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2021-11-21王承鹏
王承鹏
(山西潞安集团潞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忻州 036706)
1 民用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
从民用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1 结构设计
结构的不合理设计是民用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由结构设计错误产生裂缝,导致在计算结构荷载时出现了错误,导致整体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最终导致民用建筑结构裂缝不可避免。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由于自身预应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结构断面突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构件应力太过集中,那么就会产生裂缝。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裂缝的产生,可以使用梁板结构,并且提升梁板构件的强度及硬度,以有效减少应力突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通过减少楼板开洞形成的细腰现象以减少裂缝的产生。其次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钢筋配置,如果存在钢筋数量太少或者钢筋过大、过粗等不符合房屋结构设计的情况,那么后期很容易产生现浇混凝土裂缝。因此,在进行钢筋选择的时候,需要结合房屋结构设计的需求,并且选择合适的墙板、楼面等薄壁构件的钢筋配置。
1.2 环境温度差
温度差是造成民用建筑裂缝的又一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由于外界环境温差的影响,很容易让民用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但是砖砌体的形变相对要小很多,又因为性能方面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相对的位移,这就会导致房屋的端部砖墙的内部产生较大剪力和拉力,界面会发生突变。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顶层的屋面板与墙体是最为频繁的出现裂缝的地方,然而影响其开裂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主要是由于温度作用导致结构出现开裂的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顶层以及楼屋面,尤其是建筑物的两端比较常见,纵墙和横墙都可能出现温度裂缝,比较长的温度裂缝可以跨越两个楼层。在温度裂缝的形状中,斜向裂缝是较为常见的,呈现中间宽、两端细或者一端细、另一端宽;再就是水平发展的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呈现两端宽、中间细并且断续状发展。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不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在温度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变形,变形过程又受到外界的约束,进而造成温度裂缝的产生。
1.3 建筑材料质量、种类
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未能够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在建筑工地进行砂浆搅拌的时,由于砂浆搅拌不够均匀也会导致砂浆强度呈现高低不一的局面,而在具体的配料方面,砂、水泥和水多了或少了,这些问题都会引起裂缝产生。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导致存放的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建筑结构质量,引起裂缝。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
1.4 施工工艺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操作方法不当等就容易出现施工裂缝,这种裂缝的分布没有规律可言。造成这种裂缝出现的原因有:管道设置不当、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楼板厚度不够、混凝土养护条件差、混凝土浇注方法和顺序不对、浇注速度过快、混凝土模板过早拆除、施工缝未妥善处理、施工缝设置不合理、钢筋保护层过大、浇注前钢筋变形过大、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1.5 地基沉降不均匀
民用建筑所有的荷重最后都会传递给地基,而且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进行慢慢的扩散,深度大,扩散就越大,应力就会越小。而且,在同等的深度情况下,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递减。在地质比较好、结构比较稳定的区域,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不会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但是,当民用建筑房屋修建于淤泥土质的粘性土上,房屋的绝对和相对沉降量较大大,也会增加裂缝产生概率。
2 民用建筑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设计方面
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上,需要做到认真细心。对于拟建的民用建筑,要达到力学模型准确、传力清楚的程度,确保荷载统计准确无误。大梁之下的砌体需要设置垫块然后再进行验算,在砌体结构当中需要做好构造柱设置以及圈梁布置的强化,有利于整体安全性。在设计方面,不仅需要考虑到承载力,还需要考虑到变形问题。例如:地基变形、收缩作用以及温度变化等方面。
2.2 原材料方面
第一,严把原材料的进场关卡,现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规范标准。对于影响结构安全的砂石骨料、品砖等都需要做好复试,对水泥的安定性和标号也要做好试验。对于砂粒径与含泥量做到严密控制,并且开展各项试验,一旦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就要及时地清除出施工场地;第二,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做到严格控制,首先,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尽可能地控制粗细骨料当中的含泥量。控制好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另外,减水剂、塑化剂等添加剂的掺加也要合理的控制;第三,对于混凝土以及砌筑砂浆施工配合比也要做好严格的控制。其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砂浆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质量检验与和易性进行的,对水和水泥的用量做好控制。
2.3 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方面
第一,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必须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国家相关规范施工。做到进行技术交底;第二,认真地领会施工设计图纸的意图,砌块在组砌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浆塞实数值下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要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应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施工时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下,严禁提前大量的浇水,要在砌筑之前适量浇水,这样既保证砂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又可使砌体不致含水率过高。填充墙施工至接近梁底时要保留小于一皮砌块高度的空隙,使砌体充分的收缩变形,抹灰前1-2天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第三,在楼板的浇捣过程中,也需要指定专业看守,避免出现踩弯面负筋的现象。板的保护层厚度应该小于1.5cm。第四,在敷设线管的时候,尽可能避免例题交叉穿越的情况,管线宜立体交叉穿越,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钢筋网加强,抗裂钢筋采用Φ6一Φ8,两端的锚固长度应当大于300毫米。第五,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是消除混凝土变形裂缝的关键步骤。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进行混凝土的保湿养护有利于混凝土各方面性能以及强度的提升,尤其是早期的混凝土养护,有利于混凝土初期裂缝的减少。等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立刻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工作。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浇水、抢工期都会影响到施工人员作业以及弹线。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因为受到温度作用、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干缩、施工等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裂缝的产生,故一定要从建筑结构的设计以及建筑施工两大个方面实现必要的措施,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而有效预防施工裂缝的出现。总之,民用建筑结构可能无法避免裂缝的产生,但是在发现裂缝之后,我们却可以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裂缝,才能够还给人们一个安全、放心的居住、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