(四)加强绿色信贷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针对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信贷风险管理知识专业人才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提高现有内部绿色信贷员工的专业水平。应根据绿色信贷业务调整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培训方案,按期组织员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加强对绿色信贷业务部门员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督促员工谨遵银行职业操守。其次,出台激励措施,奖励对绿色信贷业务做出较大贡献的相关人员,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国内外出色的绿色信贷专业人才加入。再次,绿色信贷专业人才是保障我国绿色信贷业务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绿色信贷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则需要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绿色信贷相关课程,特别是应用型院校,课程设置除了绿色信贷专业理论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绿色信贷业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更多应用型院校的金融学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绿色信贷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