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分析
2021-11-21王静
文/王静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该专业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依然沿用传统教育方式,其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问题需要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否则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1]。在教学形式改革过程中可以发现,建设并应用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
自动化专业在我国发展之初是以电气化和自动化为主要核心的专业。发展至今,自动化成为主要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了该专业的特点。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口径和基础范围都比较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了机、电等单机概念,而强调含机、含电系统的建设。将行业专业特色不断弱化,专业理念呈现出跨行业趋势[2]。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包含广泛的基础性知识,学科之间有很多交叉,所培养出的人才专业口径更宽,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属于综合性人才。我国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专业限制,培养综合性人才,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办学理念也是如此。现代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不再坚持理论教育,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尤其是对于技术人员,更加重视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设置专业时,高职院校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将重点教学目标放在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举办的创新实践活动缺乏系统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越来越重视,但因高职院校各部门相对独立,使得对创新创业的管理权力遭到分割,影响了具体的管理,阻碍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升级[3]。学生十分愿意参与到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当中,但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理解过于局限,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为了解决其毕业就业的一个短期活动。因此,如果想要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要先改变学生的观念,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稳步建设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试行效果不理想
市场上的企业急需有技术、有思想的创新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却缺乏专业的讲师。高职院校的在职教师当中,只有少部分的“双师型”教师。电气工程作为一门实际应用型专业,目前教育与实际生产衔接得不够紧密,需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的程度。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的相关人员应主动联系当地的一些电气企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要时刻洞悉市场发展的动向,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其将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各大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培养和创新协作意识的养成,导致学生缺乏经验、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因此,提出能够帮助培养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策略是现在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备课程量小、课程内容琐碎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帮助不大。另外,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打击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应重新构建电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适应。
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综合实验平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电力系统有关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要求非常高。同时,实验室的相关设备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开拓更多的途径,采用新的方式、方法,以此完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平台要具备综合性和层次性,形成综合性电力系统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为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供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等专业课程提供了实践性平台。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各种实验,学生无需教师指导就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关于实验的资料,利用网络实验室让实验教学更加充实,并利用网络资源巩固学习在课堂上未完全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教师通过网络建立健全互动平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方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交流与互动。
(二)优化教学安排,精选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数学素养,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较为广泛地分布于信息处理的各个方面。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前期基础知识的遗忘程度高,抗拒深入学习和推导复杂的公式,而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趋于减少上述知识的学时,将重点放在实践锻炼上,与此同时加大普及智能教学的力度,例如,利用“知到”“学习通”等线上学习软件,帮助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促进其主动学习,通过学习全方位、多渠道、可重复的线上教学课程,了解理论知识对应的应用背景,构建实践与知识结合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细化学习与工程实践。
(三)适当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内容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设计和研发新型软件、硬件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在接受科学的实践教学后,了解和掌握与电气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具备相对独立的体系,若想培养出更优秀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应适当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占整个教学内容的比重,突出工科的特点。与其他专业不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更多的实践,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升级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有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契合时代发展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四)建设和培养专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所有高职院校都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找到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团队的方法。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师资队伍层次、结构的提升与优化方面。同时,要将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至统一高度。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建设一支专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让青年教师可以继续深入学习,为学习研究储备更多的专业人才,打造综合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教师队伍,合理安排团队结构。具体策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专业人才,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配备合适数量的教师人员;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选择其中出色的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将领头人的职责明确划分,推动教师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最后,将教师团队的潜力深入挖掘出来,培养教师的理论教学素质和实践教学素质。既可以从校内选拔优秀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学习,还可以在企业中挑选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任教或举办讲座,也可以为在校教师拓展出更多的实践路径。
(五)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实验模式
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在进入社会之后在自身专业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共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分别为期2周、4周和3周,这些实习内容属于校外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工程素质能力的培养,在今后更好地适应工程实践活动。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突出特点,可以建设一些水电厂、火电厂、电力企业等安排学生在校外实习。也可以联系企业签订实习计划,电气工程专业所提供的校外实习地相对稳定,方便学生完成不同阶段的实习内容。该专业现有的专业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以及输电线路工程两个方向,各专业设置了两个综合实验课程。输电线路方向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将学校和企业结合在一起,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工程项目作为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在输电线路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管理以及创新等。通过这一大规模技术训练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综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充分满足教育本身的科学性,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综合性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