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2021-11-21洪飞

就业与保障 2021年5期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专业

文/洪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同时也加快了社会的转型升级。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增长,造成高校音乐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创新创业当中体现个人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音乐类专业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也应该突破固有理念的限制,以全新的模式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对过往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总结与反思,根据音乐类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一、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

首先,音乐类学生获得的协议就业机会较少,这也增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文化、艺术、教育等单位是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由于门槛高、竞争激烈等原因,使音乐类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1]。因此,应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学生的发展渠道,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当中展现自我才能。其次,当前音乐市场的发展呈现出繁荣态势,这也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可靠基础。尤其是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使得音乐艺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音乐培训教育活跃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二、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音乐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参与意识不足,往往将之形式化,无法真正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性价值。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往往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当中,虽然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但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使得学生的自信心遭受打击[2]。高校也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无法明确创新创业的目标,在实践中缺乏长远规划。此外,教师的个人综合素养不高,缺乏对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了解,无法从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实施教育。

三、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是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的基础与前提,应该明确音乐类专业的基本特点,在实践当中呈现新的活力,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艺术类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应该从专业优势向创业优势转化,为其提供可靠的保障体系,增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应该明确音乐类专业课程内容,确保两者的有效衔接性,从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加以不断丰富和拓展,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特点。高校应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人员职责,提高教师对自身工作的重视,使其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构建责任机制,实现高校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真正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双创意识及技能的提升。

(二)宣传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高校在教育实践工作当中也应该注重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和普及[3,4],使音乐类大学生能够在明确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目标,实现对日常工作的有效指引。针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全面讲解,从战略高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在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当中发挥个人的力量,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相关政策要求为基础,加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面向全体音乐类大学生,而且应该实现专业融合。明确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性,对学生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从政策角度进行讲解,使其能够坚定自己的目标,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提升自我。应该对当前政策动向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从而将最新的政策信息传达给学生,降低学生创新创业的阻力。

(三)完善培养方案

对于当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能够使实践工作更具规范性和专业性。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5],其具有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除了应该加快课程建设外,还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不断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摒弃传统重专业、轻文化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对于音乐类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知识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更应该加强文化教育,使其在未来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应该逐步渗透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为创新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注重对音乐类大学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应该以长效机制作为保障,注重对人才培养与挑选方案的优化,对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予以创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应该加快创新步伐,摆脱传统人才培养理念的限制,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各个环节的优化,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注重理实结合

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不仅需要对音乐类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更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当中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创新创业中予以针对性改进。以人才供需年度报告为依据,明确音乐行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情况,从而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使当前人才培养的方向能够与市场发展相协调,增进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衔接。鼓励学生参与到艺术表演和音乐培训当中,在实践当中掌握丰富的技能,同时对音乐创作、影视配音和电脑音乐创作等予以关注,使学生的音乐技能附加值得到提升。学校应该为音乐类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使其能够在更多的实践机会当中展现自我的创新创业才能,真正发掘更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要与孵化基地进行密切沟通,在学生、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学习创新创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热情。学校应该注重对实践项目的合理筛选,确保其符合音乐类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及专业方向,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创业成功率的提升。此外,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加快创新创业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遇到较大阻力。

(五)加强师资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加以全面引导,增强各个环节的活力[6,7]。在新时期教育工作当中,对于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应该具备音乐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国家相关政策、市场发展动态等予以全面了解,需要教师具备战略眼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教师应该注重对本专业发展前沿动态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融合在一起,在实践中应该针对市场情况做好前瞻性预测,降低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风险。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全面培训教育,使其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为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一线工作当中,了解当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动态,从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科学指导。也可以聘请企业高层人员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困惑,为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提供可靠支持。

四、结语

由于高校音乐类大学生的协议就业机会较少,就业灵活性较强,因此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能够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由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实践教育缺失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对工作推进产生负面影响。为此,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宣传扶持政策、完善培养方案、注重理实结合和加强师资建设等途径,逐步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加以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音乐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音乐
秋夜的音乐