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11-21刘文绘
刘文绘
为了实现在小学阶段的三维目标,首先要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然后进行问题的分析和问题的理解,最后一步是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学生应在头脑中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创新思想,所谓“创新思想”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性思想,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用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的设想,教师还应该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提高能力,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逐渐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让课堂的教学更加有效。
一、建立数量关系,问题有效解决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阶段,数学首要的教育重点应该是让学生高效的认识图形和数量之间关系的变化,教师同样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图形之间和数字之间的一些运算关系。无论是在数学的教育过程当中是对抽象化数字的运算,还是在数学课堂中具象化图形的展现,都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数量的关系,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清楚数量的变化关系;其次就需要根据之前分析的关系开始建立数量的基本图形,再次选择意义恰当地四则运算进行计算,然后用公式解决对应的问题。
比如:“假设一个会议接待室接待160人只需要4天,那么8天这个会议室可以接待多少人?”在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分出具体的步骤,对问题进行解答。第一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题目,对题目的一些基本含义进行了解;第二步,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对应的数量关系;第三步开始教导学生使用公式,开始对题目进行计算;第四步让学生学会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这个会议接待室4天便可以接待160人,那么1天接待160/4=40(人),那么通过计算40×8=320,便可以得出在第8天接待320人。因此可以从课本知识点的方面分析问题,让问题有效地解决。
二、运用数形结合,拓展学生思维
解决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为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力,让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扩散,便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把数字与图形结合起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达到在课堂上思维扩散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到“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定活动主题,对学习进行创新,将活动的主题命名为“起跑线的确立”并且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到操场上研究跑道的形状,并把跑道的形状划到纸张上面。上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下一层次的引导“外圈的跑道拐弯处是一个半圆,它的半径肯定比内圆要大,这样的话怎么样才能保证跑步的公平?”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画出的图形进行分析,并且采用课堂上所讲出的方法,把跑道进行划分,成为半圆和长方形两个部分利用阶梯形的形式结合外圈跑道和内圈跑道的半径,实现对操场跑道的计算。把数形两种方式相互结合,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候的能力。所以说,教师在教导小学生的时候就应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以此来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在面临问题时的解决能力。
三、利用化归思想,学习解题思路
化归思想的确立就是将一个问题由难化易,由复杂化简单,由繁化简的过程,它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在独自面对问题时候的解决能力,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教导学生扩展思维这一点上,这时化归思想便会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引导学生使用化归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则是难化易,繁化简的一个过程,换一种角度进行思考,可以让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半功倍。
比如,在学习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时候,就可以在引导学生如何将两个图形进行转换的时候,采用划归思想,让学生利用拼凑、分割的方式简单地把梯形转变为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用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以及在解决问题时候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又比如在学习到“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时候,就用到了乘法的分配律,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学习乘法的分配率,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多种方式来解决相对应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扩散,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样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新思想,牢牢抓住事物的内涵和核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作重点进行培育,通过带动学生交流和探究来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但是教师在进行引导时要注意,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所以说,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层次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不同的兴趣为学生提出适合自身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