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21-11-21李世发
李世发
课堂教学改革是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发展的必然道路。教师们应当积极响应这一改革号召,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断研究。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来看,“一言堂”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弊端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认识到,而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成了许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方向。教师们通过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保证自身能够起到“有效引导”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却存在过分重视学生自主性而导致教学课堂有效性偏低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到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共同发展,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师“有效引导”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主要矛盾[1-2]。
一、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人,而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想要使数学学习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具体展现出来,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提前做好教学主题的规划,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并且,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专注力较低,这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为了解决这一学习问题,教师便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角度出发,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知识情景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从而使自身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桌子、椅子、尺子等物品,从直观的视觉效果上来使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有直观地感受,并通过测量和拆装对几何体的面积公式、体积公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终,在这样的良好学习氛围之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便能够得到提高[3]。
二、融合课堂提问,科学设置课程
创设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作用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在启发性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并培养其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方法。创设问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提前对教学内容做好分配,在重难点处设置疑问,以此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提高数学理解程度。而在问题内容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当设置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言的巧妙问题。如果问题设置的巧妙,便能够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堂,不断思考数学问题,消化知识点。那么教师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设置巧妙问题呢?首先,教师需要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打造出具有层次性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能满足基础好的学生在提高数学能力过程中的需求,也能满足基础薄弱的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当从问题的生动性、趣味性入手,设置出内容清晰、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精巧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在“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先设置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出圆的面积?”。利用PPT教学,将圆分成若干个小的扇形,引导学生将圆转换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将这些扇形拼凑成一个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学生通过参与和观看动画演示,更加直观深刻地对圆面积的公式进行理解,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三、利用思维错误进行引导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因此有一些数学理论性知识的文字更难理解,学生就无法正确地对文字进行理解,这时将会出现一些思维性的错误。思维性的错误也能够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引导,教师必须要利用好思维性错误这个契机,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里所说的思维性错误的引导并不是利用思维错误对学生进行打击,而是在学生出现思维性错误的情况下,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了解思维性错误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没有正确的理解课本的数学文字理论知识,应该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教师是对自身肯定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理解能力的不足发展思维能力的不足,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维引导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思维性错误进行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引导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对该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本文对引导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有效的引导方式,提升引导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探索更加有效的引导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