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初探
2021-11-21李龙龙
李龙龙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用市政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加,人们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市政工程的施工难度。市政工程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为了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相关部门要针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来有效解决,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为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市政工程特点
1)建筑范围较广。市政工程建设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例如市政给排水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等,相当一部分建设设施需要埋入地下,例如各种管线、管道等,工程建设受到的环境影响较为复杂。2)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大。市政工程绝大部分都需要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施工,容易受到来自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在雷雨季节,以及在冬季天气寒冷时节,加大施工难度,更容易给施工者造成安全威胁。3)施工作业空间狭小,施工存在较多安全危险源。市政工程施工过程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例如起重机、挖掘机等,这些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对其操作是否得当,都会对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直接影响。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基坑开挖、管道施工和安装、吊装建筑构件等,如果施工过程没有做好安全防控措施,容易出现高空坠物、已开挖的基坑部分不做保护、电线随时乱拉、脚手架随意攀爬等问题,随时造城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4)市政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施工技术和专业比较多,施工工序较为繁杂,施工过程需要的条件各有差异,受到较多因素制约。在同一个市政工程当中,通常包含多个分部分项工程例如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燃气管道、给排水工程等。5)工期紧。市政工程大多数属于政府财政投资工程,通常具有施工任务重、施工周期短等现象,为了完成施工任务,通常都需要加班作业赶进度,如果处理不好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未落实到实处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是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点,即前期准备不到位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缺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各项活动的开展主观性过于强烈,无论是工程设计亦或是工程施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都未能到现场进行考察,工程项目与施工管理作业相脱节给企业施工效率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监理机制不完善
市政工程属于民生项目的一种,大部分市政工程的施工场地都在比较密集的居民区,因为施工作业包括地上和空中部分,会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市政工程施工现的管理不到位,经常出现随处乱扔垃圾、随处排放污水以及胡乱拉电线等问题,现场十分混乱,不利于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会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施工监理企业的监督效果直接关系到施工整体质量的好坏,监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的监理知识,丰富的监理经验,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吃苦耐劳。
3 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初探
3.1 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在进行工程管理作业过程中,质量管理极易被忽视,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给国民经济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为从根本上提高质量管理效益,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需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需严格行质量验收制度,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追根细则,并针对不同工程质量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措施,以此来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
3.2 确保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实
从某方面而言,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与否、施工材料能否达到施工作业要求,对于后期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施工作业现状,避免材料的浪费,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需从根本定期检查施工设备质量安全,并不定期抽查存放的施工材料质量,以此为预期施工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3.3 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科学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事故现场处置方法体系,以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以及施工进度的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强对安全事故的了解,做到及时处理,寻求科学的补救措施,尽可能减小事故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事故防范的演练,提升工人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应急预案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对设备操作的培训,进而在施工中出现意外时可以及时展开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损失。提升现场人员对应急机以及救援操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应急设备与操作技术,确保损失降到低。
3.4 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
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的主体,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招聘,并在上岗之前进行专业的安全文明培训与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同时具备专业技术与安全意识。安全培训由施工单位负责和组织,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来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安全考试以后才能上岗,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总结与筛查,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和工序,常规性的安全检查非常关键。将施工活动场所内的安全检查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以确保及时解决安全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程项目可以反映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也可以有效反映居民对城市化建设的理想化期望。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施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