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建立
2021-11-21王霆
文/王霆
现如今,我国仍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人员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教学环境与社会的大背景严重脱节,学校的教学理论与社会的实际操作不符,高职院校的教师常年在学校中工作,也很难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毕业后工作成长的提升作用。因此,为了扭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思想,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创造出一个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强调将教学与实际工作合二为一。基于此,本文对产教融合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路径进行研究。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现状分析
在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负面影响,对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改革有了很大的限制和制约,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发展。首先,由于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借鉴经验,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足够科学的课程体系,使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使用原本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会有太大的区别[2]。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相差悬殊,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十分有限,很难在这样少数的教学课时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其次,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理想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从入学起就开始的完整的教学链,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真正拥有创新创业的能力。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很难实现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都不理想[3]。最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许多专业课程严重脱节,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只是围绕创新和创业的理论来进行,没有将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际专业相结合,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消化这些理论课程,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甚至很可能会影响高职院校原本专业课程的发展。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路径探究
(一)重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课程体系
重新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从优化高职学生专业课程,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角度出发,根据每一个专业不同的教学特色和职业特点,设计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只有结合不同的专业,创造出具备不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使这些课程尽量贴合专业课程需求,才能真正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4]。创新创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而是应该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上课,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一学期的创新创业教育都能环环相扣,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链,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这个教学链中。每学习一门学科都需要将该学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和创业教育真正运用在实践领域中,以此来平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比例。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和创业的兴趣。除此以外,院校还需要额外设置一些实践性的创新和创业课程与竞赛,例如建立创新创业培训俱乐部,组建专门的创意大赛,开展创业培训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的校友来校内进行演讲,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与咨询[5]。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实施者,也是整节课程的设计者。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调整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十分缺乏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资源。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在校教师在没有资格教授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下就开始上课。另外,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很多高职院校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路径进行探究时,还需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资源的建设。一方面,提升在校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提高在校教师的眼界思维模式与创新创业能力,使其能够直接将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传授给学生,对学生造成良性影响[6]。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校教师需要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时刻不忘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同时关注最前沿的科学信息,养成自身的开拓性思维模式。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与社会企业相结合。组织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战练习,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并且鼓励教师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便于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兼职的教师进入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库,使不具备高职院校教师资格,但是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进入学校成为该课程的导师,并以此建立一个知识和技能兼具的专业的导师团队。
(三)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想要构建一条基于产教融合视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需要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建立一个合作平台。一方面,重视在校学生与教师的专利申请和创意评估;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置专门的校外投资机构,给予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资本与机会,以此为核心,构建一个校企合作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使学生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能够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氛围中拥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同时,还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学生的创业基地,前方为学生学习的场地,后方为学生工作的场地,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特殊岗位上的能力,与进入社会之后的职业素养[7]。同时,企业也可以给教师一些锻炼的机会,使其也能体验到创新创业平台的便捷之处,增强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就需要归企业所有,同时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与企业合作,使双方合作共赢。
三、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在步入社会后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十分复杂而具备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教学方案设计、师资力量配置、校内外联合软件和硬件设施配置等方面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的更新。同时,应坚持以产教融合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的成果为最终导向,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模式,才能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为其他研究人员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