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思路探析

2021-11-21方海江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1期
关键词:管网市政管道

方海江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0)

一个城市的市政给排水管网规划、建设决定了该城市的城市化程度。现阶段,在我国的市政给排水管网建设中由于规划设计不到位,导致管网堵塞、污水外溢等情况屡有发生。为了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使给排水系统更加完善[1]。在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管网布设方式,循序渐进的,确保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

1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现状以及设计理念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现状

1.1 系统布置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老城主城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市政给排水管网的问题,老的市政管网规划不能满足现有的居民生活、生产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相关建设规划部门收集的规划内容与现场实际严重不符,前期建设规划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参与度不高,对现场了解不足;②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对于后期的管网改造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以及目标;③相关的部门不能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忽视地下管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建设标准体系长期处于匮乏状态;④房地产等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在小区内部未设置储水设备和构筑物,不能满足现场使用需求,加大了市政给排水管网工作压力。基于上述问题,导致整个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布置不合理,地下管理规划复杂,不规范、无标准,加大了后期管道维护以及维修难度。

1.2 环境以及材质原因导致管道漏失

由于城市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虽然管网设计会按照远期计划进行设计,但是仍然存在现有管道不满足现有使用需求的情况。老城区原有的管道由于材质的选用、现场使用的环境发生变化等造成管道存在漏失的情况发生。后期管道改造以及规划都是基于原有管道。由于原有管网修建较早,建造工艺、材料存在一定的落后性,许多都存在管材老化现象,加上管理不善或功能不能满足目前要求、管线上方压力过大等,最终造成给排水管网漏水,造成了供水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2]。根据兰州市公布的多年管道改造计划统计,该市从2009年到2019年改造城区老管道共计100km。结合兰州市政管道改造工程,改造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老管道材质老化,导致部分管道发生严重的渗漏;②市政给排水地下管网埋深较大,上方建设其他管线较多,导致管道压力较大,覆土变浅,导致管道裂缝、破损;③前期管网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存在隐患,在后期的管网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漏水等质量问题。

1.3 当前配置尚不能完全满足突发事件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网主要面临两大问题:沉陷、污染。老城区部分管网因为年久失修导致管道漏水,造成该区域土地塌陷,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无法满足供水区域的水压以及水量要求,造成该区域的水质受到影响。所以,在进行老城区的市政管网改造工作时,要提前对老城区的管道进行调研,选定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以及措施进行改造,避免由于暴力改造造成老城区出现塌陷等重大安全事故。

2 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理念

我国正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发展过程中, “十三五”的发展始终向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理念以也必须坚持高效、科学以及生态的原则。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管网的设计规划中,在市政管网的施工中也要格外重视,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施工监管,同时确保施工材料、能耗的利用率,避免浪费等。

2.1 可持续发展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规划不能以当下需求为设计依据,要有长远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提高整个系统的给排水能力,促进系统的合理优化,提高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方向,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依据,特别是在城市化建设中,市政管网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工程,其各阶段都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改造以及建设等。

2.2 因地制宜

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中,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在设计中坚守“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生搬硬套的情况发生。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不竟相同,人口居住程度差距较大。为此,应当立足实际,全面了解本市用水状况、城市发展需求等,综合规划设计给排水系统。在市政管网设计、规划以及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城区原有管网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情况对其进行改造,会增设新管道,做好旧管道与新管道直接的连接施工等。

2.3 循序渐进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市政给排水管网作为城市的基础民生过程亦是如此。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建设主要包括:给水系统、雨水系统以及污水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等。在给排水市政管网规划中,要将各个系统结合相互考虑,应当对其施工顺序综合规划布设,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顺序来确保各子系统的有效衔接,这样才能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性。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设计、规划以及施工工作,不是阶段性完成工作,是一个长久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工作。管网的设计不能只看城市当下的整体规划,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远期城市规划的给水以及排水量,特别是部分高新区,其部门生产单位可能对供水的水量以及水质有特殊的要求。

3 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应当根据现状优化布设管网系统,在对拟建工程所在地全面勘察的基础上,对管网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与修订[3]。例如,在进行老城区给排水管网改造时,新管道与老管道的铺设距离要满足现场实际使用需求,同时该标准数值要满足相关的规范以及标准要求。在寒冷的地区,管道要考虑相应的防冻措施,避免由于温度低,管道埋深不够、覆土不够,造成的管道冻裂以及漏水。同时,应当综合考虑给排水管网荷载承受力,讲行科学覆土设计,以免管道受到损害。目前,我国的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采用的方案包括:

3.1 正交式管道系统

正交式管道系统是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采用的主要方式。该设计方法主要是依据所设计区域的地势条件进行规划。地势高的区域通常重力流向地势低的区域流动,如果地势低的区域正好有相应的水体,可以将排水管道铺设在与水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方便雨水流入到水体中。此方案适用于雨水设计中。正交式布置方式具有干管长度短、污水排除速度快、管径小和成本低等优点,

3.2 截流式管道系统

截流式管道系统是基于正交式管道系统进行规划的,即在沿河岸敷设总干管线,将各干管内的污水截流,然后输送到市政污水处理厂。分析多个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实际案例,截流式管道系统可以大大地降低相关自然水系的污染程度,符合国家绿色、生态等环保要求。在排污系统中可采用分流方式进行污水排除,尤其在工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广泛。

3.3 平行式管道系统

平行式管道系统,即管线干管于河流方向保持平行,以有效的避免管道坡度过大,造成管道终点埋深较大,以及管道内部水流压力大。管道埋深大会提高后期的管网施工难度。该管道系统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够采用,在实践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地形条件出合理的选择。

4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思路

4.1 优化给排水管线的布局

市政管排水管网规划是整个管网建设的基础。给排水管线的优化布局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2)要结合整个优化区域的地质环境以及特殊性进行规划;3)在规划时同时考虑近期规划以及远期规划,要为后期该区域的优化、改善留有一定的空间。如上述所述,整体设计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管网要综合考虑给排水区域地形地貌、水源位置、水泵、调节池、沉淀池位置等,并兼顾周边构筑物的需求,做到既符合规范又符合现实情况,采取合适的管道铺设方式进行优化布局。

4.2 现有管网的优化改造与新建系统的配套优化

首先,改造老旧管网。如今,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改造,对于存在问题的管网,尽量做到彻底整治,避免反复出现“马路拉链”现象。其次,选择合适的管材。尽可能采用耐压性较好、密封性好、施工快捷方便的新型管道。再次,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对地下管网的影响,尽量避免出现路面改造以后对地下管网造成损坏。

4.3 提高给排水系统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管理、监测水平,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问题。如今大部分城市已经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对市政道路、管网全面监控,此系统的效果如何,需依靠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留下资料以备后期查阅。合理测算本地最大降水量,完善雨污分流机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程度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科学、合理的配置给排水管网,使水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运转,成为给排水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城市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管理是一个长期性工程,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给排水系统的稳定合理、成本最优化。

猜你喜欢

管网市政管道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织起一张共管网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中缅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